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重複出現的題目,才是最重要的題目
100
(1 分18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臨床心理學特論(一)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1.有關自殺的媒體模仿效應(copy effect),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關注社群媒體(如臉書)之危險性並不比關注傳統媒體高
(B)媒體常將自殺浪漫化
(C)媒體報導很多自殺的人與心智障礙症有關
(D)媒體認為報導自殺事件不會有影響


2(A,B).

6.依據近期臺灣自殺防治協會發表之臺灣自殺的流行病學數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以固體或液體物質自殺及自為中毒之自殺方式比例最高
(B)自殺粗死亡率女性上升幅度高於男性的
(C)於年齡分析中發現,15~24歲之青少年族群自殺粗死亡率最高
(D)男性被通報率比女性高


3(A).

12.在Ward與Siegert(2002)所提出之有關性犯罪的路徑模式(pathway model)中,認為性犯行涉及四個內在心 理機制,下列何者不是路徑模式所述之性犯行心理機制?
(A)自戀和心理反彈(narcissistic and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B)偏差的性腳本(deviant sexual scripts)
(C)情緒調控不佳(emotional dysregulation)
(D)認知扭曲(cognitive distortion)


4(C).

13.下列何者不是常見犯罪風險預測因子(predictive factors)?
(A)個人歷史因子(historical factors),特別是先前的犯罪或暴力模式
(B)個人特質變項(dispositional variables),包含認知和情緒的反應傾向
(C)臨床實務變項(practical variables),像是不規律服藥
(D)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問題


5(D).

14.根據緊張理論(Strain Theory),下列何種壓力情況下,不會增加犯罪行為的出現?
(A)當遭遇不公平的事件時
(B)當感受到極端的壓力時
(C)當模仿其他偏差的因應策略時
(D)當壓力事件與個人無關時


6(B).

15.Ainsworth(2000)認為犯罪行為是社會產物,犯罪行為從開始執行到被舉發,是需要經過幾個不同的階段, 首先的第一個階段是:
(A)是否被害者有舉發犯罪行為
(B)是否被害者有發現犯罪行為
(C)是否警方受理並對加害者進行筆錄
(D)是否加害者有被警方發現


7(B).

16.Sampson和Laub(1990)認為下列何者能阻擋犯罪行為之持續?
(A)個人因發現自己能主宰(agency)生活而放棄犯罪
(B)成年人因加入社會網絡而具有穩定且非正式社會控制(informal social control)而停止犯罪
(C)由於對結果的預期(outcome expectancy)作用下,相信自己採取某些行動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才停止犯 罪
(D)由於犯罪年齡曲線(age-crime curve)的關係,年紀越大,則犯罪越傾向終止的一端


8(C).

17.Hall和Hirschman(1991)曾提出數項與性犯罪動機有關的前兆(precursors),下列何者不是Hall與Hirschman 所描述的性犯罪前兆?
(A)性犯罪者會抱持強暴迷思(認知上的動機)
(B)遭遇發展上的逆境(像是受到性或肢體上的虐待)
(C)對性刺激有衝動控制的缺陷
(D)對偏差的性刺激感到亢奮


9(A).

18.依據不同的改變階段,動機式晤談用來提升藥酒癮或犯罪矯治當事人改變動機的晤談焦點會有不同。下列的 改變階段與晤談焦點的配對關係,何者正確?
(A)沉思期(contemplation):協助當事人思索改變後可能帶來的優、缺點
(B)準備期(preparation):檢視當事人在意的重要目標與當前行為的落差
(C)行動期(action):協助當事人準備改變計畫
(D)沉思前期(precontemplation):挑戰當事人的阻抗


10(D).

20.被害者在經歷犯罪案件後,很可能會出現所謂的違反事實想法(Counterfactual thinking),這類的想法通常會 以何種形式出現?
(A)就好像..(as if..)
(B)是的...,不過(yes.., but)
(C)然而(however)
(D)要是...(if only..)


11(A).

21.「大多數成功的人都是使用非法的方式才能成功」,這是何種反社會認知?
(A)中立化(neutralization)
(B)對抗規範(rejection of convention)
(C)過度類化(overgeneralization)
(D)認同犯罪(identification with criminals)


12(D).

24.有關防止青少年抽菸的方案計畫研究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依據Tobler等人(2000),抗拒同儕壓力訓練是在減少青少年抽菸人數及抽菸量
(B)依據Hansen和Graham(1991)的研究,讓青少年了解抽菸不是好的行為,比抗拒同儕壓力訓練更有效
(C)依據WHO(2000),創造無菸環境可以是減少青少年抽菸的有效策略
(D)依據Unger等人(2001),青少年對香菸行銷的感受與其是否會抽菸無關


13(A).

26.有關脫癮藥物治療中使用丁基原啡因(buprenorphine)的敘述,何者正確?
(A)阻斷鴉片類受體的作用
(B)形成嫌惡制約
(C)仍會造成污名化
(D)不會造成案主成癮


14(A).

29.Carey等人(2006)以動機式晤談為基,設計了短期介入方案來減少大學生過度飲酒的行為,下列針對該方案 之描述,何者錯誤?
(A)時間鏈回顧晤談是評估過去一年的飲酒行為
(B)包含全面性的評估及短期動機治療
(C)給予大學生在飲酒行為個別化的回饋
(D)可有效減少持續較長時間的飲酒行為


15(D).

30.有關愷他命(Ketamine)濫用的後果,下列何者錯誤?
(A)會引發潰瘍性膀胱炎
(B)增加肌肉緊張度
(C)會造成心搏增加
(D)會引發頭痛


16(D).

31.造成藥酒癮案主的婚姻或伴侶關係緊張的主要成因不包括下列何者?
(A)協助案主戒治過程的憤怒與挫敗感的累積
(B)案主對於伴侶的協助感到不耐與厭煩
(C)夫妻或伴侶間不滿或需求長久無法溝通調適
(D)用藥造成慢性疾病(例如肝硬化、B型肝炎等)增加照護壓力


17(B).

34.Goldstein(1985)提出「三分概念模式(tripartite conceptual model)」來幫助了解藥物濫用和犯罪間的關 係,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內?
(A)因心理藥理驅動犯罪(psychopharmacologically driven crime)
(B)藥物濫用者受到偏差同儕影響而犯罪(deviant peer influenced crime)
(C)藥物濫用者為應付藥癮問題的開銷而導致犯罪,即經濟強迫型犯罪(economically compulsive crime)
(D)因非法藥物之交易和散布系統而導致犯罪(systemic crime)


18(A).

36.根據DSM-5人格障礙症的替代模式,強迫型人格障礙症具有的病態人格特質中,下列何項是屬於必要條件?
(A)rigid perfectionism
(B)perseveration
(C)intimacy avoidance
(D)restricted affectivity


19(A).

40.根據少年違犯的發展路徑方面的研究,終身持續型的人在幾歲左右,即可觀察到違犯行為?
(A)3歲
(B)6歲
(C)12歲
(D)15歲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臨床心理學特論(一)-阿摩線上測驗

莫柳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