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個人的努力 而是別人給予的助力
96
(2 分26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郵局◆國文難度:(151~175)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B).

元宵節猜燈謎,若謎題為「轉怒為喜」、「衣錦還鄉」,則謎底依序應為:
(A)李白、顏回
(B)顏回、歸有光
(C)孔子、岳飛
(D)屈原、陶淵明


2(B).

杜甫〈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詩中感懷的人是:
(A)劉備
(B)諸葛亮
(C)曹操 
(D)孫權


3(C).

李白才氣縱橫,天資高妙,詩作膾炙人口,素有何種稱譽?
(A)詩鬼
(B)詩聖 
(C)詩仙 
(D)詩佛


4(A).

11.文天祥〈正氣歌〉云:「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 羯」,各引用何人的故事?
(A)諸葛亮、祖逖 
(B)張巡、許遠
(C)管寧、段秀實 
(D)蘇武、嚴顏


5(C).

《史記》與《漢書》的作者分別是:
(A)屈原/孔子
(B)孔子/司馬遷
(C)司馬遷/班固 
(D)班固/裴松之


6(A).

晉朝陸機的〈文賦〉云:「體有萬殊,物無一量。」意謂:
(A)指詩賦等文體有各種差別,而個人衡量事物又無一定的標準 
(B)每人個性不同,看待問題的標準也不一樣 
(C)每人的體質不同,萬物也不能以一定尺度衡量 
(D)宇宙有無數的星體,萬物無一定的重量


7(B).

蘇軾說:「寄蜉蝣於天地,○○○○○○;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託遺響於悲風。」這是哀歎人生的渺小無助。句中空缺的詞語是:
(A)渺滄海之一笑
(B)渺滄海之一粟
(C)渺滄海之桑田
(D)渺滄海之遺珠


8(B).

下列各成語中,何者採用「動詞+名詞+動詞+名詞」的結構?
(A)心領神會
(B)低首斂眉
(C)劍拔弩張
(D)水落石出


9(C).

15.「海是永世的歸屬/一枚貝殼,在遙遠的沙灘/記憶著/你怎樣/液態時的柔情/固態時的等待/等待回來, 入水融化」。本詩所詠的是:
(A)酒
(B)油
(C)鹽
(D)火


10(A).
X


1.(甲)追亡逐北、(乙)行不由徑、(丙)戶限為穿、(丁)斬將搴旗。上列成語,用來指「打敗敵人」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1(B).

5.〈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文中「陟罰臧否」意謂:
(A)恩寵信任
(B)賞善罰惡
(C)謀取職位
(D)取捨得失


12(C).

14.「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本文句之旨意,與下列各句意涵最相近的是:
(A)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B)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C)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13(C).

3.隔壁方爺爺將過九十大壽,下列何者最適合做為獻壽的題辭?  
(A)百首同心
(B)之子于歸
(C)齒德俱尊
(D)百年好合


14(D).

9. 醉翁亭記:「樹林陰翳,鳴聲上下,遊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文中善用何種修辭法?
(A)開闔法
(B)比喻法
(C)擬人法
(D)層遞法。


15(D).

17.漢武帝重用何人的主張,使儒術定於一尊?
(A)賈誼
(B)陸賈
(C)司馬遷
(D)董仲舒


16(C).

9.下列何者可以用在對長輩的書信中 ?
(A)左右
(B)手書
(C)尊鑒
(D)如晤


17(D).

47.下列解說歇後語的成語,何者正確 ?
(A)劉姥姥進大觀園∕一見如故
(B)孔夫子拜師∕一塵不染
(C)小和尚唸經∕嘴硬心軟
(D)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


18(B).

6.若朋友對神仙鬼怪的故事有興趣,可以推薦他閱讀下列哪本書籍?
(A)《世說新語》
(B)《聊齋誌異》
(C)《天工開物》
(D)《本草綱目》


19(D).

9.在文句中,常用到「偏義複詞」,但意思只取其中一字之意,如「老闆從不惜員工的『去留』。」這意思偏重 在「去」之意。下列何者也是同樣的用法?
(A)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B)這個想法在她心中已經「醞釀」許久
(C)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D)就別再嘔氣了,握個手泯「恩仇」吧


20(D).

20.程晉芳曾對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的際遇,說:「外史紀儒林,刻劃何工妍!吾為斯人悲,竟以稗說傳。」這「稗 說」的意思是:
(A)小麥成長的意思
(B)拜官進爵的意思
(C)店鋪商販的意思
(D)街談巷語,瑣碎言論的意思


21(A).

第二篇: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 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捨船,從口 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 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 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 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 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陶淵明〈桃花源記〉)

【題組】8.「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其語句中『不足』的含意較接近何者?
(A)沒必要
(B)不夠多
(C)沒希望
(D)不可能


22(D).

第二篇: 
       五代史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之能言也!禮、 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 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 要,故夫子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 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 無恥,是謂國恥。(節選自顧炎武〈廉恥〉)

【題組】6.在這篇文章中,作者顧炎武認為哪一個是最重要的?
(A)禮
(B)義
(C)廉
(D)恥


23(D).

【題組】7.「禮、義、廉、恥,國之四維」,這裡所說的「四維」是指?
(A)四個時節
(B)四種官制
(C)四大祭典
(D)四種綱紀


24(C).

9.「我拉長□□/只是讓你知道/炎夏裡/除了固執的□□/還有一種固執的□□/如果我不幸慘遭誘捕/ 你就會聽到/另一種越熱/叫得越響的聲音」上述為題名為〈蟬〉的現代詩,□□中依序填入的詞語最適當的 是:
(A)影子/溫度/腳步
(B)影子/潮濕/聲音
(C)嗓子/溫度/聲音
(D)嗓子/潮濕/腳步


25(C).

【第 21-25 題為題組】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 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 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題組】23.從「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來看,您認為李白要表達下列何者?
(A)推崇無為而治
(B)對愛情的執著無悔
(C)自己有雄心壯志想追求理想
(D)人人都應珍惜生命


【非選題】
一、短文寫作【30 分】
常言道:「過猶不及」,即做事過分就好比做得不夠一樣,任何事情唯有做得恰到好處才是最適當的。 這句話你或許同意,或許感到困惑,甚至有其他的體會。請結合自己的經驗與見聞,以「過猶不及」為題, 撰寫一篇短文,文長不得少於 300 字,也勿超過 600 字。



國三下
阿摩第14期
x 4981
快捷工具

【精選】 - 郵局◆國文難度:(151~175)-阿摩線上測驗

kama791025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