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知道阿摩不重要,善用阿摩才重要!
72
(4 分33 秒)
1(A).
X


28 George Kelly提出個人建構理論(personal construct theory),下列何者是該理論對人的看法?
(A)個體會追求完全的自我實現
(B)個體會對周遭環境形成假設並加以驗證
(C)個體會自發性的維持人與環境的平衡
(D)個體完全表露情緒有助於心理健康的維持


2(A).

29 有關羅傑斯(C. Rogers)的自我理論(self theory),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受到現象學(phenomenology)的影響,強調個體客觀真實性(objective view of reality)的重要性
(B)強調個體都具有追求自我實現(self-actualization)的動機
(C)強調唯有給予無條件的正向關懷(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個體才能真正肯定自己的價值
(D)相關研究多半藉助Q分類法(Q-sort)來了解個體真實我和理想我之間的差異


3(D).

30 下列何者是特質論(trait approach)的概念?
(A)Sheldon所提出的內胚質、中胚質、及外胚質
(B)Jung所提出的內向性及外向性
(C)Sulloway所提出的出生序概念(長子、後生子,或是獨生子)
(D)Cattell所提出的十六人格因素


4(D).

31 互惠利他主義(reciprocal altruism)及同理利他主義假說(empathy-altruism hypothesis),兩者具有 下列何種共同的特色?
(A)可以解釋為何人們總是優先幫助親人
(B)可以解釋為何人們不願意對陌生人伸出援手
(C)可以解釋為何人們比較願意幫助有錢人
(D)可以解釋為何人們對非血親的人願意伸出援手


5(D).
X


33 根據「思考可能性模式」(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的說服理論,經由中央途徑處理後而產生 的說服效果通常是:
(A)快速而短暫
(B)持續但容易被推翻
(C)長久而且能抵抗說服
(D)長久持續而且能夠進入潛意識之中


6(B).
X


36 關於神經傳導物質的特性與作用,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腦內啡(endorphins)在情緒調控以及痛覺處理上扮演重要角色
(B)中樞神經系統中釋放血清素(serotonin)的神經元,位在腦幹(brain stem)
(C)中樞神經系統中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的拮抗劑(antagonist)具有興奮效果,可以作為 提神醒腦的藥物
(D)P物質(substance P)是一種多胜肽(polypeptide)類的神經傳導物質,在大腦的痛覺傳遞中扮 演重要角色


7(B).

40 在漢斯偷藥的實驗中,阿龍說:「漢斯應該偷藥,因為吃了藥,漢斯的太太病就會好了,漢斯和太 太都會很開心!」,阿龍的看法屬於柯爾柏格(L. Kohlberg)道德發展理論的那一個階段?
(A)道德後循規期(post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
(B)道德前循規期(pre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
(C)道德循規期(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
(D)道德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level of morality)


8(C).

4 有些傳導速度較快的神經元,其軸突(axon)外面包覆了髓鞘(myelin sheath)。這層髓鞘是 由下列何者所構成?
(A)肌原纖維蛋白(myofibril)
(B)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
(C)神經膠細胞(glial cell)
(D)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


9(C).
X


19 某甲與朋友去吃麻辣鍋,結果胃痛發作,便趕緊吃胃藥才好。下列對於此例的敘述何者正確?
(A)吃麻辣鍋是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胃痛是正懲罰(positive punishment)、胃藥的 舒緩效果是負懲罰(negative punishment)
(B)吃麻辣鍋是操作行為(operant) 、胃痛是正懲罰、胃藥的舒緩效果是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
(C)吃麻辣鍋是操作行為、胃痛是負懲罰、胃藥的舒緩效果是正增強
(D)吃麻辣鍋是負懲罰、胃痛是正懲罰、胃藥的舒緩效果是正增強


10(D).

39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態度(attitudes)最主要的目的在於:
(A)期望能了解社會規範(social norms)形成的原因
(B)期望能了解歸因偏差(attribution bias)發生的緣由
(C)期望能了解複雜的人格動力(complex personality dynamics)
(D)期望能因此預測行為(behavior)的發生


11(B).

5.血清素回收抑制劑(SSRI)經常被用來治療下列何種心理疾患?
(A)躁鬱症
(B)憂鬱症
(C)思覺失調症
(D)亨丁頓舞蹈症


12(B).

7.在艾瑞克森(E. Erikson)的人格理論中,勤勉vs.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大致發生在那一段時間?
(A)3~6歲
(B)6~12歲
(C)12~18歲
(D)18~29歲


13(D).

10.根據認知發展理論,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在獲得性別恆定性(gender constancy)後才趨穩定。下列何 種認知能力與性別恆定的發展最有關聯?
(A)物體恆存(object permanence)
(B)象徵思考(symbolic thought)
(C)觀點取替(perspective taking)
(D)保留概念(conservation)


14(B).

15.出國常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要調整時差。下列有關時差適應之敘述何者最為正確?
(A)往東邊飛比往西邊飛更容易調整時差
(B)往西邊飛比往東邊飛更容易調整時差
(C)往北邊飛比往南邊飛更容易調整時差
(D)往南邊飛比往北邊飛更容易調整時差


15(D).

16.下列何者不屬於前意識(preconscious)記憶的範疇?
(A)語言知識
(B)自傳式記憶
(C)過去所經歷的事件經驗
(D)工作記憶


16(D).
X


17.下列有關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與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的比較,何者錯誤?
(A)皆重視連結學習,但古典制約強調刺激與刺激的連結,操作制約強調行為與後果的連結
(B)皆強調學習者生理或行為反應的主動性
(C)皆涉及學習的削弱(extinction)、自然回復(spontaneous recovery),以及對刺激的區辨(discrimination) 與類化(generalization)
(D)僅操作制約運用行為的形塑(shaping)


17(C).

20.老鼠在一個複雜的八臂迷宮中,會避免重複進入先前已經搜尋過的手臂路徑,而能有效率地找到食物。有關 這樣的學習作業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依照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理論,老鼠學習到「迷宮」與「食物」之間的連結
(B)老鼠的大腦中可能存有認知地圖(cognitive map)幫助牠在迷宮中確認食物的方位
(C)從操作制約角度來看,找到食物的歷程是一種固定時距(fixed interval)強化策略
(D)老鼠會避免重複進入先前已經搜尋過的手臂路徑,可能是一種工作記憶的展現


18(C).

24.人們猜估1×2×3×4×5×6×7×8的乘積,與猜估8×7×6×5×4×3×2×1的乘積時,通常對前者的估計值遠低於後者。 這是因為用了:
(A)代表性捷思法(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B)演繹捷思法(deductive heuristic)
(C)定錨捷思法(anchoring heuristic)
(D)可得性捷思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


19(C).
X


28.下列有關情感即訊息理論(affect-as-information theory)的描述,何者正確?
(A)人們對整體生活滿意度的評定,經常以其當下的心情來作決定
(B)即使人們知道其決策受到心情的影響,他們仍然不改變其決定
(C)當有足夠的時間做反應時,個體會傾向以其當下的心情來作決定
(D)對陌生且複雜的事物,個體會以認知為其決策的依據


20(D).

30.關於老年人的智力發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①工作記憶會下降 ②心理歷程之訊息處理速度會變慢 ③從 長期記憶提取訊息能力變差 ④注意力控制較差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B).

36.有關目前家庭對於個人特質影響的研究結果,下列何者錯誤?
(A)在同一個家庭養育下,同卵雙胞胎的特質相似度要高於異卵雙胞胎
(B)家庭對於個人特質的影響遠大於基因對特質的影響
(C)出生序會影響個人特質
(D)同卵雙胞胎即使在不同的家庭被養育成人,彼此仍有高度的特質相似性


22(C).

5.關於大腦初級運動皮質(primary motor cortex)的敘述,何者錯誤?
(A)大腦初級運動皮質位置在中央溝前方的帶狀區域
(B)左手左腳的運動,主要由右半腦的運動皮質來控制
(C)臉部肌肉的控制,主要由位於左右半腦中線的初級運動皮質來負責
(D)身體上比較靠近的兩處肌肉,在大腦初級運動皮質上相對應的腦區也會比較靠近


23(A).
X


20.有關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學習理論中的固定時距(fixed interval)強化策略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個體想要有效率地調控操作制約反應(operant response),必須能夠提升反應速度
(B)兩次操作制約反應之間必須至少間隔一定的次數,才會得到一次強化物
(C)經過長久訓練之後,個體的反應速率在時距剛開始的時候會比較低,在時距快要結束時反應速率會升高
(D)動物因為沒有時間觀念,所以無法學習這個強化策略


24(D).

23.學者A. Luchins著名的「水瓶問題(the water jar problem)」主要涉及下列那個效應?
(A)育成效應(incubation effect)
(B)頓悟效應(insight effect)
(C)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
(D)心向效應(mental set effect)


25(B).

24.有關Saul Sternberg(1966)的記憶掃描(memory scanning)實驗,下列何者正確?
(A)參與者正確回答"YES"的反應時間比正確回答"NO"的反應時間快
(B)實驗結果顯示了記憶掃描序列搜尋歷程的特性
(C)結果顯示在記憶中掃描的項目數量與反應時間的關係是非線性的
(D)實驗主要探討導致記憶偏誤的心理歷程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臨床心理學基礎-阿摩線上測驗

d(`・∀・)b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7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