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寫考古題,才能知道出題方向
96
(2 分12 秒)
模式:循序漸進模式
【精選】 - 公職◆刑法難度:(116~140)
繼續測驗
再次測驗 下載 下載收錄
1(D).

8. 犯最重本刑為死刑、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者,必須在幾年內對其進 行追訴?
(A)五年
(B)十年
(C)二十年
(D)三十年


2(C).

42. 甲同時分別向地方法院、高等法院檢察署、監察院等單位誣告乙瀆職,甲成立:
(A)誣告罪連續犯
(B)誣告罪繼續犯
(C)一個普通誣告罪
(D)誣告罪常業犯


3(C).

97. 甲教唆乙去打傷丙,但乙未能將丙打傷;則 :
(A)乙犯傷害未遂罪
(B)甲犯傷害未 遂罪
(C)甲不處罰
(D)甲和乙為同時犯


4(D).

108. 下列各項刑之種類中,何者屬於刑法上的從刑?
(A)罰金
(B)罰鍰
(C)拘役
(D)褫奪公權


5(D).

121. 十歲的小學生甲,偷同學乙的自行車;則:
(A)甲犯竊盜罪
(B)甲犯侵占罪
(C)甲犯 詐欺罪
(D)甲不犯罪


6(C).

123. 犯罪之構成要件及法律效果,均應以法律明確加以規定,法律如未明文規定即 無犯罪與刑罰可言;此現代刑法上之重要概念稱為:
(A)從新從輕主義
(B)信賴保護原 則
(C)罪刑法定主義
(D)不溯及既往原則


7(D).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對正當防衛之行為人得為正當防衛
(B)對緊急避難之行為人得為正當防衛
(C)對自助行為之行為人得為正當防衛
(D)對緊急避難之行為人得為緊急避難


8(A).

刑法第二百十三條規定:「公務員明知為不實之事項,而登載於職務上所掌之公文書,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為公文書登載不實罪,其中「明知」為下列何者?
(A) 直接故意
(B) 未必故意
(C) 有認識過失
(D) 特定意圖


9(A).

295.乙向丙恐嚇時,甲只在旁吆喝助勢,丙欲離去時,甲又阻其去路。則甲之行為已構成恐嚇行為之一部分,此時甲為恐嚇罪之:
(A)共同正犯
(B)教唆犯
(C)幫助犯
(D)從犯。


10(A).

298.某甲舉槍殺某乙,乙倒臥血泊中,嗣經路人丙載送醫院,得免一死,此屬於:
(A)障礙未遂
(B)不能未遂 47
(C)中止未遂
(D)迷信犯。


11(B).
X


303.二十二歲的甲偷其母乙的錢,其法律效果為何?
(A)甲犯非告訴乃論之罪
(B)甲不犯罪
(C)甲得免除其刑
(D)甲應加重其刑。


12(C).

310.公務員收取回扣行為所犯的罪是:
(A)強盜罪
(B)詐欺取財罪
(C)公務員圖利罪
(D)侵占罪。


13(A).

680.公務員收受賄賂而為違背職務之行為,行賄人與公務員何者有罪?
(A): 二者皆有罪
(B): 公務員有罪,行賄人無罪
(C): 公務員有罪,行賄人行賄金額在新台幣一萬元以下者無罪
(D): 公務員有罪,行賄人行賄金額在新台幣十萬元以下者無罪


14(D).

694.甲、乙同舟,遇風將溺,乙奪甲之救生圈,致甲溺死,乙之行為應受到何種制裁?
(A): 罰金
(B): 罰鍰
(C): 六個月以下有期徒刑
(D): 不罰


15(E).

1064.受徒刑之執行而有悛悔實據者,無期徒刑累犯逾幾年者,得由監獄報請法務部許可假釋出獄?
(A)三十年
(B)二十年
(C)十五年
(D)十年
(E)以上皆非


16(A).

1154.行政院依懲治走私條例第二條第二項專案指定管制物品及其數額之公告,其內容有變更時,依大法官會議解釋意旨,應屬於下列何種變更? 155
(A)事實變更
(B)法律變更
(C)證據變更
(D)犯意變更
(E)程序變更


17(D).

1531.某甲基於強盜之意思,非法控制被害人之行動自由,惟因強取被害人隨身現有財物,仍意猶未足,藉端繼續以非法方法剝奪被害人之行動自由,並用強脅手段以達使其接續交付財物之目的,而表示如不聽從即不予以釋放,依實務見解,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某甲成立刑法第 328條強盜罪與第 347條擄人勒贖罪之數罪併罰
(B)某甲成立刑法第 328條強盜罪與第 347條擄人勒贖罪之 吸收犯
(C)某甲成立刑法第 328條強盜罪與第 347條擄人勒贖罪之想 像競合犯
(D)某甲成立刑法第 328 條強盜罪與第 302條剝奪他人行動自 由罪之吸收犯


18(B).

1661.甲以新臺幣五萬元代價請求乙砍斷田徑選手丙之一腳,乙答應甲之請求,攜帶開山刀一把前往丙住處,將丙之一腳砍斷,迅速逃離現場。丙經家人送醫急救,醫師以顯微手術將丙被砍斷之一腳接上,幸未造成殘廢,但丙已經無法再參加田徑競賽。依據民國九十四年二月二日總統令公布之新修正刑法之規定,甲與乙之行為如何論處?
(A)甲成立第二百七十七條傷害罪之教唆犯,乙成立第二百七十七條傷害罪
(B)甲成立第二百七十八條重傷罪之教唆犯,乙成立第二百七十八條之重傷罪
(C)甲成立第二百七十七條傷害罪之教唆犯,乙成立第二百七十七條第二項傷害致重傷罪
(D)甲成立第二百七十八條重傷罪之教唆犯,乙成立第二百七十八條重傷罪之未遂犯


19(A).

1806.竊賊甲以行竊之意思接近財物,並進而物色財物時,因聽聞警車聲,疑已行跡敗露,乃速離 去,其竊盜行為屬:
(A)障礙未遂
(B)中止未遂
(C)不能未遂
(D)預備之不罰行為


20(B).

1936.夜間侵入住宅竊盜,其犯罪之著手時點,依我司法實務見解,下列何者係屬正確?
(A)侵入住宅時
(B)接近財物進而物色財物
(C)已接觸到所欲竊取之物時
(D)足以導致財物支配權轉移之掌握時


21(B).

1979.甲持槍射殺乙,乙受槍擊重傷,倒臥血泊中,甲認為乙不久將死亡,乃己意中止繼續開槍之行為,迅速離開現場。其後,乙經友人送醫急救,所幸獲救未死。請問:在民國九十四年二月二日總統令公布之新修正刑法之規定下,甲之行為如何論處?
(A)甲成立殺人罪之中止犯
(B)甲成立殺人罪之普通未遂犯
(C)甲成立殺人罪之準中止犯
(D)甲成立重傷罪之既遂犯


22(D).

11.甲在山上架網獵捕賽鴿,順利捕獲A、B兩人所有的賽鴿五隻,並去電向A、B分別勒贖五萬元; 均得手後,甲並未歸還賽鴿。依實務見解,下列關於甲刑事責任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共成立五個竊盜罪
(B)僅成立二個竊盜罪
(C)成立贓物罪
(D)成立二個竊盜罪與二個恐嚇取財罪


23(C).

16.下列何罪並非身分犯?
(A)刑法第356條毀損債權罪
(B)刑法第124條枉法裁判罪
(C)刑法第339條詐欺罪
(D)刑法第294條違背義務遺棄罪


24(C).

24.依實務見解,趁人不備,公然掠取財物之行為成立:
(A)竊盜罪
(B)加重竊盜罪
(C)搶奪罪
(D)恐嚇取財罪


25(A).

33.有關竊盜罪的「意圖」,在刑法的犯罪判斷上如何?
(A)為犯罪構成要件要素
(B)為法官量刑的根據
(C)為客觀處罰條件
(D)為阻卻違法事由


快捷工具

【精選】 - 公職◆刑法難度:(116~140)-阿摩線上測驗

j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9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