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不僅要親眼目睹,還要有備而來
16
(9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X


25.依據對聯必須講究平仄對仗的理論,「柳濃一路風光潤」的下聯,應為下列哪一選項?
(A)花濕千村雨意含
(B)黃花半畝秋已近
(C)桃紅千樹舞春風
(D)鶯啼萬里青春盎


2(B).

29-30為題組 閱讀下文後,回答29-30題。 在商周的時候,詩歌就已用作諷諫的工具,所以有「瞽獻詩」的記載;也許是我們的老祖宗早已知道了「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的道理,所以孔子主張詩教,在「多識草木鳥獸之名」以外,達到調理性情的目的,使讀詩的人,能有溫柔敦厚的情操;唐太宗欲以詩興教,於是考試時以詩取士;王陽明主張教兒童讀詩,發洩過多的精力,把詩歌看成 最有功效的教育項目。而最使人驚奇的,詩歌是周代外交官的外交教材和「工具」,故 孔子云:「不學詩,無以言。」班固解釋得最清楚:「降及春秋,諸侯卿大夫,交接鄰國,當揖讓之時,必稱詩以論其志。」引詩賦詩,竟然有現代白皮書或備忘錄的效用,這種 外交上的風雅盛事,真是後無來者。(杜松柏〈學詩—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梅花都不見〉節選)
【題組】30.根據《左傳》記載,晉公子重耳流亡至秦國,秦穆公邀重耳赴宴,宴會上晉公子賦〈河水〉,秦穆公賦〈六月〉。這種互動,與本文所述詩的作用相符的是下列哪一選項?
(A)瞽獻詩
(B)不學詩,無以言
(C)多識草木鳥獸之名
(D)達到調理性情之目的


3(C).
X


10.下列文句,錯別字最多的是哪一選項?
(A)與其杞人憂天煩腦還沒發生的事,不如把握現在,奮發努力
(B)因為飽受流言蜚語的無情攻擊,讓他在公司的地位急急可危
(C)做任何事情都應三思而後行,決對不可意想天開或鋌而走險
(D)既使東窗事發,他還能忝不知恥的文過飭非,令人匪疑所思


4(A).
X


15.下列選項,何者前後句的承接具有因果關係?
(A)你不能做我的詩,正如我不能做你的夢
(B)從熟悉的故鄉出走,走過長長的荒蕪的沙漠
(C)看見你為我停下的身影,忍不住開心地笑起來
(D)洶湧的黑潮把長堤沖潰,點滴的流泉把磐石滴穿


5(B).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1-5 題。
       遨遊新世界,就像讀新書,總是充滿意外驚喜。如同現代人喜歡做行前功課,清代乾隆皇帝也有自己的旅行計畫,其中《乾隆南巡紀程圖》就極具代表性。
       現代戲劇中乾隆皇帝微服下江南,但在史實中南巡卻是大張旗鼓,凡御道經臨之處,地方大臣須與嚮導處官員擬好路程並繪圖呈覽。《乾隆南巡紀程圖》中即介紹衙署城池、山川名勝、水利設施及駐蹕位置,圖後文字則記載各站距離、地方沿革等。其上雖未載年款,但與記錄皇帝日常的《起居注》相比對後,可得知約完成於乾隆十六年(1751),第一次南巡前。此外,圖冊記載自直隸、山東起,之後一路大多由運河經徐州、揚州、鎮江、常州與蘇州貫穿到浙江錢塘,歷時二十三天,共十八站,一站一圖,構圖樸素,設色淡雅,共分為十八冊,可惜部分已失傳。從《起居注》還可發現實際路線與《乾隆南巡紀程圖》的計畫不同,學者推測御駕可能多次臨時修改。
       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這套圖被製成易於攜帶的袖珍本,此類小尺寸的書籍,常被文人置於專門收納頭巾的箱篋中,故南朝齊至南宋一直以巾箱本稱之,至明清之際才漸為袖珍本一詞取代,外型細緻迷你,行旅坐臥,任其展卷玩賞。

【題組】1.根據本文,下列何者最可能為《乾隆南巡紀程圖》所收錄的資料?
(A)乾隆出巡過程的各種故事
(B)乾隆沿途撰寫的個人詩作
(C)各地都城的洪汛防災設施
(D)各地官員上貢的禮品項目


6(C).
X


閱讀下文後,回答 16-20 題。
      「家」字上面是保護的屋頂,下面是豬。我去黃山遊覽,看見安徽的農舍高大漂亮,心想安徽人懂得享受。後來聽說屋子裡面有兩層,上層給人住,下層給豬住。我才明白古人造字實在有道理,「家」保護著裡面的人畜。現代家庭不養牲口,家中的大人小孩,倒也像另類豬兒一樣住在其中了。
       以前一直以為待在家裡的豬都是懶豬。當豬兒離家時,才發現問題來了。豬兒離家的時機前後有兩波︰第一波是小豬離家時,父母得面對所謂的空巢期,這不打緊。第二波是老豬離家,多發生在家中主人退休的時候,退休日子過得不好,未必是經濟問題。老夫老妻在家大眼瞪小眼,萬一其中一人發號司令慣了,兩老就不能不吵,吵急了,甚至離家。 學者研究指出,日本人離婚高峰期就是男人退休時,且多由女方提出離婚,因為她不願再 忍受退休回家,簡直一無是處的老爺。
      老豬離家,如果留下的是「女」人,這就「安」了,家中只有一個女人還是可以平靜安心的過日子。如果留下的是脾氣倔強如「牛」的男人,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坐困愁城, 家不就成「牢」籠了嗎?
      家會一直保護著裡面的人,可是當家裡的人離開了,家也會黯然神傷。搬至新家後我重回舊的房舍,就有這種感覺。幾天不見,舊家突然蒼老了,所有的缺點都變得更明顯, 他也無心掩飾。沒有人住的家顯得悲傷且死沉,被舊家的悲傷感染,不忍離棄他,我必再訪。究竟是我需要家,還是家需要我?人和家就是這樣的辯證關係。 (改寫自張系國〈豬兒離家時〉)

【題組】20.作者在最後一段用「蒼老」來形容舊家,這樣的寫作手法可達到什麼效果?
(A)呈現「家」的新舊不同,藉由對比凸顯文意
(B)賦予「家」以人的形象,讀來更能感同身受
(C)極誇大對「家」的描述,使讀者印象更深刻
(D)塑造「家」的具體狀態,讓文章旨趣更明晰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語文能力測驗-阿摩線上測驗

台中大雅家教-睿智數學及英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