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75
(1 分40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技術型高中學力鑑定-國文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X


2 下列各選項「」中的字,讀音前後一樣的是:
(A)「庖」丁解牛 /「煲」湯煮粥
(B)會「數」禮勤 / 燈光閃「爍」
(C)獨樹一「幟」/ 大聲怒「叱」
(D)未雨綢「繆」/「摹」字習書。


2(D).

7 以下「」中的成語,何者運用正確?
(A)他經過多年「不求甚解」、勤奮苦讀後,終於金榜題名
(B)做事情宜有「畏敵如虎」、小心謹慎的態度,才能成功
(C)學習時的態度應該「誨人不倦」,時時刻刻都不可懈怠
(D)至聖先師孔子喜於讀書,「韋編三絕」的精神令人敬佩


3(B).
X


10 下列選項「」中的字,何者為動詞?
(A)視吾家所「寡」有者
(B)「遷」客騷人,多會於此
(C)親賢臣,「遠」小人
(D)縈「青」繚「白」,外與天際。


4(D).

11 〈勸學〉:「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說明什麼道理?
(A)多思少學
(B)學思並重
(C)思重於學
(D)學重於思。


5(D).

19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 而濫刑。」以上這段話主要表達什麼道理?
(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B)不因個人際遇不同,而改變對周遭事物的觀感
(C)君王應累積自身威勢,才能建立使臣子信服的賞罰準則
(D)賞罰應公平,不因個人好惡而有不同標準。


6(B).

24 〈師說〉一文對當時恥學於師的風氣進行強烈批判。下列何者有批判的意 味?
(A)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B)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D)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7(D).

27 閱讀下文,選出最適合填入      的選項:「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四野無 聲,微聞犬吠,坐客無不   甲   !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 間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梁實秋〈雅舍〉)
(A)嘩然 / 傾倒
(B)頹然 / 潺湲
(C)懼然 / 流瀉
(D)悄然 / 篩灑。

 



8(C).
X


28 下列文句,何者有錯別字?
(A)母親的柔髮垂在肩頭,微風吹來,一綹綹短髮不時拂著她的面頰
(B)希臘哲人認為,從現實上措斷足徑再站起來,是帝王必經的訓練
(C)午後的蟬喧囂了點,像一群吟遊詩人,不期然地相遇於樹下歇腳
(D)忽然,飛機引擎的聲音劃破縱谷,母親帶我躲進雜樹叢生的凹地


9(D).
X


29 古人行文時,在數量詞的表達上有加數、分數、乘數等方式,請從下列引文 中選出其文意是「上下兩數相乘」的選項:
(A)歸有光〈項脊軒志〉:「三五之夜,明月半牆,桂影斑駁,風移影動, 珊珊可愛。」
(B)王安石〈遊褒禪山記〉:「蓋予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C)《論語.先進》:「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 舞雩。」
(D)諸葛亮〈出師表〉:「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 有一年矣。」


10(C).

30 「高風亮節的人,往往是□□□□,□□□□。」缺空的詞語不宜填入何者
(A)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B)寧以義死,不苟幸生
(C)寧為雞口,不為牛後
(D)不欺暗室,行己有恥。


11(A).

36 透過以下線索:「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童子解吟長恨曲, 胡兒能唱琵琶篇」、「新樂府運動先驅」 、「江州司馬青衫濕」 ,推知此人是誰?
(A)白居易
(B)元稹
(C)韓愈
(D)柳宗元


12(C).

40 〈鴻門宴〉中,樊噲勸劉邦藉故逃逸,強調「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 小讓」,其意近於下列何者?
(A)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
(B)忍小忿,而就大謀
(C)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D)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13(B).

44 依據下文,「 」內應填入的文句為何? 響尾蛇視力很差,卻能在黑暗中捕獲十多公尺遠的田鼠,其秘密在於頰窩 能偵測到遠處動物的微量紅外線。武器專家從中獲得啟發:若飛彈上有感應 紅外線的電子儀器,不就能對飛機進行熱定位,藉以擊中目標?於是發明了 響尾蛇飛彈。所以古人說:「 」,就是期許學習者能主動發現知識類推 的創新力量。
(A)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B)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C) 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
(D) 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


14(D).

46 下列有關「宋代貶謫文學」: 〈岳陽樓記〉、 〈醉翁亭記〉、 〈黃州快哉亭記〉 三篇文章的敘述,何者說明正確?
(A)三篇文章雖皆流露遭逢貶謫的感慨,仍不忘對時局提出諍言
(B)范仲淹〈岳陽樓記〉認為當仕途受挫時,知識分子應獨善其身以修身為要
(C)歐陽脩〈醉翁亭記〉認為官運難卜,應該及時享受與民同遊共飲的快樂
(D)蘇轍〈黃州快哉亭記〉認為心胸坦然,超越人生的缺憾,才能擁有自在的 生命。


15(D).

47 〈項脊軒志〉 :「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句中「二人」是 指
(A)蜀清和秦始皇
(B)秦始皇和諸葛亮
(C)劉備和蜀清
(D)蜀清和諸葛亮


16(D).

49 〈晏子列傳〉 :「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 其妻請去。」由以上文意中可知「其妻請去」的主因為何?
(A)夫為相御
(B)擁大蓋
(C)策駟馬
(D)甚自得也。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技術型高中學力鑑定-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孫毅君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