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只有兩步:開始行動、持續行動
100
(27 秒)
模式:今日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4.王老師在國語課時提到唐詩,社會課時亦與學生討論唐詩,這種將性質相近 的科目加強統合聯繫的方式是屬於何種課程組織類型?
(A)廣域課程
(B)融合課程
(C)相關課程
(D)大單元課程


2(C).

6.陳老師在課堂一開始請學生朗誦國語課文,突然間他想到忘記收考卷,於是 請學生先繳交考卷,之後再繼續開始唸課文。 請問陳老師的做法屬於下列 何者班級教學常見狀況?
(A)同時進行多項活動(overlapping)
(B)突然插入不相關的議題(thrust)
(C)搖擺不定(flip-flop)
(D)全面掌控(withitness)


3(B).

13.關於「評量即學習(assessment as learning)」的敘述,何者較為適切?
(A)評量學生的某項知識、能力或技能,以了解學生達到課程目標的狀況。
(B)以評分規準引導學習,培養學生自我評估與自我調整的能力
(C)教師透過口頭問答診斷學生的先備知識,再提供學生學習的回饋
(D)利用測驗獲得學生學習資訊後,依據結測驗果給予個人等第評價


4(A).

3.在傳統藝術文化的單元中,教科書呈現的是「古厝的窗花」,但學校週遭並沒有這種素材。因應環境的不同,老師可能有不同的課程實施方式,下列哪 一種方式較符合 「相互調適觀」?
(A)帶學生參觀學校附近的廟宇,討論傳統建築藝術的特色
(B)透過課本上古厝窗花的圖片,引導學生了解窗花的造型
(C)不用教科書的單元,自創一個新單元取代原有教學目標
(D)以教科書的資料為主,並從網路上補充更多窗花的照片


5(A).

23.張老師針對數學課「生活中的大單位」單元進行差異化教學。他先用前測將學生按程度分為三組,高程度者給予較高層次的題目並引導其自學,中程度者分組討論課內題目進行自學,低程度者由老師集中教學。張老師對低程度組學生施測單位換算測驗,發現他們對於小數點位移概念不夠清楚, 重新解說與練習後,才講解新概念。在每一堂課快結束時,張老師根據課堂內容設計兩個問題,以確認全班是否學會。上述教學中並未使用到哪一 種評量?
(A)總結性評量
(B)形成性評量
(C)診斷性評量
(D)安置性評量



小三上
阿摩第13期
x 65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花蓮文昌帝君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