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每天都要比昨天更進步
100
(4 分)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5 年 -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士官班(士官長正規班)入學甄試電腦題庫:國文101-150#59494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01. 「俎豆之事」指
(A)祭祀禮儀
(B)烹飪
(C)買賣
(D)有關器皿 之事。


2(A).

102. 「堯、舜其猶病諸」意謂
(A)堯、舜恐怕還難以做到呢
(B)堯、舜也會生病
(C)堯舜好像有這樣的病痛
(D)堯舜也很煩惱。


3(B).

103.「過,則勿憚改。」意謂
(A)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
(B)有了過失,不要怕改正
(C)已經過去,就不要再回頭
(D)過去的事,就不必在意了。


4(A).

104. 「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意謂
(A)君子有過,不加掩飾
(B)君子有過,迅速改正
(C)君子犯過,不憚改過
(D)君子行事,甚少犯錯。


5(C).

105. 「君子不器」意謂
(A)君子不須別人器重
(B)君子不可以太小器
(C)君子不以一技為貴
(D)君子不是器量小的人。


6(C).

106. 「六尺之孤」意指
(A)成人
(B)孤臣
(C)幼主
(D)孤兒。


7(B).

107.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孔子以松柏歲寒後彫喻
(A)小人處亂世苟且偷生
(B)君子處危亂而不改其節操
(C)亂世人人自危,世道不彰
(D)小人臨危變節茍且偷生。


8(A).

108. 「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意謂
(A)禮宜重質不重文
(B)禮而無節,徒勞無益
(C)禮之用,和為貴
(D)禮之本在於周備形式。


9(D).

109.「舉一反三」意近
(A)推類引申
(B)聞一知十
(C)觸類旁通
(D)以上皆是。


10(B).

110.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謂孔子
(A)有教無類
(B)因材施教
(C)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D)學不厭,教不倦。


11(B).

111.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憤不啟」意謂
(A)不發憤圖強,則不予開導
(B)不是心求通而未得,則不予開導
(C)不是到了想說出來而不能表達時,是不會去啟發他
(D)不是勤學不輟的人,不會去引導他。


12(B).

112. 「自行束脩以上」意謂
(A)自己修養品德而向上
(B)親自帶著贄禮而上門求教
(C)自行整束脩法而去見上官
(D)自我約束以向上。


13(D).

113.「割雞焉用牛刀」此為孔子感歎子游
(A)初試其才,不同凡想
(B)不在其位而謀其政
(C)能者多勞
(D)大材而小用。


14(B).

114.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其間必有名世者。」「名世者」意謂
(A)平治天下,名揚當代之王者
(B)德望俱有盛名,足以輔佐聖王者
(C)不世出的英主
(D)很有名氣的人。


15(D).

115. 孟子主張
(A)性善
(B)舍生取義
(C)人有仁義禮智四端
(D)以上皆是。


16(C).

116. 中庸有言:
(A)天命之謂性
(B)率性之謂道
(C)修道之謂聖
(D)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 以上何者有誤?


17(B).

117. 中庸有言:天下之達道五,天下之達德有三,「所以行之者一也」。 這裏所謂的「一」指的是
(A)禮
(B)誠
(C)道
(D)仁。


18(C).

118. 子曰:「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裏的「豫」指的是:
(A)思考
(B)立志
(C)準備
(D)猶豫。


19(C).

119. 孔子曾說「天下至聖」之人需具備五種德性,以下何者為非:
(A)文理密察
(B)齊莊中正
(C)養氣知言
(D)寬裕溫柔。


20(B).

120. 禮記大學篇說道:「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此乃
(A)中庸之道
(B)絜矩之道
(C)大學之道
(D)忠恕之道。


21(C).

121. 禮記大學篇有云:「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
(A)格物
(B)致知
(C)修身
(D)齊家 為本。」


22(B).

122. 以下何者不符禮記大學篇的精神:
(A)「仁者以財發身」
(B)「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家齊國治天下平矣」
(C)「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
(D)「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23(B).

123. 在孟子梁惠王篇,孟子如何辯駁梁惠王的重「利」思想:
(A)強調格物致知之功
(B)闡述仁義及王道
(C)主張修養浩然之氣
(D)強調天下之本在國。


24(A).

124.孟子曾說「君子有三樂」,以下何者為非:
(A)王天下
(B)父母俱存,兄弟無故
(C)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地
(D)得天下英才而教之。


25(B).

125. 孟子嘗論「養心」,他說:「養心莫善於
(A)養氣
(B)寡欲
(C)修身
(D)尊禮。」


26(B).

126. 孟子曾論及「不仁之患」,以下何者是他論旨的起點:
(A)「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B)「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C)「仁則榮,不仁則辱;今惡辱而居不仁,是猶惡溼而居下也。」
(D)「仁不可為眾也」


27(C).

127. 孟子所謂的「四端」,指的是:
(A)禮義廉恥
(B)忠孝仁愛
(C)仁義禮智
(D)文行忠信。


28(A).

128.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由此可知孔子具有
(A)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的大同思想
(B)君子和而不同的理想
(C)愛其所同,敬其所異的觀點
(D)不見所欲,則民不爭的觀點。


29(C).

129.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後和之」是因
(A)孔子樂與他人分享美聲
(B)孔子投機取巧,欲與此舉掩其疵
(C)孔子樂取人之善,與人相處,態度親切
(D)孔子樂於助人,無所倦悔。


30(D).

130.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下述何者有誤?
(A)不臆不信,毋測未必,是謂毋意
(B)無適無莫,義之與比,是謂毋必
(C)無可無不可,執兩而用中,是謂毋固
(D)超脫世俗,歸反自然,是謂毋我。


31(C).

131.「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乃顏淵贊嘆孔子之道
(A)獨步天下,世罕與匹
(B)曲高和寡,匏瓜空繫
(C)崇高深厚,廣博微妙
(D)遙若星辰,難窺堂奧。


32(D).

132. 下列各組「」內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遂「與」外人間隔
(B)入則孝,出則「弟」-孔門「弟」子
(C)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D)見危「致」命-事君能「致」其身。


33(C).

133. 「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意謂
(A)時光易逝
(B)人事無常
(C)勤於學習
(D)力行不輟。


34(B).

134. 「賢賢易色」意謂
(A)禮遇賢者,態度必須溫和
(B)用尊敬賢人的心,來改換愛好美色的心
(C)國君當親近賢臣,勿近女色
(D)敬重賢人當如喜好女色。


35(A).

135.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此孔子勉人
(A)惜時進學
(B)持恆積善
(C)奮勉不懈
(D)行中庸大道。


36(D).

136. 「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事君能致其身」意謂
(A)事奉君王要忠誠信實
(B)事奉君王能緊守崗位
(C)事奉君上要貢獻才力
(D)事奉君上要能不顧生命危險。


37(D).

137.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句中「就有道而正焉」意謂
(A)就有那道德修養好的人來指正你
(B)跟隨有道德的人纔能改變自己
(C)接近正道糾正自己
(D)向有學問道德的人請求指正。


38(D).

138. 「功虧一簣」之意,下列成語,何者異義?
(A)半途而廢
(B)中道而廢
(C)功敗垂成
(D)功成不居。


39(B).

139. 下列成語,何者不可用以形容「光陰消逝」?
(A)日居月諸
(B)日升月恆
(C)逝者如斯
(D)烏飛兔走。


40(D).

140. 下列成語解釋,何者有誤?
(A)「學如不及」與「焚膏繼晷」均指好學
(B)「中道而廢」與「畫地自限」均指中途停止
(C)「蹉跎歲月」與「玩歲愒時」均指貪玩而浪費時光
(D)「逝者如斯」與「烏飛兔走」均指及時向學。


41(D).

14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謂
(A)事必躬親,並恢弘器宇
(B)中興以人材為本
(C)物有本末,事有始終,須知所先後
(D)為仁必須有良師益友。


42(B).

142. 「里仁為美」意謂
(A)有仁德的人,是人人所盼望請教的
(B)鄉里具有仁厚的風俗,是一件美事
(C)有仁德之鄉里,為人所稱羨
(D)鄉里中有仁德的人,是大家所仰幕的。


43(B).

143.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即是
(A)忠誠
(B)恕道
(C)王道
(D)禮儀。


44(A).

144.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意謂
(A)君子隨時隨處皆應堅守仁道
(B)君子之飲食起居,必定要節儉、恬寧
(C)食不求飽,居不求安
(D)君子不可在緊要關頭變節。


45(C).

145. 下列「」內的字,那 些是當動詞用?(甲)「賢」賢易色(乙)雖覆一「簣」;進,吾往也(丙)吾「語」汝(丁)日知其所「亡」
(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丁。


46(C).

146.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這段話的精神是勉人
(A)堅定主動求知的意志
(B)培養改過遷善的美德
(C)去除主觀的私心成見
(D)鍛鍊面挫折的勇氣。


47(B).

147. 「事父母,幾諫」句中「幾諫」意謂
(A)以正直的態度勸諫
(B)用委婉的言語態度勸諫
(C)經過好幾次的勸諫
(D)用微諷的方式勸諫。


48(B).

148. 「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是教人
(A)察言觀色
(B)時然後言
(C)言行一致
(D)知無不言。


49(A).

149.「信近於義,言可復也;恭近於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句中「因不失其親」意謂
(A)親近所當親近的人
(B)因此而不遠離其親
(C)因而不失父母之歡心
(D)喜歡自己最親近的人。


50(C).

150. 下列何者不是君子的行徑?
(A)懷德懷刑
(B)周而不比
(C)同而不和
(D)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試卷測驗 - 105 年 - 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士官班(士官長正規班)入學甄試電腦題庫:國文101-150#59494-阿摩線上測驗

kemji7444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