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成功的唯一之路,堅持、堅持、再堅持
94
(56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桃園市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試題:輔導活動科#120367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C).

51. 根據《學生輔導法施行細則》的敘述何者正確?
(A)學生輔導資料的保存年限為 5 年
(B)學生的輔導需求受到成績考核相關規定所限
(C)學生輔導工作相關人員包含特教學生助理人員
(D)初任輔導主任或組長、輔導教師及初聘專業輔導人 員應接受 30 小時之職前基礎培訓課程


2(C).
X


52. 依據民國 113 年 1 月 15 日修正發布之《學生懷孕受教 權維護及輔導協助要點》,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學生懷孕情事如有涉及《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 障法》時,應辦理通報
(B)學校應將學生懷孕受教權維護及輔導協助情形列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會議工作報告事項
(C)懷孕學生申請休學期間不計入休學年限
(D)學校應辦理維護學生懷孕受教權及情感教育議題之 宣導、訓練,每學期應辦理至少一場宣導或訓練


3(C).

53. 依據《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原就讀學校應於轉 銜學生離校後,持續追蹤幾個月?
(A)1 個月
(B)3 個月
(C)6 個月
(D)9 個月


4(B).

54. 依據《學生輔導法》,各級主管機關為促進學生輔導工 作發展,應召開學生輔導諮詢會,諮詢委員不包含以 下何種代表?
(A)精神科醫師
(B)學生代表
(C)學校行政人員
(D)家長代表


5(C).

55. 依據民國 110 年 12 月 20 日修正發布之《桃園市高級 中等以下學校提供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辦法》,以下敘 述何者有誤?
(A)學校應對違規學生家庭現況進行評估,並訂定個別 化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計畫後,落實執行
(B)學校提供家庭教育諮商或輔導之內容包含個案會議
(C)學校每學年應辦理至少 3 小時家庭教育課程,供違 規學生及其家長修習
(D)家庭教育課程內容包含親師關係及互動


6(B).

56. 依據民國 112 年 8 月 16 日修正公布施行之《性別平等 教育法》,行為人如為學生,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時,原 就讀學校認為有追蹤輔導之必要,應於知悉多久時間 內,通報行為人次一就讀學校?
(A)一週
(B)一個月
(C)二個月
(D)三個月


7(D).

57. 依據民國 111 年 10 月 23 日修正通過之《台灣輔導與 諮商學會輔導與諮商專業倫理守則》之敘述,以下何 者錯誤?
(A)輔諮人員提供通訊諮商時應進行適當之知後同意程 序,提供當事人相關資訊。除了一般面對面的知後 同意,尚須簽署通訊諮商的知後同意
(B)輔諮人員應告誡與輔諮人員共事的非專業人員,包 括助理、雇員、實習學生及義工等,若有機會接觸 輔導與諮商資料時,為當事人保密的責任,並簽署 保密同意書
(C)輔諮人員不得利用諮商、教學、工作坊、訓練或督 導關係,以欺瞞或運用不當影響力推銷產品
(D)輔諮人員被法庭傳喚出庭作證,應遵守充分完整之 揭露原則


8(C).

58. 美國 2019 年提出《全方位學校輔導方案》第四版,將 提供學生的輔導服務方式,分為直接服務和間接服 務,以下何者不是直接服務的範圍?
(A)班級輔導課程
(B)諮商
(C)系統合作
(D)生涯評估與建議


9(A).

59. 下列說法哪一項錯誤?
(A)學生事務創新人員不屬於《校園霸凌防制準則》規 範之職員定義
(B)行政院公告之數位/網路性別暴力定義包含基於性別 貶抑或仇恨之言論或行為
(C)《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規範之一般 管教措施包含在教學場所一隅,暫時讓學生與其他 同學保持適當距離,並以兩堂課為限
(D)校園性別事件調查屬實,可以要求行為人經被害人、 其法定代理人或實際照顧者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10(C).

60. 以下關於學校輔導教師與學諮中心心理師合作的敘述, 何者較為適合?
(A)心理師具備較高的專業性,應尊重心理師的處遇, 只須等心理師主動告知個案的狀況,輔導教師採取 配合的方式
(B)學生議題只要涉及自我傷害、家暴等需要通報的情 事,一律進行轉介,由心理師全權負責
(C)輔導教師與心理師定期保持個案狀況之討論,相互 分工合作,必要時得邀請心理師出席個案會議
(D)由於保密的倫理原則,輔導教師不適合將個案的資料透露給心理師


11(B).

61. 現實治療法提出的 WDEP 中所提的 P 計畫,所應符合 之原則,何者有誤?
(A)是簡單的
(B)是仰賴行為制約原理的
(C)是可控制的
(D)是需要承諾的


12(D).
X


62. 輔導老師試圖說明個案和輔導老師之間發生了什麼事, 是屬於精神分析取向的哪個治療技術?
(A)自由聯想
(B)移情的分析
(C)抗拒的分析
(D)詮釋


13(D).

63. 以後現代觀點進行心理治療的學派,其主要治療作法, 以下哪一項較不適用?
(A)完成晤談作業
(B)提供回饋給當事人
(C)提問
(D)詮釋


14(A).

64. 輔導老師和建豪討論學習策略與時間規畫。老師跟建 豪說明了預計進行的程序、輔導可能的功能及限制, 也討論了彼此的責任、角色。老師做的是
(A)結構化技巧
(B)具體化技巧
(C)概念化技巧
(D)面質技巧


15(C).

65. 關於挑戰技巧(包含面質)的使用,以下何者敘述正 確?
(A)挑戰技巧適合用於 Hill 所提的諮商歷程之行動階段
(B)雙椅法不適合用來進行挑戰
(C)挑戰可以用來幫助個案承擔責任
(D)挑戰是爭辯的一種形式


16(A).

66. 關於沉默於諮商中的使用,以下敘述何者較不適當?
(A)在諮商中應盡可能地避免沉默
(B)沉默可以用來表達同理心、溫暖
(C)諮商沉默時,諮商師應想想個案內心發生的事情
(D)沉默可以向個案指出助人者是有耐心傾聽他們說話


17(B).
X


67. 對於輔導諮商晤談進行,使用諮商理論學派之描述,以 下何者最不適切?
(A)輔導教師需清楚覺察自身人性觀點,才能選取符合 自身人性觀點之諮商理論學派
(B)輔導教師需以一個諮商理論學派作為晤談主軸,才 能依據諮商理論學派檢核諮商成效
(C)輔導諮商晤談需有諮商理論學派作為基礎,以進行 個案概念化
(D)須依照個案議題,選擇最為適切之諮商理論學派進行晤談


18(D).

68. 完形治療學者 Perls 認為要脫離五層次的束縛,才能 達到心理上的成熟,這五個層次的順序何者正確?
(A)僵局—恐懼—虛假—內爆—外爆
(B)虛假—僵局—恐懼—外爆—內爆
(C)恐懼—僵局—虛假—外爆—內爆
(D)虛假—恐懼—僵局—內爆—外爆


19(A).

69. 國一學生小明得知好友上學途中發生車禍身亡,根據 Kubler-Ross 提出的哀傷歷程,可能經驗到下列何種哀 傷階段順序?
(A)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憂鬱—接受
(B)否認—憂鬱—憤怒—討價還價—接受
(C)憂鬱—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接受
(D)接受—憤怒—討價還價—否認—憂鬱


20(A).

70. 對於反移情的敘述何者正確?
(A)諮商師可以透過個人的反移情了解案主的內心世界
(B)反移情是案主將過去對重要他人的情感投射到諮商師身上
(C)諮商師應避免反移情,因為所有的反移情都會阻礙治療
(D)反移情是諮商師的個人議題,不能在督導中提出討論


21(A).

71. 重視運用「蘇格拉底式對話」以協助改善個案心理困擾 的學派,為下列何者?
(A)Beck 認知治療
(B)Ellis 理情行為治療
(C)Meichenbaum 認知行為矯正治療
(D)Lazarus 多重模式治療


22(B).

72. 下列何者不屬於後現代取向的治療學派?
(A)敘事治療
(B)優勢基礎認知行為治療
(C)合作取向治療
(D)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23(C).

73. 依據 Corey 的團體發展階段,凝聚力與生產力發生在哪 一個階段?
(A)初期階段
(B)轉換階段
(C)工作階段
(D)結束階段


24(D).

74. Yalom 提出團體治療的 11 個療效因子,下列何者不屬 於 11 個療效因子?
(A)原生家庭經驗的矯正性重現
(B)行為模仿
(C)宣洩
(D)探討潛意識


25(A).

75. 下列關於 Carl Rogers 的理論發展背景脈絡先後順序, 何者正確?
(A)非指導性 →當事人中心 →個人中心
(B)當事人中心 →個人中心 →非指導性
(C)個人中心 →非指導性 →當事人中心
(D)非指導性 →個人中心 →當事人中心


26(C).

76. 下列何者是系統取向治療的概念?
(A)人的問題來自於過去經驗
(B)出現症狀的個人,為主要的治療對象
(C)人的症狀可以從整體系統運作來進行理解
(D)強調行為的改變 


27(C).

77. 下列哪一個治療學派傾向採用「權力分析」(power analysis)的方法來幫助當事人了解「不平等的權力與 資源取得」如何影響個人的現實處境,並在輔導過程中 與當事人共同探索不平等與體制的阻礙,如何限制個人 的自我界定與福祉?
(A)精神分析治療法(psychoanalytic therapy)
(B)存在取向治療 (existential approach therapy)
(C)女性主義治療 (feminist therapy)
(D)溝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28(C).

78. 關於減壓團體(debriefing)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深入探討成員過去的創傷經驗
(B)目的是針對創傷的壓力反應提供立即的諮商
(C)焦點是放在篩選需要進一步協助的成員
(D)可協助探討成員的潛意識帶來的影響


29(C).

79. 團體輔導是輔導教師進行學生輔導工作的形式之一,對於 使用諮商理論於團體輔導規劃與執行,以下敘述何者為誤?
(A)以諮商理論學派為基礎的團體輔導方案設計,更能 依循與統整
(B)有諮商理論學派作為團體輔導方案規劃基礎,方能 以諮商理論學派評估團體輔導成效
(C)團體輔導多半為發展性輔導階段,不需要諮商理論 作為基礎
(D)以諮商理論學派帶領團體輔導,理論技術更能深化 團體成員之間互動


30(A).

80. 衝突是團體輔導進行當中常見情況,輔導教師帶領團體 輔導時,面對團體成員之間的衝突,以下回應方式何者 最為適切?
(A)輔導教師視團體成員之間衝突是團體成員學習人際 互動的重要契機,輔導教師藉此衝突事件,鼓勵成 員彼此表達想法
(B)執行團體方案為首要,衝突事件可待團體結束後處理
(C)輔導教師直接教導成員們面對衝突的方式,並且告 知彼此好好溝通的重要性
(D)衝突影響團體進行之秩序,輔導教師需管控團體秩序


31(B).

81. 有關於評估團體輔導成效,以下描述何者最不適切?
(A)輔導教師帶領團體歷程當中,隨時都在評估團體輔 導成效,可為團體輔導之形成性評估
(B)團體輔導成員固定聚會的架構本身就具有療效,不 需特意評估團體輔導成效
(C)評估團體成效時,應回歸團體輔導方案規劃之際使 用之諮商理論學派進行評估
(D)評估團體成效除了請團體成員於團體結束前填寫回 饋表單,團體歷程當中成員們投入與參與程度、成 員彼此互動、對於團體活動之回應等等也都是團體 成效評估依據


32(A).

82. 輔導教師在進行個別諮商前,跟學生說明個別諮商的 性質與目的、可能的限制與影響,以協助學生能充分 了解並做出決定,這是學生的哪一項權利?
(A)自主權
(B)受益權
(C)免受傷害權
(D)公平待遇權


33(B).

83. 關於團體輔導基本技巧的運用與其功能配合,下列哪一 項說明正確?
(A)澄清—鼓勵成員真誠的自我檢核
(B)催化—提升成員間有效的溝通
(C)建議—引導成員更深度自我探索
(D)面質—促進成員達成團體目標


34(D).

84. 關於諮商中的初次晤談,何者敘述有誤?
(A)初次晤談應儘量收集個案完整的問題發展史
(B)初次晤談需要適時澄清個案對諮商的誤解,以及處 理不適當的來談動機
(C)透過跟個案表達「很謝謝你願意來輔導室,跟老師 談談你的困擾」,可讓個案感到安心
(D)初次晤談應以蒐集資料為重,個案若有情緒則暫緩 不介入處理


35(B).

85. 輔導老師運用優勢觀點,透過提問與對話幫助阿宏看 見自己的優勢,以下哪個選項最有可能是老師背後的 主要意圖?
(A)探索哪些特質對阿宏不利,進而改善以解決問題
(B)幫助阿宏注入面對未來的希望
(C)提升阿宏面對課業的動力
(D)避免看到缺陷或問題,讓阿宏徒增困擾


36(C).

86. 華明生氣對輔導老師說:「一直約談是要幹嘛啦!不想 上課就趴著睡覺不行嗎?每個老師都看我不順眼,這要 管、那也要管,我以後也沒有要升學不行嗎!」,以下哪 個最貼近以「同理」技術之回應?
(A)「每個老師都很關心你的升學,是嗎?」
(B)「你很確定自己不想升學了。」
(C)「我看得出來你很生氣,不想談。」
(D)「謝謝你還是願意來到我面前。」


37(B).

87. 曉英今天是第四次來到諮商室,這次她沮喪地對輔導老師 說:「我現在才知道原來有人可以討論很好,我爸媽都叫我 自己決定,說我填什麼科別都可以,但我真的不確定,我 其實也會怕選錯…」輔導老師說著:「那經過這幾次的討 論,老師很好奇,妳有什麼想法了嗎?」請問依照助人歷 程三個階段,輔導老師和曉英的晤談應該在哪一個階段?
(A)探索階段
(B)洞察階段
(C)行動階段
(D)嘗試階段


38(D).

88. 有關於輔導晤談紀錄,以下描述何者有誤?
(A)輔導教師於晤談後儘速完成當次晤談紀錄
(B)晤談紀錄書寫不宜逐字稿般詳細,也不宜過於簡 短,應如實簡要摘述
(C)司法單位若需調閱紀錄,需有正式公文來函說明,輔 導教師提供輔導紀錄摘要,而非原版正式晤談紀錄
(D)法官或檢察官需要調閱輔導晤談紀錄,輔導教師提 供紀錄影本供其調閱 


39(B).

89. 講求實際、直接行動而不多言,以 Holland 的生涯理論 屬於哪一類型?
(A) C 事務型
(B) R 實用型
(C) E 企業型
(D) S 社會型


40(D).

90. 輔導老師面對輔導與諮商專業倫理「雙重關係」之規定, 以下作為最能維護個案最佳福祉?
(A)國中階段學生很需要教師密切關懷,因此輔導老師 需要加入學生社群帳號,才能在學校上課時間以外 與學生保持聯繫
(B)為嚴格遵守雙重關係之倫理規定,應全面避免與個 案有輔導晤談以外的互動,因此排課時應該全面避 開有個案的班級
(C)應全面避免雙重關係,若有授課班級的同學就不應 該進行輔導晤談,若學生有需要輔導則需要轉介學 生輔導諮商中心之專任專業輔導人員
(D)輔導老師兼具教師與諮商員身份,故雙重關係無法 全然避免,而需妥善管理。輔導老師需清楚自己在 晤談室為諮商員角色,課堂當中為教師角色,角色 界線區隔清楚,也需讓學生了解輔導老師在不同角 色時的互動方式與談話內容或有不同


41(D).

91. 目前有些輔導教師的專業發展路徑之一為取得諮商心 理師證照,對於具備諮商心理師證照之輔導教師,進行 學生輔導工作時,以下描述最不適切?
(A)諮商心理專業訓練能讓輔導教師學生輔導工作進行 時,對於學生心理狀態有更深入的掌握
(B)即便具備諮商心理師證照,輔導教師仍是教師身 份,具備教育與輔導之責,無法只單以「諮商心 理」角度進行學生輔導工作
(C)輔導教師清楚定位學生輔導工作定位,遵守學生輔 導法相關規定以維護學生權益與福祉
(D)由於諮商專業訓練比輔導專業訓練更為聚焦,因此 以諮商心理專業的視角進行學生輔導工作更為專業


42(B).

92. 在觀點取替的發展上,青春期孩子,主要應能發展出何 種能力?
(A)覺知社會訊息
(B)站在第三者觀點
(C)覺知自我反應
(D)覺察情緒感受


43(A).

93.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辦理國民小學及國民 中學學生學習扶助作業注意事項》,規定學校應透過篩 選測驗找出有學習需求之學生,依測驗結果報告設計課 程及教學策略,並運用成長測驗追蹤學生學習成效。就 評量測驗的目的而言,這個篩選測驗較屬何種性質?
(A)診斷性評量
(B)預測性評量
(C)安置性評量
(D)總結性評量


44(B).

94. 「多多練習」是常用來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而下列 選項相較之下,何者是練習最能達成的效果?
(A)注意到關鍵點
(B)加快作業速度
(C)促進思考的彈性
(D)增加理解的深度


45(C).

95. 目的感(a sense of purpose),是目前在青少年生涯 領域愈來愈受矚目的概念,以下哪個選項的說明較為 適當?
(A)其概念倡議青少年應及早建立正確的職涯觀念
(B)鼓勵追求目的感的做法是創造更好的經濟條件
(C)其概念包含對社會或他人帶來影響與助益
(D)兒童時期開始是追尋目的感最重要的階段


46(C).

96. 輔導低成就學生在提供解題過程的範例下學習解題, 和讓學生自己解題的過程中學習解題相比,前者在後 續類似題的表現會更好。此一範例學習效果來自前者 比後者的
(A)注意力廣度更廣
(B)短期記憶更佳
(C)認知負荷較輕
(D)學習動機更好


47(A).

97. 過度仰賴標準化測驗以進行職業配對,可能出現一些 挑戰,以下敘述何者較不適切?
(A)不同測驗版本造成結果不一致的困擾
(B)可能會有必須做出正確抉擇的暗示
(C)可能沒有考慮到家庭因素的影響
(D)可能導致忽略環境變化的影響


48(B).

98. 關於在國高中學校場域進行生涯輔導,以下敘述何者 較為適切?
(A)生涯教育與輔導工作,在校內是輔導老師的職責
(B)生涯輔導工作可以多樣化進行,不限於課堂教學
(C)生涯輔導是學生才會需要的,其他年齡並不適用
(D)後現代取向不太適合應用於青少年輔導


49(C).

99. 小慈在施測完以 Holland(1985)為理論基礎發展的生涯 興趣量表後,結果報告得知,其區分值 (differentiation)分數偏低的現象。其可能顯示出以 下哪些訊息?a.何倫六型分數均偏高 b.何倫六型分數 均偏低 c.興趣聚焦且狹隘 d.對未來生涯探索可能缺 乏動機或熱情 e.接受文化刺激或生活經驗較為薄弱
(A)bcde
(B)abcde
(C)abde
(D)bde


50(C).

100. 以下哪一項不包含在 DSM-5 中所提議的網路遊戲障礙 診斷標準?
(A)沉迷於網路遊戲
(B)當無法進行網路遊戲時出現戒斷症狀
(C)在壓力大的工作後進行網路遊戲以放鬆
(D)因網路遊戲而對先前的嗜好和娛樂失去興趣



大四上
阿摩第7期
x 95190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13 年 - 113 桃園市國民中學新進教師甄選試題:輔導活動科#120367-阿摩線上測驗

珮珮豬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