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所見所聞,改變一生,不知不覺,斷送一生
60
(1 分24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研究所、轉學考(插大)、學士後-國文
難度:隨機
下載 下載收錄
1(E).

27. 曹丕〈典論論文〉:「日月逝於上,體貌衰於下,忽然與萬物遷化,斯志士之大痛也!」文 中的「遷化」是指:
(A)遷徙
(B)和解
(C)消化
(D)成長
(E)死亡


2(A).

4. 「鄉村風景秀麗,民風淳厚,宛如世外桃源。放眼望去,青山綠水,□□其間,彷彿置身 圖畫中。□□傾聽,那仙樂般的鳥叫蟲鳴,馬上為你滌去市聲的喧囂和□□的煩憂,令人 有羽化登仙的□□。」句中□□內的文字,依序最合適填入的是:
(A) 徜徉/側耳/塵世/快感
(B) 惶惶/專注/城市/境界
(C) 徘徊/專心/寧神/趣味
(D) 躊躇/掩耳/人事/感觸


3(D).有疑問
X


31-35 為題組,閱讀下文後,依序回答。 孔子論三代之盛,必歸於禮之大成,而其衰必本於禮之漸廢。君臣、父子、上下,莫不由禮而定 其位,至以為有禮則生,無禮則死,故孔子自少至老未嘗一日不學禮而治其他,以之出入周旋,亂臣 強君莫能加焉。知天下莫之能用也,退而治其紀綱條目,以遺後世之君子,則又以為不得親見於行事, 有其具而無其施,設措置之方,於是因魯史記為《春秋》,一斷於禮,凡《春秋》之所褒者,禮之所 與也;其所貶者,禮之所否也。記曰:禮者,所以別嫌明疑定猶豫也,而《春秋》一取斷焉;故凡天 下之邪正,君子之所疑而不能決者,皆至於《春秋》而定,非定於《春秋》,定於禮也。……使天下 凡為君子者皆如顏淵,凡為小人者皆如桀跖,雖徵《春秋》,天下其孰疑之?天下之所疑者,邪正之 間也。其情則邪而其迹若正者,有之矣;其情以為正而不知其義已陷於邪者,有之矣,此《春秋》之 所以叮嚀反覆於其間也,宋襄公疑於仁者也,晉荀息疑於忠者也。襄公不脩德而疲弊其民以求諸侯, 此其心豈湯武之心也哉?獨至於戰則曰: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非有仁者之素,而欲一旦竊取其名 以欺後世。苟《春秋》不為正之,則世之為仁者相率而為偽也。……荀息之事君也,君存不能正其違, 沒又成其邪志而死焉;荀息而為忠,則凡忠於盜賊,死於私暱者皆忠也,而可乎? ( 節錄自蘇軾〈《春 秋》定天下之邪正論〉)
【題組】35. 本文對宋襄公、晉荀息二人的評價,慧眼獨具。下列選項何者為非?
(A)宋襄公為了躋身諸侯之列,不惜疲弊百姓,發動戰爭,不足稱為仁者。
(B)《春秋》指出宋襄公「不擒二毛、不鼓不成列」只是竊取仁者美名,實則不符仁者素行。
(C)晉荀息雖曾勸諫國君之失,但存亡之際阻攔國君殉國,不足稱為忠臣。
(D)《春秋》以微言大義諷刺荀息,私暱國君而造成舉國危盪,猶如盜賊竊國。


4(D).
X


閱讀下列框線內作品後,回答 23-24 題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
拔劍東門去,舍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餔糜。
上用倉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今非!」「咄!行!吾去為遲,白髮時下難久居。」―漢 樂府〈東門行〉

【題組】24. 詩中妻子勸丈夫不要鋌而走險,下列哪一個不是妻子規勸丈夫要守法忍耐的理由?
(A)強調自己不求富貴,願意和丈夫過苦日子
(B)鋌而走險會遭天譴
(C)若發生意外,孩子會沒有父親
(D)丈夫頭髮白了,再活也沒幾年


5(A).
X


張九齡<感遇>其一︰「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題組】40.關於這首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蘭」象徵君子
(B)「林棲者」意指作者張九齡
(C)「威慈」是形容枯的樣子
(D) 「桂華」指明月


快捷工具

研究所、轉學考(插大)、學士後-國文自由測驗(難度:隨機)-阿摩線上測驗

Ying-Chang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