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全世界都不相信你會成功,你自己相信,那你就會成功
96
(10 分20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難度:(351~3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下列詩文中,作者面對「青山」時,有濃厚歲月之感的選項是: (甲)滿眼青山未得過,鏡中無那鬢絲何 (乙)青山不減年年恨,白髮無端日日生 (丙)杳杳天低鶻沒處,青山一髮是中原 (丁)眼看青山休未得,鬢垂華髮摘空頻 (戊)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A)甲乙丁
(B)甲丙戊
(C)乙丙丁
(D)乙丁戊


2(D).

書信開頭如寫「仰望 慈暉,孺慕彌切」,則收信人應為何人?
(A) 老師
(B) 直屬長官
(C) 哥哥或姐姐
(D) 母親或祖母


3(C).

2「本無塵土氣,自在水雲鄉;楚楚淨如拭,亭亭生妙香」寫的是?
(A)梅
(B)菊
(C)蓮
(D)蘭


4(C).

下列那一個選項的動詞最多?
(A)夢想削成青春之箭
(B)路是一把長長的牧笛
(C)一個人做人做事,該當飲水思源
(D)他畫的少女和小孩,纖柔典雅,眼波如水


5(C).

創作時,若能將抽象的情感以具體的事物來表達,常能使讀者更能領略作品的內 涵。下列文句對「痛苦」的描述,何者符合上述的寫作技巧?
(A)小狗的眼睛流露出痛楚的神色,不斷絕望地搖晃著腦袋
(B)一日應盡的責任沒有盡到,到夜裡便會承受苦痛的折磨
(C)痛楚一次一次地加劇,初如針刺,次如電擊,再如刀割
(D)「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無論多痛苦,他都不放棄


6(B).

9、將兩種不同的,特別是相反的觀念或事實,並列起來,兩相比較,從而使語氣增強、意義明顯的修辭法,叫做「映襯」。如:「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下列何者也是如此用法?
(A)情人的血特別紅,可以染冰島成玫瑰
(B)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
(C)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D)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7(C).

發倉,思可權也。為國家者,患莫甚乎棄民;大荒召亂,方其在難,君子飢不 及餐,而曰待救西江,不索我于枯魚之肆乎?《詩》曰:『載馳載驅,周爰咨度。』 汲長孺有焉。(楊潮觀《吟風閣雜劇‧發倉》小序)
【題組】10由上文可知,作者認為治國之道首重:
(A)無為而治
(B)君君臣臣
(C)憂民之憂
(D)心懷廟堂


8(B).

「九二一地震讓大家永遠深印腦海中」,以上的敘述適合那一句成語?
(A)飛鳥掠過
(B)熱鐵烙膚
(C)浮光掠影
(D)滄海桑田


9(A).

二、淮北蜂毒,尾能殺人;江南蟹雄,螯堪敵虎。然取蜂兒者不論鬥,而捕蟹者未聞血指也。蜂窟於土或木石;人蹤跡得其處,則夜持烈炬臨之;蜂空群赴焰,盡殪,然後連房刳取。蟹處蒲葦間;一燈水滸,莫不郭索而來,悉可俯拾。惟知趨炎,而不能安其所,其殞也故宜 。《姚鎔.江淮之蜂蟹》
【題組】9. 「空群」是什麼意思?
(A)傾巢而出
(B)離群索居
(C)凌空飛來
(D)空空如也


10(A).

事父盡孝敬,事君端忠貞。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誠。 從官重公慎,立身貴廉明。待士慕謙讓,蒞民尚寬平。 理訟惟正直,察獄必審情。謗議不足怨,寵辱詎須驚? 處滿常憚盈,居高本慮傾。詩禮固可學,鄭衛不足聽。 幸能修實操,何俟釣虛聲?白珪玷可滅,黃金諾不輕。 秦穆飲盜馬,楚客報絕纓,言行既無擇,存歿自揚名。(陳子昂《座右銘》)
【題組】就五倫而言,本文中未提到哪一項?
(A)夫婦有別
(B)長幼有序
(C)父子有親
(D)君臣有義


11(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敘述中運用了層遞法。請問下列何句也運用了相同的修辭法?  
(A)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B)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C)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D)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12(B).
X


69. 這個想法在她心中已經「醞釀」許久
(A) 反義複詞
(B) 偏義複詞
(C) 同義複詞


13(D).

下列哪一個詞語最適合用以比喻「反覆無常」?
(A)胡說八道
(B)捕風捉影
(C)陳腔濫調
(D)朝秦暮楚


14(C).

10.「花枝缺處青樓開,艷歌一曲酒一杯。美人勸我急行樂,自古朱顏不再來。君不 見外州客,長安道。一回來,一回老。」(白居易〈長安道〉) 下列那一個選項最切近本詩主旨?
(A)醇酒美人,足以忘憂
(B)紅顏知己,可為佳偶
(C)年華易逝,行樂及時
(D)京城客遊,引人傷懷


15(A).

21. 「利用假日到郊外走走,□□於大自然的懷抱,洗滌俗慮,必能感到□□□□。」上列缺空的文字,依序填入何者才恰當?
(A)徜徉,心曠神怡
(B)依偎,喜氣洋洋
(C)落實,香沁心脾
(D)置身,心領神會。


16(D).

10. 以下作品所描寫的對象依序為何? 
碧玉粧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斷腸詩思滿江南,別後姿容總一般。料得林逋慣相惜,肯教寂寞過春寒。 
兩下裡排開陣角,小軍卒守定溝壕。他那裡戰馬攻,俺架起襄陽炮。有士相來往虛囂。 定策安機緊守著,生把箇將軍困倒。
(A)松樹/海棠/戰爭
(B)燕子/梨花/戰爭
(C)春風/桃花/象棋
(D)柳樹/梅花/象棋


17(B).

7. 「三折肱而成良醫」的「三」字並不是實指,而是代表「多」的意思,下列「」中的「三」 字何者也是虛指?
(A)他讀書非常勤奮,常常是「三更燈火五更雞」
(B)做人做事絕不可以 「三心兩意」,否則會一事無成
(C)孔子云:「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D)劉備「三顧茅廬」,其誠意感動孔明,因此願意出來幫助他打天下


18(C).

8 8.「農家年年做著這些粗重辛苦的工作,日日過著看似單調乏味的生活,胼手胝足拚得一家溫飽,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沒有僥倖,毫無取巧的可能。浮沉於職場多年之後,每每在我回到家鄉,閱讀他們勤奮的身影,褐黑的臉孔,聽他們談桑話麻,便再次明白自己生活的蒼白,腳步虛浮,像一株細弱的植物。往往幾日的鄉間生活,我彷彿進行了光合作用,於是有如蓄滿電力的電池帶著飽滿元氣回到都市繼續打拚。父母親在田地中勞作的身影,一直強有力提醒我不能消沉不可自棄。」關於文中意涵,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農家生活看似粗重單調,但可培養人們勤勞踏實的生活態度
(B)作者「不能消沉不可自棄」的動力,是受到父母勞作精神的感動
(C)都市生活讓人變成「細弱的植物」,全因為陽光攝取量普遍不足
(D)作者回到鄉間生活,而「進行了光合作用」,指的是心靈上的充電


19(D).

5 「想像一下。十九世紀的人,騎馬、遛狗、駕馬車,一切是慢動作。接著,到了二十世紀,攝影機的速 度加快。書的內容縮水了,濃縮本、簡明版、文少圖多的小報,所有東西都縮減得只剩下插科打諢,倉 促結局。經典作品刪減,好配合十五分鐘的收音機節目,然後再刪簡,好填塞兩分鐘的書評節目,到最 後只剩下十來行的摘要。許多人對《哈姆雷特》的認識--你必定知道這個書名--如我所說,他們對 《哈姆雷特》的認識只是某一本書中的一頁簡介,書的封面寫著:一本書讀完所有經典。」 根據上文,二十世紀人們生活節奏改變,對閱讀行為產生的變化是:
(A)書籍愈多,讀者愈少
(B)時間有限,欲望無限
(C)時間變少,書籍變多
(D)節奏愈快,讀得愈淺


20(B).

10 「法國經濟學家巴斯夏提出『破窗謬論』:一個頑童打破麵包店的玻璃,麵包店老闆只得不情願的花錢換塊新玻璃,旁人安慰他:你花錢換了新玻璃,玻璃工人有了額外收入,他們會再把這筆錢拿去餐廳吃飯,餐廳工人又有了額外收入,這樣的循環經濟反而變更好了。但是,卻忽略了麵包店老闆的錢變稀少了,當他多花錢換新玻璃時,也相對失去一些錢去消費他要的享樂。」 閱讀上文,「破窗謬論」最主要的盲點是:
(A)全球能源日益缺乏,卻濫用物資、耗損資源
(B)僅看到玻璃工人的得,卻忽略麵包師傅的失
(C)刺激經濟景氣發展的同時,卻忽視孩童心靈的成長
(D)看似一個損害,卻帶給百業經濟成長,因禍而得福


21(D).

6 「但賣冰的走販,則不可能揹著冰箱在街上移動,於是會在木箱裡放一塊對摺的白 布,將一根枝仔冰堆疊在摺布之間,以延緩融化的速度。有的小販還有帶上小板凳, 成為街頭巷尾的移動餐廳。」 下列選項,何者最貼近文中的旨意?
(A)物質匱乏時,冰棒即是美食
(B)有充沛體力,才能四處叫賣
(C)即便很困頓,也得逆境求生
(D)發揮小巧思,有效運用資源


22(D).

2 好的翻譯,既能準確地傳達原作者所要表述的意思,也符合譯文本身的語法結構。下列選項在譯成中文時,最沒有冗詞贅字的是:
(A)雖然佛洛伊德的研究與著作,仍然尚有許多缺點,很多結論也還有許多不確定性在,但他對現代主義思想的影響是巨大的
(B)他最突出的成就即是在讓心靈或心智的觀念大步走出了哲學的領域範疇,並讓它們成為新興心理科學的核心所關切的議題
(C)在這樣操作的時候,他了解到並同時強調最終目的而言,主宰心智精神分析科學的原則,必須要超越臨床觀察的實驗數據
(D)佛洛伊德是二十世紀精神分析科學的重要學者,他的無意識理論與人格學說,對於人是理性動物的觀念產生了強烈的衝擊


23(B).

5 「數位科技的時代似乎正在與人性背道而馳。譬如,人性應該都是熱愛自由的,但當前的社會科技越發達,人類並不會更省事,只會更忙碌,而打開行事曆,若發現那天的事項空空如也,還會不由得感到一陣悵然若失。又譬如,人性應該都是追求公平對待的。然而拜科技所賜,當前的社會卻出現了一批新貴,使得人際之間的鴻 溝益形擴大。因為科技絕對沒有帶給人類平等,更不能讓『地球是平的』。恰恰相反,日新月異、快速淘汰的資訊,使得一批沒辦法掌握新知的人,頓時淪為廢物一般, 被社會無情地剔除出去。」 
 下列那個選項最符合上文所述,人類在數位科技社會所面臨的情境?
(A)小明經常更換新手機,只是讓硬體科技廠商賺錢
(B)小花隨時緊盯著手機上的訊息,怕漏掉最新資訊
(C)阿德說網路可以跨越地形的障礙,讓地球是平的
(D)阿香覺得網路可以讓他省很多事,生活更加輕鬆


24(C).

「事實上,所有生命理應都存在著界線。一片足夠面積的草原,只能提供一個獅子家族的獵捕;一株豐美的山刈葉,也只能給予相當數量的大琉璃紋鳳蝶庇護。偶爾,生命會以改變基因來挑戰生命之界。我想:只有人類以能力以『智慧』拆除、崩解這種生命界線吧!我們以工具超越了大地所擬定的契約,當印度宣示第六十億人口出現時,亦暗喻了這種能力的驕傲與可怖。大地有限,但擁有更高手段、更先進工具的人類族群,還能夠用各種方式擠壓出維持他們高品質生活的利基。於是,即使你是那個『幸運』的第六十億人,出生於印度的子民,仍然極難與加拿大、歐洲的子民享有同等的資源。問題是,為何其他人或生命,就必須選擇退縮自己的生命界線?當多數人認為電力不可或缺時,少數人就被迫收下一筆『回饋金』,承擔核電廠的夢魘;當多數人認為一條快速道路可以十五分鐘到淡水,少數人就必須失去午後在河道旁漫步的悠閒。何況,我們開一條道路、建一座電廠、築一堵水壩,從來沒有問過蛙、蛇、麋鹿、大琉璃紋鳳蝶的意見。道路、水壩、電廠,並不提供其他生命生活上的便利,但卻帶給他們生命基因中從未教導過如何躲避的災難。生命的界限,被抓緊利益的人群扭曲成一柄殺人自裁的利劍。」
【題組】6 承上題,作者認為「生命界線」漸漸消逝的主要原因是:
(A)基因改造
(B)自然失衡
(C)人為干預
(D)物種突變


25(D).

7 「真正的愛情應該是蒸發的過程,當其結束,只留下一股自己才能辨識的獨特香味及將在日後浮現或消隱的記憶。愛情要走的時候,如持小刀劃開兩臂,讓棲息在肉裡骨裡的小藍雀一一飛回天空,恢復自由。傷口雖痛,但不出惡言, 不留穢字。」 根據上文,對於「愛情」的說明最符合的是:
(A)每個愛情的對象都是獨一無二,真心投入才能發現
(B)失戀雖令人痛不欲生,但時間終將會撫平所有傷口
(C)戀愛之際應全心燃燒自我,才能留下蒸發後的結晶
(D)戀愛過程雖刻骨銘心,但結束之際仍應讓彼此自由


快捷工具

【精選】 - 高普考/三四等/高員級◆國文難度:(351~375)-阿摩線上測驗

??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