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相信是成功的開始,堅持是成功的終點。
76
(3 分40 秒)
模式:精熟測驗
科目:高中(學測,指考)◆歷史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D).

34. 某史家討論「馬丁路德與宗教改革」問題時,列出以下大事紀:
一、胡斯(1370?-1415):捷克地區的教士,他否定教宗權威,反對教會販售贖罪券。
二、金碧士(1380?-1471):尼德蘭宗教作家,著有《仿效基督》,主張個人靈魂可以追 求神聖,並與上帝交流。
三、伊拉斯莫斯(1466-1536):基督教人文主義者,以諷刺手法,批評教會腐敗、教士濫 權而出名。 四、馬丁路德(1483-1546):日耳曼修士,也是威登堡大學教授。1517 年發表〈九十五 條論綱〉,反對贖罪券,後來更主張「因信得救」,人人都可以讀聖經。
從這位史家列出的大事紀,可以推斷他的用意應是:
(A)凸顯馬丁路德的改革思想缺乏原創精神
(B)認為「宗教改革」是十六世紀特有現象
(C)主張應從教會改革傳統理解路德的崛起
(D)強調宗教改革的發展具有歷史的延續性
(E)證明歷史的走向全屬必然,並無偶然性


2(B,E).
X


33. 1610年代,印度蒙兀兒王室所屬商船「拉希米號」,在印度洋兩度遭歐洲人劫持:
事件一:1612 年 4 月,英格蘭東印度公司船隊劫持「拉希米號」,勒索 4000 英鎊贖金。 蒙兀兒皇帝對東印度公司進行制裁,責令英格蘭人歸還,否則禁止其在境內蘇拉 特經商。東印度公司衡量利弊,不久即屈從皇帝的要求。
事件二:1613 年,「拉希米號」商船又被葡萄牙人劫持,蒙兀兒皇帝大怒,派兵攻打葡萄 牙在蒙兀兒帝國境內的商業據點。葡萄牙人審度得失,決定交還「拉希米號」。
我們應如何詮釋蒙兀兒帝國的處置與歐洲人的反應?
(A)蒙兀兒帝國排斥商業,欲藉拉希米號事件切斷歐洲商務
(B)歐洲人到亞洲的目的是貿易,寧作妥協以確保商業利益
(C)蒙兀兒帝國擁有軍事科技之優勢,歐洲人無法與之抗衡
(D)歐洲人擁船堅砲利,但無法彌補人數劣勢,而尋求妥協
(E)蒙兀兒帝國善用自身優勢,利用歐洲人的弱點加以對付


3(A,C,D).
X


32. 以下是兩則古代法律形成的資料:
資料甲:公元前五世紀中葉,經過平民長期抗爭,羅馬元老院接受公民大會決議,整理羅 馬法律,刻在銅板上,公諸社會,是為《十二表法》。《十二表法》以明文規範, 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和相關權利,也限制貴族的若干權力。
資料乙:公元前六世紀後半,鄭國小國寡民,在齊、秦、晉、楚等大國夾縫中求生存。官員子產為保護平民,以維繫國家勞動力,決定將法令形諸文字,鑄於鼎上,公布於民,以保障其權益。
比較上述兩則資料,選出正確選項:
(A)兩者的共同特色,乃是法律的成文化與透明化
(B)兩者皆是因為平民的抗爭,而導致法律的改革
(C)鄭國子產的改革,目的是為了實踐正義的理想
(D)羅馬的法律改革,是平民爭取平等的重要成就
(E)羅馬與鄭國貴族都在法律改革後喪失政治實力


4(A,D,E).
X


31. 學生在進行專題討論時,閱讀到以下兩則臺灣考古報告:
資料甲:從陶瓷組合觀察,大坌坑遺址出土的十二和十三世紀貿易瓷器組,幾乎與日本九 州南面的奄美大島,以及九州福岡的博多遺址出土者一致。
資料乙:除臺灣北海岸以外,近年來在西海岸也都發現有少量宋元時期的瓷器,例如臺中清水中社遺址發現浙江越窯青瓷、彰化菜園角遺址發現青瓷、臺南西寮遺址發現 福建窯青瓷。
根據這兩則資料,可以得出下列哪些可能性的推論?
(A)史前臺灣的人群已經與外界發生了互動的關係
(B)大坌坑文化的人群已經可以自行製作青瓷器具
(C)大坌坑遺址與九州福岡博多遺址應屬同一族群
(D)臺灣是十二、三世紀陶瓷貿易航線的一個據點
(E)宋元時中國東南沿海人群大量移居臺灣西海岸


5(A).

29-30為題組
圖 3 描繪十八世紀末亞洲某港口的景象。該國政府鑑於外商日多,就在海口劃一特區,由 外商依國籍設立貨棧,懸掛國旗標示。圖中,外商由左 至右分別是美國、瑞典、英國與荷蘭。外商每年只能停 留七個月,每月進城次數也有限制,與政府交涉須透過 本地商人中介。
62d0d6c5f0f25.jpg


【題組】30. 該國政府在海口劃定通商特區,並對外商活動設下限制,反映該國對外商前來貿易時,所 持想法為何?
(A)通商並不是一種互惠,而是施惠於人
(B)外人經商只是幌子,目的是領土擴張
(C)擔心外商挾著船堅砲利,恐顛覆政權
(D)限制貿易地點,目的是防堵白銀外流


6(D).

26. 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位畫家親臨法國北部戰場,目 睹士兵受傷的慘狀,描繪了當時新科技戰爭的震撼圖 像,如圖2。這是戰爭史上第一次出現這種戰場傷害。 從受傷狀況判斷,士兵應是遭到敵軍何種攻擊?

(A)飛機轟炸
(B)坦克碾壓
(C)機槍掃射
(D)毒氣施放



7(C).

24. 某位法國文人觀察:「近年來,我們又開始喜歡中世紀;我們打心底敬仰當時的宗教熱情。 在啟蒙哲士伏爾泰眼中,這種信仰只是一種粗鄙的迷信。……我們喜愛……游俠的英勇冒 險;在伏爾泰眼中,這不過是……蠻族粗鄙風俗的殘存。」這位文人所處時代最可能是:
(A)文藝復興時代、人文主義興起
(B)十八世紀中葉、理性主義盛行
(C)十九世紀上半、浪漫主義當道
(D)十九世紀後半、國族主義勃興


8(C).

22.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計畫根除日本再度發動戰爭的能力,也認為日本的生活水準不 應高於被其侵略的國家,因此並未計畫協助日本復興。後來,美國改變政策,不但釋放戰 犯,協助日本重建經濟,還要求日本成立「自衛隊」。美國改變政策的關鍵是:
(A)中國主張「以德報怨」,應對日寬大
(B)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個人同情日本人民
(C)冷戰開始,扶植日本以防堵共黨擴張
(D)越戰發生,發展日本經濟以補給美軍


9(B).

17. 史書描述某時期常見的戰爭型態:參與戰鬥者,倚靠的是騎士的武勇與出眾的戰技。他不 會有突然被遠處的槍枝射殺的危險,而支配他的命運的,也不是在遠處發號司令的人。相 反的,他可能遭敵人一下猛擊,就從梯子上滾落,而指揮的將領,可能就在他身旁並肩作 戰。此時期的戰爭型態主要是:
(A)古希臘時期的步兵之戰
(B)中世紀面對面的肉搏戰
(C)十七世紀火砲攻城之戰
(D)二十世紀毀滅性總體戰


10(A).

25-26為題組
◎ 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建立據點後,每年收益會隨著政治、貿易情勢的變化而有不 同。下表是1636-165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收益變化
64b9d2a7c1e6a.jpg


【題組】26. 上表顯示,1646年以後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貿易收入」大幅增加,最可能與下列何 者有關?
(A)鹿皮、蔗糖生產
(B)鄭氏集團的合作
(C)海外船隻的關稅
(D)抽收移民人頭稅


11(B).

【題組】25. 根據上表,1646年前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獲利情況並不理想。當時,東印度公司的經 營遭遇哪個主要問題?
(A)沿岸缺乏港口的建設
(B)鄭芝龍的商業競爭
(C)島內漢人的強烈反抗
(D)公司本身人力不足


12(A).

5. 清代臺灣不同祖籍的移民之間常有對立,但有學者認為清中葉以後,臺灣鄉村的「某種場 所」負擔起整合鄉莊社會的任務,使臺灣漢人社會從傳統的祖籍分類意識中解放出來,在 新的移民環境建立新的社會秩序。以下哪種場所符合這位學者的主張?
(A)寺廟,移民透過共同信仰彼此認同
(B)縣衙,移民透過司法形成公民社會
(C)會館,移民透過同鄉組織互助合作
(D)書院,透過國民教育形成國家認同


13(C).

4. 一部中國醫學史的作者說明其撰書動機:本書目的在宣揚文化、提倡科學、整理國故、復 興民族;由神祇的醫學進而為實驗的醫學,由玄學的醫學進而為科學的醫學。依據上述, 可以推斷這部書最早的寫作年代可能在:
(A)1860年代,自強運動時期
(B)1900年代,戊戌變法之後
(C)1930年代,五四運動之後
(D)1960年代,文化大革命時


快捷工具

精熟測驗 - 高中(學測,指考)◆歷史-阿摩線上測驗

欸嘿鴨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