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只有測驗,才能知道自己讀書的盲點
100
(1 分21 秒)
1(D).

第三篇: 拯性峭直,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與人不苟合,不僞辭色悅人,平居 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嘗曰:「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者,不 得放歸本家,死不得葬大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若孫也。」(節選自《宋史‧包拯傳》)
【題組】6.「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的「貴」字,意謂:
(A)親貴
(B)昂貴
(C)珍貴
(D)顯貴


2(C).

【題組】7.「平居無私書」其中「私書」一詞,意指:
(A)居家撰擬的文書
(B)存放在家的文書
(C)請託推薦的信函
(D)往來問候的信函


3(A).

【題組】8.從文章內容,可以推知包拯為人:
(A)耿介廉潔
(B)嫉惡如仇
(C)知恩圖報
(D)以德服人


4(C).

第四篇: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題組】9.白居易在〈望月有感〉詩中,以何具體事物比喻骨肉分散?
(A)西、東
(B)干、戈
(C)雁、蓬
(D)月、心


5(C).

【題組】10.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田園寥落干戈後」的「寥落」一詞,意謂荒蕪破落
(B)「骨肉流離道路中」的「流離」一詞,意指流亡離散
(C)「弔影分為千里雁」的「弔影」一詞,意指孤雁影子
(D)「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句,意謂無法與手足團聚的傷感


6(D).

第一篇:
   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已有許久,未嘗去關心蟬聲。耳朵忙著聽車聲、聽綜藝節目的敲打聲、聽售票小姐不耐煩的聲音、聽朋 友附在耳朵旁低低啞啞的秘密聲……。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我聽不見蟬聲。
   於是,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並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學史課的時候,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 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一跳。我提筆的手勢擱淺在半空中,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 到的一卷聲音。多驚訝!把我整個心思都吸了過去,就像鐵沙衝向磁鐵那樣。但當我屏氣凝神正聽得起勁的 時候,又突然,不約而同地全都住了嘴。這蟬,又嚇我一跳!就像一條繩子,蟬聲把我的心紮捆得緊緊地, 突然在毫無警告的情況下鬆了綁,於是我的一顆心就毫無準備地散了開來,如奮力躍向天空的浪頭,不小心 跌向沙灘。                                                               (簡媜〈夏之絶句〉)

【題組】1.下列事物,何者最有可能是作者心中「春天」與「夏天」差異的原因?
(A)草木的繁盛
(B)天色的晴朗
(C)雨量的豐沛
(D)蟬聲的韻味


7(B).

【題組】2.下列何者非屬「駢儷文」文體上的特色?
(A)對偶工整
(B)押韻嚴謹
(C)富含典故
(D)詞藻華美


8(C).

【題組】3.依上文,「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的含意為何?
(A)現代河川污染情況嚴重,已難覓得清澈溪流
(B)人的聽力會漸漸老化,以清澈河水洗淨耳朵可以對抗老化
(C)以古代許由「為隔離世俗雜音而洗耳」的典故來表達無奈
(D)酷愛親近清澈河水,激發以水洗耳的創意


9(D).

【題組】4.依上文,作者發現夏天的來臨是在下列何種情況之下?
(A)評點文學史的時候
(B)看海浪跌向沙灘的時候
(C)聽朋友在耳邊說祕密的時候
(D)在教室被蟬叫聲包圍的時候


10(A).

【題組】5.下列敘述,何者符合本段文章主旨?
(A)聆聽也是藝術。大自然的寬闊是最佳的音響設備
(B)歷代絕句作品蘊藏作者無限的生命樂章
(C)季節的門檻隨時在人的身邊展現
(D)四面楚歌時,更容易看清自己的軟弱


11(C).

第二篇: 余昔少年讀書,竊嘗怪顏子以簞食瓢飲,居於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為雖不欲仕,然 抱關擊柝,尚可自養,而不害於學,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 棄塵垢,解羈縶,自放於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後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 者,良以其害於學故也。(蘇轍〈東軒記〉)
【題組】6.下列敘述何者最接近作者在少年時期讀書時,對顏回「簞食瓢飲,居於陋巷」的看法?
(A)不以為意
(B)立志效法
(C)不以為然
(D)充滿好奇


12(D).

【題組】7.「抱關擊柝」的意思為何?
(A)戍守邊疆的士兵
(B)衙門掌管秩序的差役
(C)慶典時演奏音樂的樂工
(D)守門和巡夜報更的小吏


13(C).

【題組】8.依上文,作者到了筠州,不曾經歷過的事情為何?
(A)處理鹽務
(B)管理米糧
(C)打掃街道
(D)公務纏身


14(A).

【題組】9.「解羈縶」的意思為何?
(A)解除牽絆
(B)釋放囚犯
(C)打開門戶
(D)綑好韁繩


15(B).

【題組】10.下列敘述,何者符合本文主旨?
(A)道德放任的人,最後會導致盜劫的行為
(B)生活上的俗務,往往會阻礙進德修業的努力
(C)唯有甘心貧窮的人,才能養成勤勞的生活習慣
(D)貧窮並不可怕,害怕貧窮才是真正可怕之事


16(C).

二、閱讀測驗
第一篇:
         子皮欲使尹何為邑。子產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願,吾愛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學焉, 夫亦愈知治矣。」子產曰:「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 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於子?子於鄭國,棟也。棟折榱崩,僑將厭焉,敢不盡言?子有美 錦,不使人學製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製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僑聞學而後入政,未聞 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獵,射御貫,則能獲禽;若未嘗登車射御,則敗績厭覆是懼,何 暇思獲?」(注:僑為子產自稱;厭=壓)(《左傳.子產論尹何為邑》)

【題組】 1.有關上文字句的解釋,下列何者正確?
(A)「射御貫,則能獲禽」指具膽識者才有所獲
(B)「子有美錦,不使人學製焉」主因物以稀為貴
(C)「使夫往而學焉,夫亦愈知治矣」是盼其學治相長
(D)「棟折榱崩」,「棟、榱」意為棟樑之材,比喻的是子產


17(A).

【題組】2.根據上文,請問子皮選尹何所根據的標準為何?
(A)其所喜愛且對其忠誠者
(B)敬愛他者且有學習意願者
(C)樂於愛人,且不會背叛國家者
(D)為民所愛,且知道如何治理國家者


18(B).

【題組】3.子產何以認為尹何不適合為邑長?
(A)尹何雖良善但非棟樑之材
(B)尹何猶少尚未具治理之能
(C)尹何雖具文資卻缺乏武智
(D)尹何因惑於所溺恃寵而驕


19(C).

【題組】4.下列何者最能解釋子皮做法的因果關係?
(A)覆巢底下無完卵
(B)君臣上下交相賊
(C)愛之卻適足以害之
(D)預防勝於亡羊補牢


20(D).

【題組】5.下列何者最能闡述子產所言「學製美錦」與「田獵射御」兩個譬喻的背後旨意?
(A)貪贓枉法者,需加以制裁
(B)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
(C)學焉而後臣之,故可不勞而王
(D)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


21(D).

第二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 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 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 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 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陶淵明〈桃花源記〉)

【題組】6.下列各組文句,何者前後在文意上彼此沒有呼應關係?
(A)便捨船,從口入/既出,得其船
(B)忘路之遠近/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C)見漁人,乃大驚/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D)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22(B).

【題組】7.下列詞語「」中的字,何者之解釋正確?
(A)問「津」:口水
(B)「緣」溪行:沿著
(C)阡「陌」:不熟悉
(D)便「要」還家:總是


23(A).

【題組】8.「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其語句中『不足』的含意較接近何者?
(A)沒必要
(B)不夠多
(C)沒希望
(D)不可能


24(C).

【題組】9.村中之人,有男女老少。其中的兒童及老者,作者是以何種角度來描寫?
(A)行動
(B)聲音
(C)頭髮
(D)衣著


25(D).

【題組】10.依本文,「漁人」尋得「桃花源」,但「太守」及「高尚士」卻尋不得「桃花源」。作者想表達的是:
(A)沿途標誌並不夠明確
(B)入山口太小,已被遮蔽
(C)桃花源內的住民已搬遷
(D)自然隨性之人較易接近完美,刻意追求者反不得其門而入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收錄測驗 - 郵局◆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備取郵局變成正取郵局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