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早一點準備,多一份先機
100
(1 分48 秒)
模式:試卷模式
試卷測驗 - 102 年 - 102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_中央警察大學入學初試甄選︰警察勤務#125658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A).

1. 依據 90/12/20「各級警察機關處理刑案逐級報告紀律規定」之規定,下列那一階段並非刑案發生 與破獲之報告時機:
(A)須查證各項新線索時
(B)刑案有重大變化或重要階段告一段落時
(C) 刑案發生或發現之初時
(D)刑案破獲後或結案移送時。



2(B).

2. 101 年 4 月 13 日台南白河警分局偵查隊小隊長林○星在官田區社子里追查一名毒犯,不幸因公殉 職。試問李員殉職的主要原因,係渠違反了署頒那一項法規?
(A)警察人員與特定對象接觸交往 規定
(B)警察人員執行勤務著防彈衣及戴防彈頭盔規定
(C)各警察機關通報越區辦案應行注意 要點
(D)員警執行勤務有關配帶槍彈原則。



3(C).

3. 依據 100/12/22「警察機關勤區查察處理系統作業規定」第 4 點規定:「訊息確認」,新增訊息之新 增資料者,除了家暴、中輟、失蹤之外,尚有那些新增資料?員警應轉錄詳細資料後,於七日內 前往訪查,①死亡宣告者②乞丐、遊民③最近五年素行④獨居老人(少年):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D).

4. 警勤區員警執行家戶訪查時,對轄區連續訪查未遇(未按址居住者)的那些人口都要填寫「家戶 訪查通報單」及「治安顧慮人口動態通報單」通報戶政事務所及分局偵查隊,①無記事人口②記事 二人口③記事一人口④暫住人口: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③。



5(B).

5. 下列何種警察機關,下轄有「警察所」這種勤務機構?
(A)台北市政府警察局
(B)連江縣警察 局
(C)金門國家公園警察隊
(D)鐵路警察局。



6(C).

6. 下列五種法規,其制定年度之先後順序為何?①警察勤務條例②警察職權行使法③家戶訪查辦法④ 治安顧慮人口查訪辦法⑤警察分駐所派出所設置基準:
(A)①②⑤④③
(B)①②④⑤③
(C)①③②⑤④
(D) ①②③④⑤。



7(B).

7. 依據 101/5/1「警察機關受理民眾報案回復作業規定」,有關「受理報案後回復民眾案件」之相關 業務單位分工,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警政署勤務指揮中心及民眾服務中心必須每週對各 警察機關民眾回復案件執行抽核工作
(B)警政署勤務指揮中心於每日抽核各警察機關全般案件中, 是以當日受理成案總件數千分之一為原則
(C)各警察機關是由勤務指揮中心主任統籌分配報案回 復之執行,依每日案件編號擇當日受理成案件數百分之二十以上為原則辦理
(D)各警察機關逐年 提升受理成案件數百分之一為策進標準值,俟達到目標值至百分之二十五,再視執行狀況重新檢 討適用。



8(C).

8. 有關警察勤務運作之「機動原理」,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警察勤務應主動先發式的發現並 處理問題,而非被動反應式的處理問題
(B)反應式警察勤務策略,是指由民眾發動而警察加以反 應的勤務方式
(C)未能主動與民眾打交道,易造成警察與民眾距離越來越遠,是先發式警察勤務 策略的缺點
(D)先發式警察勤務策略,是指由警察發動並選擇目標的勤務方式。



9(C).

9. 警政署為維護各級勤務機構駐地安全及健全內部管理,於 99/6/9 函請各警察單位得於駐地適當處 所設置錄影錄音設備,成立受理報案專區。規定員警於受理民眾報案完畢後,應將錄音資料儲存 於電腦中建檔、保管,且應存放:
(A)半年
(B)3 個月
(C) 1 個月
(D)1 年,以備查考。



10(A).

10. 有關「TAP」理論,所稱警察到達時間,有三個不同時程,是為:①犯罪發生時間②犯罪獲知時間 ③犯罪報案時間④警力派遣時間⑤警察反應時間。下列答案,何者為正確?
(A)②③⑤
(B) 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③⑤。



11(B).

11. 所謂「CAMPS」動員模式,係美國學者 David Bayley 將問題導向策略運用在社區警政的解決程序, 其認為社區警政的四個核心概念是:①諮詢②評估③調適④動員⑤解決問題。下列答案,何者為正 確?
(A)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③④⑤。



12(A).

12. 有關「警察勤務之單位、組合、勤務方式之基本原則事項」,係:
(A)由中央立法
(B)由中央和 地方共同立法
(C)由地方立法
(D)由警察機關自行決定。



13(D).

13. 警察勤務條例第六條第二項規定:前項警勤區之劃分,應參酌治安狀況、地區特性、警力多寡…… ……及未來發展趨勢等情形,適當:
(A)分配之
(B)規劃之
(C)配合之
(D)調整之。



14(B).

14. 下列何種法規?已將「配合電子化資料能正確對應傳遞」之因素,列為警勤區劃分原則的參酌因 素:
(A)警察勤務區家戶訪查辦法
(B)警察勤務區家戶訪查作業規定
(C)警察勤務區勤務規範
(D)警察機關勤區查察處理系統作業規定。



15(B).

15. 依據警勤區家戶訪查作業規定之加扣分事蹟,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未依規定將巡邏簽章表 送交指定地點或處所者,每件扣 30 分
(B)記事卡副頁缺記者,每件扣 30 分
(C)記事卡副頁註記內 容過於簡略,連續複製三次以上者(如僅註記「已查訪」者),每件扣 10 分
(D)出勤後 30 分鐘、 勤務結束前 40 分鐘內未查簽巡邏簽章表者,每件扣 30 分。



16(B).

16. 依據 100/4/15「警察受理民眾報案精進作為」之「提升刑事案件偵辦效能」之規定,下列敘述何 者不正確?
(A)受理單純汽機車失竊,除有正當理由且不可抗力因素外,含查證時間在內,以不 超過 2 小時為原則,完成所有報案程序
(B)受理普通刑案報案,除有正當理由且不可抗力因素外, 警詢筆錄製作時間,以不超過 3 小時為原則
(C)警勤區員警接獲轄內失蹤人口報案之通報後,應 於 3 日內前往訪問關懷家屬,並至少每 3 個月定期訪查 1 次
(D)刑事案件發生後逾 10 日未破者, 應依「未破案件向被害人或其家屬慰問規定」,派員慰問。



17(D).

17. 警察勤務條例規定:共同勤務得視服勤人數及:
(A)轄區面積
(B)轄區地理因素
(C)轄區交通 情形
(D)轄區治安情形。採用巡邏及其他方式互換之,但均以巡邏為主。



18(B).

18. 下列何者並非警察勤務條例所稱之「警察勤務機構」?
(A)新莊分局中港派出所第五警勤區
(B) 桃園縣大園分局勤務指揮中心
(C)連江縣警察局
(D)鐵路警察局第三警務段。



19(A).

19. 下列何者非「警察局」之作為?
(A)得規劃、指揮、管制、督導、考核轄內各專業警察勤務機 構
(B)須訂定勤務基準表提供派出機關,據以勤務之執行
(C)依法得規劃裁設所轄警察勤務執 行機構
(D)得決定轄區內警察勤務制度之實施。



20(D).

20. 依「大法官會議釋字第 535 號解釋」意旨,下列有關敘述何者不正確?
(A)警察不得進行全面 或任意之擴大臨檢措施
(B)因發現違法事實,應依法定程序處理者外,身分一經查明,即應任其 離去,不得稽延
(C)受檢民眾若有不服,得當場提出異議
(D)警察均不得要求受檢民眾同行至 勤務機構。



21(C).

21. 從堪薩斯市「預防巡邏實驗」中,發現「巡邏」必須:
(A)二人巡邏比一人巡邏安全
(B)巡邏 人員的隨機式巡邏也可以預防犯罪
(C)提供警察巡邏,應思考具「指導性」及「專門化」之巡邏 方式
(D)警力有限,民力無窮,民眾必須適時提供情報。



22(B).

22. 有關「巡邏要點之選定」及「巡邏線之劃定」規定,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巡邏要點之選定, 係依據地區特性及斑點圖上所顯示之治安或交通狀況而為
(B)巡邏路線之長短,以二至三小時能 往復一周為度,其路程使用時間,以不超過勤務時間三分之一為限
(C)依斑點圖上之巡邏要點, 予以串聯,即為某一時段之巡邏路線
(D)巡邏要點,兼作重點守望及報告點。



23(B).

23. 依據 101/5/1「警察機關受理民眾報案回復作業規定」,有關「受理報案後回復民眾案件」,下列何 種案件不列入回復案件範圍:①重大恐嚇取財②故意殺人③擄人勒贖④重傷害⑤妨害性自主,下列 答案何者正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 ①④⑤
(D) ②④。



24(D).

24. 勤務方式之互換輪服,最主要的考量理由是:①控制機動警力②調節精神體力③勤務普及轄區④力 求勞逸平均⑤內外勤人員輪流交替編排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②④ 。



25(C).

25. 有關勤前教育之實施,依據警察勤務條例規定,由警察機關視所轄勤務機構之實際情形,規定其 實施之:①方式②時間③人數④內容⑤次數,下列答案何者完全正確?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①②④⑤ 。



26(D).

26. 依據 102/3/1「取締酒後駕車作業程序」之注意事項規定,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路檢盤查 勤務,遇攔檢不停車輛,員警應迅速閃避,不可強行攔阻,以維自身安全
(B)對於單純交通違規 攔檢不停車輛,應依規定逕行舉發或記錄其車號與時、地及其他資料,通知前方崗哨攔停處理
(C) 除車上乘載有重要案犯或顯有犯罪嫌疑,或為贓車者外,員警對交通違規攔檢不停車輛,不可尾 追
(D)員警執行路檢盤查駕駛人時,應引導至警車旁及攝影機前,利用警車在前戒護,以達到安 全維護措施。



27(A).

27. 依據 102/3/1「取締酒後駕車作業程序」之注意事項規定,攔檢車輛之執勤地點應選擇在:
(A)面 向車流,空曠且明亮位置
(B)車道較少,容易攔停車輛之位置
(C)附近沒有迴轉車道,交通流 量適中的位置
(D)前後方均可佈署機動攔檢警車的位置。



28(D).

28. 有關記事人口改列作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經裁判緩刑者,期間經撤銷者,立即改列無記 事人口
(B)記事 2 人口判決確定,執行徒刑完畢訪查二年,期滿後改列無記事人口
(C)受刑法 裁判徒刑宣告之易刑處分,自裁判確定之日起訪查三年,期滿後改列無記事人口
(D)經裁判緩起 訴,期間未經撤銷者,期滿後改列無記事人口。



29(C).

29. 有關警勤區家戶訪查之專責輔導,下列敘述何者為不正確?
(A)警勤區員警經等級審查會連續 二次評列甲級者,於嘉獎二次範圍內獎勵
(B)警勤區員警經等級審查會評列丙級後專責輔導,於 下次審查會未見改善仍評列丙級者,於申誡二次範圍內懲處
(C)警勤區員警經等級審查會評列丙級後專責輔導,於下次審查會立即改善且評核為甲級者,於嘉獎一次範圍內獎勵
(D)經等級審查會評列為乙級者之警勤區員警不予獎懲。



30(D).

30. 有關警勤區對轄內出獄人口通報與訪查事項,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對於轄區出獄人口之初次訪查,應於接到文書後7日內實施查察
(B)出獄人口經初次訪查,爾後半年內暫依記事1,每個月至少訪查一次
(C)對於毒品、搶奪、竊盜之出獄人口,前四個月每個月提高查訪二次,爾後每個月查訪一次
(D)屢查不遇之出獄人口應先實施約定查察,俟確認身分、居所後,再陳請所長實施聯合查察。



31(C).

31. 依據「警察勤務條例」之條文規定,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未設警察分局之鄉(鎮市區)公所所在地得設置分駐所
(B)偏遠警勤區未能與其他警勤區聯合實施共同勤務者,應設置警察駐在所
(C)於公共場所或指定處所、路段,由服勤人員擔任臨場檢查或路檢,謂之臨檢
(D)警察分局得於劃定之山地管制,設置入山檢查所,執行檢查,管制任務。



32(B).

32. 依據「警察勤務條例」之條文規定,下列敘述何者為正確?
(A)服勤人員每週輪休全日二次,遇有特殊任務得停止之
(B)聯合服勤時間各種勤務方式互換,應視警力及工作量差異,每次二至四小時,遇有特殊情形,得縮短或延伸之
(C)服勤人員每日勤務以八小時為原則,必要時,得視治安狀況需要,酌量延長之
(D)深夜勤務以不超過四小時為度,但有突發事故,得變更之。



33(C).

33. 依據 101/5/25「警勤區家戶訪查作業規定」:戶籍被逕遷至戶政事務所或監獄者,戶籍地警勤區員警對戶內人口:
(A)每一個月
(B)每半個月
(C)每三個月
(D)七日內。必須與上述機關(連繫窗口人員)保持聯繫,並註記相關簿冊替代訪查。



34(A).

34. 有關「大法官 535 號會議」解釋文,就警察人員對執行「場所」之臨檢勤務,應限於已發生危害或依客觀合理判斷易發生危害之(①公共場所 ②處所 ③路段 ④交通工具 ⑤管制站)為之,下列答案何者正確?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35(A).

35. 依據 101/6/11「警察機關勤務指揮中心作業規範」規定,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分駐派出所、隊,應按日將當日勤務分配表於 12 時前送分局勤指中心彙整
(B)分局每日 14-17 時,應假勤指中心舉行晚報
(C)巡邏警力勤務採定時報告為原則,其時距與次數由各警察局自行規定,但 1 小時不得少於 1 次
(D)裝有全球衛星定位之警車勤務,由勤指中心人員管制,可免定時定點報告。



36(A).

36. 依據 99/12/21「分駐(派出)所值宿勤務相關原則」規定,有關「值宿所」及「非值宿所」之區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應依照各該分駐(派出)所警力數及治安、交通受理報案件數等來區分
(B)應依照各該分駐(派出)所警力數、治安狀況及地理因素等來區分
(C)應依照各該分駐(派出)所警力數、治安、交通狀況及面積廣狹等來區分
(D)應依照各該分駐(派出)所每日實際服勤人數及治安、交通情形等來區分。



37(D).

37. 依據 101/1/20「警察機關設置及巡簽巡邏箱實施要點」規定,有關設置巡邏箱位置應注意:①方便性 ②開放性 ③適當性 ④隱密性 ⑤開闊性,下列答案何者正確?
(A) ④⑤
(B) ①②④
(C) ①④⑤
(D) ①②③。



38(D).

38. 依據 101/1/20「警察機關設置及巡簽巡邏箱實施要點」規定,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警察「勤務單位的巡邏區(線)應陳報所屬上級機關(分局或警察局)列管,至少每半年定期檢討一次
(B)因應臨時突發之治安需要,可設置臨時性巡邏箱,設置原因消滅後應立即撤除
(C)警察勤務單位在規劃員警巡簽巡邏箱時,應在巡邏箱設置處周遭適當範圍,實施重點守望勤務 5 至 10 分鐘
(D)員警未依規定巡簽巡邏箱者,依警勤區家戶訪查作業規定及警察人員獎懲標準懲處。



39(C).

39. 依據 96/8/15「各級警察機關管制勤務分配表策進作法」規定,有關勤務分配表之審核與抽查,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其審核與抽查之時間與方式,區分為分駐(派出)所級、分局級、警察局級、警政署級等四個層級
(B)分駐(派出)所級,除落實平時自我審核外,以警勤區為單位,每月抽查單位數須達二分之一以上
(C)分局級,除平時之每日審核外,以分駐(派出)所、隊為單位,每月抽查單位數須達六分之一以上
(D)警察局級,以所屬各分局、大隊、隊為單位,每月抽查單位數須達四分之一以上。



40(A).

40. 依據 96/4/25「勤務規劃(編配)策進作為」規定,有關「勤休時間」之作法,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每日勤務以 8 小時為原則,每日服勤時間得依需求酌予延長 2 至 4 小時,惟儘量都以固定延長 4 小時為必要
(B)非必要應儘量避免編配連續攻勢勤務超過 4 小時
(C)應避免常態性於每個服勤日服勤均連續 12 小時,確有必要時,則應適時動靜工作交替,勞逸均勻,以調節精神體力
(D)勤務編配應考量用膳時間及方式,妥適規劃銜接,不留勤務空隙。




大師
阿摩第14期
x 3565025
快捷工具

試卷測驗 - 102 年 - 102 臺灣警察專科學校_中央警察大學入學初試甄選︰警察勤務#125658-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