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愧
76
(1 分52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下列詩句「 」中的詞語,何者替換之後詩意改變了?
(A)「暮去朝來」顏色故:日升月恆
(B)「五陵年少」爭纏頭:暇豫王孫
(C)舉酒欲飲無「管絃」:笙簫
(D)「秋月春風」等閒度:良辰美景。


2(A).

11.下列選項皆有「桃李」一詞,哪一選項之「桃李」為門生之意?
(A)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白居易〈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雖小,可以論大也。(《史記‧李將軍列傳》)
(C)年皆可十七八許,色豔「桃李」,質勝瓊瑤。(《南史‧鄧郁傳》)
(D)洛陽佳麗本神仙,冰雪容顏「桃李」年。(武元衡〈代佳人贈張郎中〉)


3(A).

下列關於古人「字」、「號」的敘述,何者錯誤:
(A)李白號「青蓮居士」,因其偏愛蓮花之清新脫俗,有類其詩風之故
(B)韓愈字「退之」,乃因其名「愈」,而以反義「退之」為其字
(C)白居易自號「醉吟先生」,用以呈現其放意詩酒的人生態度
(D)蘇軾自號「東坡居士」,因其謫居黃州時嘗築室於東坡 。


4(B).
X


6.下列哪一個詩人與白居易一樣,詩作蘊涵以社會關懷為主?
(A)岑參
(B)王維
(C)杜甫
(D)杜牧


5(A).

27.下列敘及的作者與文章篇名,何者為正確?
(A)王粲〈登樓賦〉
(B)墨子〈勸學〉
(C)余光中〈錯誤〉
(D)曹丕〈廉恥〉


6(D).

27. 運用成語得當,可使文章生色,如: 甲、東京這大都市,□□□□,人山人海,車輛也多,電車或汽車發出噪音,像潮水般地接連不絕。(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 乙、那傢伙是個虛榮的人卻意外地單純,所以只要□□□□地迎合他、奉承他,就沒問題啦。(龍瑛宗〈植有木瓜樹的小鎮〉) 丙、各位知道,我鄉中已出了一任縣長,兩位縣議長,□□□□這句話,是可以當得起的。(鍾肇政〈魯冰花〉)。 以上空格中,依序應填入哪些成語?
(A)引領企踵/唯唯諾諾/地利人和
(B)熙熙攘攘/陽奉陰違/地靈人傑
(C)引領企踵/陽奉陰違/地利人和
(D)熙熙攘攘/唯唯諾諾/地靈人傑


7(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6-28 題。
 比來不審讀書何似?想以道義敵紛華之兵,戰勝久矣。古人有言:「並敵一向,千里殺 將。」要須心地收汗馬之功,讀書乃有味,棄書策而遊息,書味猶在胸中,久之乃見古 人用心處。如此則盡心於一兩書,其餘如破竹節,皆□□□□也。古人嘗喻植楊。蓋楊, 天下易生之木也,倒植之而生,橫植之而生,十人植之,一人拔之,雖千日之功皆棄,此最善 喻!(黃庭堅〈與王子予書〉)

【題組】27.下列敘述,何者不符合上文文意?
(A)若有不求甚解之處,毋須勉強,立即再換一書即可
(B)讀書應專心,一如作戰須集中火力破敵,才能有成
(C)如能集中心力細讀,即使放鬆休息,胸中仍存書味
(D)以楊柳為喻,雖是易種之樹,隨種隨拔也難以長成


8(D).
X


22.下列各組文句的涵義,何者最接近?
(A)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行事但求無愧我心,不求盡如人意
(B)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C)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毋以己長訐人之短,毋以己拙忌人之長
(D)在涅貴不緇,曖曖內含光/君子有含垢納汙之量,無好潔獨行之癖


9(C).
X


題組:閱讀下文,回答第 21-22 題: 
     陸羽《茶經》論水云:「山水上,石泉又上,江水次而井水下。」又「江 水取去人遠者,井取汲多者。」其說止於此,未嘗品第天下之水味。張又新 《煎茶水記》云劉伯芻謂水有七等,以揚子江為第一,惠山石泉為第二,虎丘 井第三,淮水居末。又載羽為李季卿論水次第有二十種,江水居山水上,井水 居江水上。二說皆與《茶經》不合。 
     水味有美惡而已,欲求天下之水一一而次第之者,謬說也。羽之論水,惡 ① 渟浸而喜泉源,故井取多汲者。江雖長,然眾水雜聚,故次山水。惟此說近 物理云。 ──改寫自歐陽脩〈大明水記〉 ① 渟浸:水停止不動。

【題組】22. 關於本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首段提出各家之說,末段表明作者的觀點
(B)首段評比水質高下,末段以各家之說佐證
(C)首段引述《茶經》的說法,末段舉各家之說駁斥
(D)首段分論不同水源的特性,末段以取水標準總結


10(A).
X


1.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者表示「重量」?
(A)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
(B)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宋真宗〈勸學詩〉)
(C)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孟子.梁惠王上》)
(D)如今這一個裡頭裝了兩「斗」御田粳米。(曹雪芹《紅樓夢》)


11(D).
X


▲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1~5題: 
戲劇「鎖麟囊」中富家千金薛湘靈出嫁之日,花轎在春秋亭避雨,亭中 另有一轎,轎中的人正在哭泣。此時,薛湘靈有一段唱詞: 「春秋亭外風雨暴,何處悲傷破寂寥?隔簾只見一花轎,想必是新婚渡鵲橋。吉日良辰當歡笑,為何鮫珠化淚拋?此時卻又明白了:世上何嘗盡富豪,也有飢寒悲懷抱,也有失意痛哭嚎。轎內的人兒彈別調,必有隱情在心梢。」

【題組】1.根據薛湘靈的揣測,另一頂花轎中的新娘應是何種心情?
(A)嬌羞喜悅
(B)憤恨不平
(C)悽愴悲涼
(D)意興闌珊。


12(D).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一般人不瞭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關係,以為更改一兩個字不過是要文字順暢些或是漂亮些。其實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情感,內容和形式是相隨而變的。例如韓愈在月夜裡聽賈島吟詩,有「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兩句,韓愈建議「敲」字為佳。這段文字因緣傳為美談,於今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說得好聽一點,都說「推敲」。古今人也都讚賞「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實這不僅是文字上的分別,同時也是意境上的分別。「推」固然顯得魯莽一點,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歸寺,門原來是他自己掩的,於今他「推」。他須自掩自推,足見寺裡只有他孤零零的一個和尚。在這冷寂的場合,他有興致出來步月,興盡而返,獨往獨來,自在無礙。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氣度。「敲」就顯得他拘禮些,也就顯得寺裡有人應門。他彷彿是乘月夜訪友,自己不甘寂寞,那寺裡假如不是熱鬧場合,至少也有些溫暖的人情。比較起來,「敲」的空氣沒有「推」那麼冷寂。就上句「鳥宿池邊樹」看來,「推」似乎比「敲」要調和些。「推」可以無聲,「敲」就不免剝啄有聲,驚起了宿鳥,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攪擾。所以我很懷疑韓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稱賞的那麼妥當。究竟哪一種意境是賈島當時在心裡玩索而要表現的,只有他自己知道。「推」字和「敲」字哪一個比較恰當,關鍵在於哪種境界是他當時所要說的且與全詩調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裡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改寫自朱光潛《談文學》)
王夫之《薑齋詩話》云:「『僧敲月下門』,只是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縱令形容酷似,何嘗毫髮關心?知然者,以其沉吟『推』、『敲』二字,就他作想也。若即景會心,則或推或敲,必居其一。因景因情,自然靈妙,何勞擬議哉?」王夫之以為詩中佳境,對詩人而言,不可「預擬」,初無定景,初非想得,否則,「只是措大燈窗下鑽故紙物事」,或者「妄想揣摩,如說他人夢了」。佳句乃當時情景,即詩人「即景會心」、「因景因情」時所拾得,「何勞擬議哉」?(改寫自蕭馳《聖道與詩心》)

【題組】3.依據甲、乙二文,下列敘述最不適當的是:
(A)王夫之、朱光潛均認為推敲文字首重全 詩情 調 一致 , 才能 臻 至 自 然靈 妙
(B)王 夫之 認 為在 文字 上 沉吟 推 敲, 即 使 最終 文 辭巧 妙 ,仍 非 出 自 真 實情 感
(C)朱 光潛 懷 疑僧 敲月 下 門未 必 比僧 推 月 下門 更 好, 王 夫之 則 未 做 高 下評 判
(D)朱 光潛 強 調文 字上 的 斟酌 與 推敲 , 其 實更 動 後表 現 的是 不 同 的 思 想情 感


13(D).

閱讀下文後,回答 5-10 題。 

阿明對明代歷史相當有興趣,有朝一日,他甚至想穿越時空一嚐當明代人的滋味。 某日,他蒐集了一段明代的史料,並透過 AI 技術模擬了英宗的獨白,如下所示: 
66710d2c58797.jpg
66710d3645bcc.jpg
註 1:「帝北狩」字面上指皇帝到北方巡狩,此處指皇帝被俘虜。 

66710d59672dd.jpg
66710d670da6b.jpg

【題組】5 5.根據文章敘述,瓦剌來襲,明代朝廷內發生了什麼事?
(A)吏部尚書力排眾議,鼓勵皇帝親征
(B)眾將領擁皇帝親征,官員倉促逃亡
(C)皇帝貼身太監被殺,憤而決定親征
(D)皇帝匆促決定親征,大臣反對無效


14(B).

【題組】

6.文中 所說的「先生」指的是誰?
(A)將軍樊忠
(B)太監王振
(C)尚書王直
(D)皇帝英宗



15(B).

【題組】7.史書用「帝北狩」一詞描述英宗此次事件,這種寫作筆法與下列哪個選項「」中語詞 最接近?
(A)由於戰事「告急」,許多年輕學子也被徵召入伍
(B)逆賊攻勢猛烈,我軍倉皇應變,向後方「轉進」
(C)我軍因糧草不濟,堅守十餘天後仍然「敗北」
(D)歷經兩日的「折衝」,雙方同時宣布交換戰俘


16(D).

【題組】8.比較各選項的前後句,哪一組中皇帝與臣子對「先生」的看法是相反的?
(A)金銀十餘庫,馬萬餘匹,皆沒官/索金幣,約賂至即歸上
(B)太監王振勸上親征/吏部尚書王直及大小群臣,伏闕懇留
(C)祀智化寺,賜額曰旌忠/遙尊上為太上皇,詔赦天下
(D)思振,諱為忠所殺,詔復振官/吾為天下誅此賊


17(A).

【題組】9.文章最後,皇帝獨白說要為先生平反,是為了什麼原因?
(A)為先生成為戰敗的代罪羔羊感到委屈
(B)不捨先生戰敗後歸國卻慘遭抄家命運
(C)想以皇帝身分擔保先生沒有通敵賣國
(D)感念有先生的幫助才能再度登上皇位


18(D).

6 閱讀下文後,回答 11-15 題。 

現今交友這件事於毫秒之間便可完成,人們只要在社群網站上隨手點擊交友邀請, 無論你想或不想,大量資訊都會直接塞進你腦海中。你能夠參與對方的人生,也可以隨 意地公開自我。 

隨之而來,部分的人們開始在意起流量、按讚數,想透過貼文的方式,展現自我生 活樣貌,甚至每上傳一則訊息後,便焦慮等待著眾人的關注與迴響,也可能因沒有跟到 貼文中的聚會而感到悵然若失,進而形成「錯失恐懼症」。 

這或許如《論語》中所說「不患人之不己知」,許多人透過網路充分的展現自我,想 要努力尋求關注。這本是無可厚非,但有的人卻苦心在社群中營造出與自我截然不同的 面目,以此享受著以往未曾感受過的關注度,也期待著將流量轉化為真實的情誼,殊不 知這樣的情誼,只要輕輕按下一個鈕便消失殆盡。「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儘管 孔子不是當代網紅,但他的說法確實為現代人提供了一個解方。 

社群網站的崛起,呼應現代藝術大師安迪•沃荷所預言的:「在未來,每個人都有十 五分鐘的成名機會。」但過度要求他人的關愛與注目,卻也讓現代人陷入眾聲喧嘩的社 交孤獨之中。

【題組】13.下列哪項情境,最符合作者想批判的網路人際關係現象?
(A)因演算法只看到同溫層言論
(B)追隨名人價值觀與消費行為
(C)網路留言容易偏離貼文原意
(D)想要透過修圖相片尋找真愛


19(C).

閱讀下文後,回答 16-20 題。 

電視裡的人封神了,這件事令我思索,是因為他的品行、事蹟值得讚揚,抑或是有 其他的原因?我最早知道封神,是從《封神演義》開始,後來讀了一些書,才了解到「封 神」不只存在小說中,現實中也經常都在封神。如臺灣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沈葆楨奏請 清廷為鄭成功追諡建立官祠,成為抵禦入侵者的忠烈表率。其後,日本人因其母親血脈 的關係,把鄭氏立為開臺先鋒,將延平郡王祠改成「開山神社」;國民政府為宣揚反共理 念,把鄭氏變成民族英雄,將延平郡王祠改建成中國北方式建築,還為其舉行中樞祭典。 鄭氏之旗,在歷史中飄揚,隨著權力擺動。 

再往前千年,在那戰火紛飛的晚唐五代,當時官民會感念立下戰功的將領,在其死 後建廟祀拜,就連反賊權臣,也有機會被追封成神,例如:閩國的王延稟起兵叛變被殺, 但君王為了撫慰地方吏民,維持安定,仍為其建廟祭祀。除了官員,平民也能成神,在 閩地生活的莘七娘,生前精通醫術,死後本來沒人祀拜,直到一名遊客聽見有女子夜吟 詩歌,然後將詩作寫在驛館牆上後離去。鄉人據詩以為是七娘之魂所作,於是在她墓前 築室祭拜,甚至建起宮廟,在遇到旱澇疾疫,就向莘七娘祈求保佑,最後成為當地的信 仰。 

現代社會,人間封神似乎已不是新鮮事。傳統與非傳統的封神,也只是換個模樣, 目的依舊相同;唯一不同的是,現代的封神,不用儀式,也不用敕封建祀,隨人呼個口 號,就在人間成神。然而,神壇之所以稱為神壇,那便表示不是人可以居住的地方,以 人作神,跌落神壇也只是必然的事。

【題組】16.文章中,閩國的王延稟被追封為神,最有可能的原因為何?
(A)感念與傳承忠義的精神
(B)為平撫君王心中的不安
(C)鞏固地方勢力和穩定局勢
(D)延續地方傳統與文化象徵


20(C).

【題組】17.作者藉由鄭成功的例子,主要想說明哪種現象?
(A)歷史人物評價的變化
(B)政教合一的早期現象
(C)增強統治合理性的手段
(D)社會信仰體系自然形成 8


21(A).

【題組】18.根據文意,作者舉莘七娘事件為例,其意圖為何?
(A)強調封神現象的多元
(B)凸顯官民封神的尊榮
(C)說明唐五代信仰的自由
(D)暗諷閩地民眾太過迷信


22(B).

【題組】20.文章中,對於「封神」這一概念的討論,主要想揭示什麼?
(A)揭示歷史人物的神化過程
(B)諷刺當代社會的造神運動
(C)討論人神分際的模糊化現象
(D)說明信仰在文化中的重要性


23(A).

閱讀下文後,回答 21-25 題。 

史家陳寅恪在其撰寫的《柳如是別傳》序言中提到,他旅居昆明時,偶然購得常熟 白茆港錢氏故園中紅豆一粒,從而箋釋錢、柳二人詩作,隨之便有起草此書的念頭。這 錢氏故園為明末文士錢謙益的故居,柳則是名列秦淮八艷的名妓柳如是。我們無法得知 陳寅恪是否真因紅豆而著手寫作,但在錢、柳二人所居住的宅院中,的確種有一株紅豆 樹,此宅也因而得名紅豆山莊。紅豆自古喻有相思之情,據傳是待夫歸鄉的女子,因朝 盼暮望最終泣血而亡,血淚化作了艷麗的赤豆。而回顧錢柳二人的生平,似乎沒什麼關 於相思的事,更多人關注的,反而是二人才子佳人的傳奇故事。 

那時錢謙益已五十多歲,但其文壇泰斗的身分,引得柳如是做男裝喬扮,主動尋訪 這位名士,進而展開一段忘年之戀。其後錢謙益在六十歲時迎娶二十四歲的柳如是,紅 顏白髮的組合,實屬驚世駭俗,卻也羨煞旁人。對柳如是來說,她為愛情傾出所有,在 出嫁後一首:「裁紅暈碧淚漫漫,南國春來正薄寒。此去柳花如夢裡,向來煙月是愁端。 畫堂訊息何人曉,翠帳容顏獨自看。珍重君家蘭桂室,東風取次一憑闌。」便顯露出她 的心情。不過兩人與紅豆確實有件事可說。 

錢謙益八十歲大壽那年,紅豆山莊二十年未曾開花的紅豆樹,恰巧在秋日結出一顆 子,柳如是便贈紅豆祝壽,錢氏因物感興而寫下詠物詩:「院落秋風正颯然,一枝紅豆報 鮮妍。夏梨弱棗尋常果,此物真堪薦壽筵。」可見,錢謙益因疼愛柳如是,儘管只是一枚 紅豆子,但他仍然將此物視作慶壽的瑞兆,紅豆有如錢、柳二人情緣象徵之物。 

不過話說回來,王維一首〈相思〉,本身也不是談男女之愛,而是對摯友李龜年傳達 眷念之情。如要從紅豆談相思,或許林夕所填詞的〈紅豆〉中:「還沒為你把紅豆熬成纏 9 綿的傷口。」一句更能引起共鳴。當時林夕看了木村拓哉所演的日劇,其中一幕女主角 不小心燒糊了一鍋紅豆湯,他便隨手寫入詞中,如同「此物最相思」之語句傳誦至今, 一如研磨烹煮成柔軟似泥的紅豆餡,那團甜膩的香氣更能引人遐思。也許只有當人們陷 入戀人絮語的情境時,才能在「紅豆」兩字間讀出所謂的一往情深。

【題組】21.下列選項中,何者與「箋釋」的「箋」讀音相同?
(A)肩
(B)簽
(C)盞
(D)貞


24(D).

【題組】23.本文中柳如是於出嫁後所作的詩主要傳達什麼心情?
(A)表現出留戀不捨的夫妻之情
(B)透過歌詠紅豆表達相思之情
(C)藉應和之詩歌傳遞祝壽之意
(D)以閨怨之情傳達對夫君之盼


25(C).

【題組】25.作者透過紅豆一物主要是想要表達什麼看法?
(A)藉紅豆詠嘆文士與名妓間愛情故事
(B)對故友或戀人的相思之情古今皆同
(C)物品象徵意涵會隨觀者詮釋而不同
(D)歌詠之物於各時代皆會有不同樣貌 1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柳欣晏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