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35~36題: 小孩可愛,大多數寫小孩的文字都在歌頌他們,讚美童心純真無邪。寫的人的出發點大約和歌頌星光、鮮花、青春……一樣,愛的是這些東西表相的純美可喜,至於童心裡頭真有些什麼,說時恐怕未必想到。
其實,所有成人可能有的東西,小孩的小小心裡必也一應俱全。因此小孩也是可怖的,他們是所有不可知的未來的決定者,【甲】純美的表相下隱藏無窮或
善或惡的可能。
當然,小孩還別有可憎處。范德之教授說不曾為人父母的,沒資格寫小說,
因為「還沒有真正經歷過人生的苦難」。他是我所熟知的人當中,對小孩的喧鬧
最深惡痛絕的一位。蘇軾《東坡集》裡有一個對付小孩吵鬧的辦法:「塗巷小兒
薄劣,為其家所厭苦,輒與數錢,令聚坐聽說古話。」為當時的街巷說書留下了
一個難得的紀錄,也證明童心自來就是「不古」的,【乙】戲嬰圖裡那些肥嘟
嘟、一團和氣的小孩,是千百年來大人們從來沒有實現過的夢。
【丙】文人當中特別喜歡小孩和特別厭苦小孩的都有。前者如寫《愛麗絲漫
遊奇境記》的路易斯•卡羅,後者如英國詩人拉肯。卡羅一生結交無數小朋友,
其不朽之作《愛麗絲漫遊奇境記》便是他說給他最鍾愛的小女孩愛麗絲聽的故事
發展出來的。拉肯則正相反,「小孩無非自私、吵鬧、殘忍與粗俗」,【丁】生命對於他,只是一代代把悲慘傳遞下去。
巧合的是,卡羅和拉肯有許多相似之處,兩人都口吃,生性羞怯,有反社會的傾向。拉肯的飯桌前據說從來沒有過一張以上的椅子,因為深怕客人會留下來吃飯。卡羅有坐立不安的毛病,不善交際,只有面對小朋友時才諧趣自在。
兩人更大的相似是都終生未婚,固然也各自有他們的理由。但,也許,識得
了孩子的真相——不管是最可愛的還是最不可愛的—— 也就臨近了生命的真相。
這,使人在面對由自己來延續生命的可能時,會悚然心驚舉足不前吧。
—— 改寫自黃碧端〈愛憎童蒙〉
【題組】35. 依本文所舉古今文人對小孩的好惡,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范德之教授認為,面對小孩的喧鬧是一種人生苦難
(B)從《東坡集》可知蘇軾喜歡說故事安撫吵鬧的小孩
(C)卡羅雖不喜歡小孩,卻是享譽國際的兒童文學家
(D)拉肯與卡羅對小孩的看法相近,所以都終生未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