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卡福利】寫作批改懸賞券,將於 2025/03/31 23:59:59 過期,還沒使用或領取,趕快前往領取並使用吧! 前往查看
阿摩:失敗是暫時的繞道,不是死胡同;是耽擱,不是毀滅!
80
(1 分5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6 關於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政黨違憲解散案件,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由中央主管機關、立法院或監察院聲請司法院憲法法庭審理
(B)政黨之目的或其行為危害自由民主之憲政秩序者,應宣告違憲
(C)被宣告解散之政黨,不得成立目的相同之代替組織
(D)被宣告解散之政黨,其依政黨比例方式產生之立法委員,自判決生效時起喪失其資格


2(B).

27 下列關於民事訴訟簡易程序之敘述,何者正確?
(A)本於票據有所請求且限於該爭訟金額為新臺幣 50 萬元以下者,始適用簡易程序
(B)因動產租賃或使用借貸關係所生之爭執涉訟者,適用簡易程序
(C)對於簡易程序之第一審裁判,應上訴於管轄之第二審法院,其審判以高等法院獨任庭行之
(D)對於簡易程序之第一審裁定,應抗告於管轄之地方法院,其審判應以法官 1 人、國民參審員 3 人、司法事務官 1 人,共計 5 人組成合議庭行之


3(B).

6 當法律規範有漏洞時,可以運用法律補充之方法使其完全。下列何者非屬法律補充之方法?
(A)類推適用
(B)文義解釋
(C)目的限縮
(D)法律續造


4(A).

22 下列關於行政罰的敘述,何者錯誤?
(A)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以處罰故意為原則,過失行為之處罰以法律有明文規定為限
(B)滿十四歲以上,未滿十八歲人之行為,得減輕處罰
(C)不得因不知法規而免除行政處罰責任
(D)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


5(D).
X


45 下列關於貪污治罪條例相關法條之敘述,何者錯誤?
(A)對於公務員違背職務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構成犯罪
(B)對於公務員職務上之行為,要求、期約或收受賄賂或其他不正利益者,不構成犯罪
(C)對於主管或監督之事務,明知違背法令等規定,直接或間接圖自己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因而獲得利 益者,構成犯罪
(D)對於非主管或監督之事務,明知違背法令等規定,利用職權機會或身分圖自己或其他私人不法利益, 因而獲得利益者,構成犯罪


6(A).

49 刑法第 17 條因犯罪致發生一定之結果,而有加重其刑之規定者,如行為人不能預見其發生時,不適用之。 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必須行為人主觀上有預見結果發生
(B)本條在學理上稱為加重結果犯
(C)必須刑法條文有特別規定才有適用
(D)基礎犯罪與發生結果間須具備因果關係


7(C).

50 行政程序法第 3 條第 3 項明列特定事項不適用該法之程序規定,下列何種行為即屬該法所定排除之事項?
(A)內政部移民署依法禁止本國人出境
(B)高雄市警察局員警依據集會遊行法規定命令群眾立即解散
(C)國防部將部隊連級主官調任為內部單位參謀
(D)私立大學依據該校規定對特定學生為記過處分


8(A).

2 依民國 108 年 1 月 4 日修正後的法院組織法,關於最高法院判例的適用,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之最高法院判例,停止適用
(B)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之最高法院判例,其效力與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相同
(C)最高法院判例,無論有無裁判全文可資查考,均停止適用
(D)有裁判全文可資查考之最高法院判例,其效力位階高於未經選編為判例之最高法院裁判


9(D).

35 依法律規定、習慣或法律行為,成一公同關係之數人,基於其公同關係,而共有一物者,為公同共有人。下列關於公同共有之敘述,何者正確?
(A)公同共有人得隨時請求分割公同共有物
(B)公同共有人得自由處分其應有部分
(C)公同共有人得自由使用收益公同共有物
(D)公同共有人得向無權占有人請求返還公同共有物於全體公同共有人


10(C).

4 大法官於釋字第 553 號解釋中,考量立法者就地方制度法之草案說明,以界定得延期辦理改選或補 選之特殊事故,此種解釋方法,係運用何種解釋方法?
(A)論理解釋
(B)目的解釋
(C)歷史解釋
(D)體系解釋


11(B).

6 依地方制度法規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核發電子遊戲場業營業級別證所應訂定之地方法 規為何?
(A)自治規約
(B)自治條例
(C)自治規則
(D)委辦規則


12(D).
X


26 下列關於民事訴訟審級制度之敘述,何者正確?
(A)當事人得對於中間判決,單獨提起上訴
(B)對於簡易程序之第一審裁判,得上訴或抗告於管轄之地方法院,其審判以獨任行之
(C)對於簡易訴訟程序之第二審裁判,其上訴利益逾民事訴訟法第 466 條所定之額數者,當事人僅得 以其適用法規顯有錯誤為理由,逕向最高法院提起上訴或抗告
(D)通常訴訟程序中,當事人得對於第一審之終局確定判決,上訴於管轄第二審之法院


13(D).

27 下列關於民事訴訟參加之敘述,何者錯誤?
(A)就兩造訴訟有法律上利害關係之第三人,為輔助一造,得於訴訟繫屬中參加訴訟
(B)第三人參加訴訟,應向本訴訟繫屬之法院提出參加書狀
(C)當事人對於第三人之參加,未提出異議並已為言詞辯論者,不得聲請法院駁回參加
(D)訴訟參加不得與上訴、抗告或其他訴訟行為合併為之


14(D).

29 下列關於民事訴訟簡易程序及其上訴審程序之敘述,何者正確?
(A)對於簡易程序之抗告,應上訴於管轄之高等法院
(B)簡易程序之言詞辯論筆錄,經當事人合意者,法院應省略應記載之事項
(C)簡易程序之準備程序期日,當事人一造不到場者,法院應依職權為一造辯論判決
(D)當事人對簡易程序事件為第二審上訴時,為訴之變更、追加或提起反訴,致應適用通常訴訟程序 者,不得為之


15(D).
X


35 下列關於不動產役權之敘述,何者正確?
(A)不動產役權係以他人不動產供自己不動產便宜之用,故依法不得於自己不動產上設定之
(B)不動產所有人於其不動產設定不動產役權後,無須得該不動產役權人同意,得再設定用益物權
(C)不動產役權得由需役不動產分離而為讓與,或為其他權利之標的物
(D)不動產役權之全部或一部無存續之必要時,不動產役權當然消滅



大三下
阿摩第13期
x 36850
快捷工具

今日錯題測驗-初等/五等/佐級◆法學大意-阿摩線上測驗

育勛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8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