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實現理想需要執著與堅強。
28
(59 秒)
模式:近期錯題測驗
科目: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將班上學生的人際關係用社會矩陣法(sociogram)(或稱為社交測量法) 畫出,發現學生甲、乙、丙 三人互選而成一個三角形,此三人稱為什麼團體?
(A)明星團體
(B)閒散團體
(C)孤立團體
(D)小團體


2(D).

對於變通性評量(alternative assessment)的描述,下列何者為非?
(A)實作評量是變通性評量的一種
(B)評量問題常來自於生活中的挑戰
(C)行為表現的評量是變通性評量的一種
(D)變通性評量只強調學習成果面向的評量


3(A).
X


李老師認為班上成績好的學生亦會有較佳的生活常規表現。前述現象是屬於哪一種效應?
(A)霍桑效應
(B)月暈效應
(C)蝴蝶效應
(D)比馬龍效應


4(C).
X


5.張局長總是以「教師是課程的執行者,只要擬訂完善的課程計畫,就能改進課程品質。」的說法,勉勵中小學教師,因此,他傾向於何種課程實施觀?
(A)落實觀;
(B)忠實觀;
(C)實踐觀;
(D)調適觀。


5(A).
X


34.依據「學校訂定教師輔導與管教學生辦法注意事項」之規定,教師採行之輔導與管教措施,應與學生違規行為之情節輕重相當,當有多種同樣能達成目的之措施時,應選擇對學生權益損害較少者為之,屬於何種輔導與管教原則?
(A)平等原則;
(B)正義原則;
(C)比例原則;
(D)合理原則。


6(D).
X


20.下列哪一項敘述,較接近精粹主義(essentialism)的主張?
(A)課程要能提高學生學科能力,追求卓越
(B)課程要能引導學生問題解決和科學性探索的能力
(C)課程應該強調博雅的通識課程,培養全人的教育
(D)課程應該引導學生批判社會議題,透過學校教育改革社會


7(B).
X


3. 林老師在設計「食農教育」課程時,關注學科知識結構的「概念結構」,並配合學生的「認  知結構」,讓學生學習探究逐漸加深加廣的複雜概念。請問林老師的課程設計屬於下列哪一種?  
(A)潛在課程  
(B)特色課程  
(C)螺旋課程  
(D)活動課程



高三上
阿摩第8期
x 12860
快捷工具

近期錯題測驗-教師檢定(教檢)◆中等學校◆課程教學與評量(舊名: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阿摩線上測驗

Yu Ying Xie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2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