阿摩:成功不僅要親眼目睹,還要有備而來
100
(43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9 「一個賣瓷碗的老人挑著扁擔在路上走著,突然一個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是老人頭也不回地繼續向前走。路人看到覺得很奇怪,便問:『為什麼你的碗摔碎了,你卻不看一下呢?』老人答道:『我再怎麼回頭看,碗還是碎的。』」上文所述,提醒吾人當思:
(A)居常慮變,處易備猝
(B)憂患得失,境隨心轉
(C)能屈能伸,不主故常
(D)覆水難收,棄舊前瞻


2(C).

10 「梵谷〈吃馬鈴薯的人〉這幅畫,以繪畫技巧而言,畫面顯得昏暗,筆法有些鈍重, 是描繪一家鄉下人一起吃馬鈴薯的情形,這些人的臉孔醜陋粗鄙,衣著陳舊襤褸, 然而這卻是一幅藝術成就相當高的傑作。因為從這些人的臉孔,我們看到了勤儉、 樸實、安分等美德,頓時讓人心生悲憫的情懷,真摯、深刻、令人動容。平淡中自 有一種寧靜和恬然自適,是結構富麗、設色濃郁的作品無法傳達的。一個人的生活, 也是如此。如果能甘於平淡,不鋪張浪費,不追求過度的刺激和享受,並珍惜既有 的一切,那麼這個人的生活必定是單純而幸福的。」 依據上文,下列選項最符合文意的是:
(A)澹泊之守,須從濃豔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B)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澹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C)悠長之趣,不得於醲釅,而得於啜菽飲水。固知濃處味常短,淡中趣獨真
(D)閒中不放過,忙處有受用;靜中不落空,動處有受用;暗中不欺隱,明處有受用


3(D).

9「『旁若無人』的精神表現在日常行為上者不只一端。其中經常令人困惱的乃 是高聲談話。在喊救命的時候,聲音當然不嫌其大,除非是脖子被人踩在腳底 下,但是普通的談話似乎可以令人聽見為度,而無需一定要力竭聲嘶的去振聾 發聵。生理學告訴我們,發音的器官是很複雜的,說話一分鐘要有九百個動作, 有一百塊筋肉在弛張,但是大多數人似乎還嫌不足,恨不得嘴上再長一個擴大 器。有個外國人疑心我們國人的耳鼓生得異樣,那層膜許是特別厚,非扯著脖 子喊不能聽見,所以說話總是像打架。……一個人大聲說話,是本能;小聲說 話,是文明。以動物而論,獅吼,狼嘷,虎嘯,驢鳴,犬吠,即是小如促織蚯 蚓,聲音都不算小,都不會像人似的有時候也會低聲說話。大概文明程度愈高, 說話愈不以聲大見長。群居的習慣愈久,愈不容易存留『旁若無人』的幻覺。 我們以農立國,鄉間地曠人稀,畎畝阡陌之間,低聲說一句『早安』是不濟事 的,必得扯長了脖子喊一聲『你吃過飯啦?』可怪的是,在人煙稠密的所在, 人的喉嚨還是不能縮小。更可異的是,紙驢嗓,破鑼嗓,喇叭嗓,公雞嗓,並 不被一般的人認為是缺陷,而且《麻衣相法》還公然的說,聲音洪亮者主貴!」 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本文對高聲說話的看法?
【題組】10 承上題,文中引述各種動物的聲音為例,目的在說明什麼?
(A)人可視場合需求,模仿動物的聲音
(B)人不像動物,須扯著喉嚨才能大聲
(C)動物的聲音單調,不如人聲變化多
(D)動物無法低聲說話,人可控制聲量


4(A).

6 「在路人與車陣的視線裡,茄冬的綠色印象很快就會薄淡了。但是在土地與年代的記 憶裡,茄冬的根系已經糾纏那樣深密。老屋的壁角、小鎮的雜貨店前、農會的門口、 大水溝的旁邊……,有人煙的地方就有茄冬,有茄冬就有四時的綠蔭,遮護著屋宇 和過日子的人群。它一貫是那麼好性子,不挑不撿、素樸、容忍,悠悠生落著歲月。 時代的巨輪輾過茄冬,輾過我們,生命也許碎裂了,回憶卻拓印下來。」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最切合作者對茄冬樹的情感?
(A)茄冬樹的生命況味,在回憶裡永遠鮮活
(B)對現代人冷淡的對待茄冬樹,感到無奈
(C)唯有土地與年代才能恆久的保存茄冬的生命
(D)茄冬樹堅韌的生命力,觸發更多的生活情趣


5(B).

3.「網路出來後,任何事物都很快有個懶人包。縱身跳入大海,在無窮無垠的人類知識庫裡拚命游泳,直到筋疲力盡也無法找到岸邊這種感覺幾乎已經不見。以前學做菜,第一個念頭就是打電話問媽媽,現在就上臉書,看影片,Google變成所有人的家長,老一輩的人類因為健身長壽,只是市場上另一名具威脅的競爭者,而不是經驗與智慧的傳遞者、下一代的保護者。世代之間不再是上下,而是平行左右。」
根據上文,下列選項何者最貼近本文主旨?
(A)網路永遠有答案,上一代的經驗不再重要
(B)網路時代的生活,世代成為平行的競爭者
(C)經驗與智慧的傳遞,是世代間的傳承關係
(D)網路上的懶人包,能為各種困惑提供解答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向著標竿直跑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