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千點萬點,不如名師指點
100
(17 秒)
1(A).

韓愈(祭十二郎文)說:「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吾實為之,其又何尤?」其中「吾實為之,其又何尤?」意謂:
(A)是我自己造成的,又能責怪誰
(B)我已經盡心盡力,你又怎能怨我 
(C)我實事求是,這樣做有什麼不對
(D)老天爺對我不好,你哪有什麼過錯


2(D).

關於駢體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駢文多採用四六對句
(B)駢文必須重視對偶工整,韻律和諧
(C)駢文詞藻華麗,典故繁多
(D)駢文盛行於宋朝


3(B).

70. 斟酌下列文句,□中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甲、河 水 是 寂 靜 如 常 的,小 風 把 河 水 □ 著 極 細 的 波 浪( 蕭 紅《 呼蘭河傳》) 乙、我很悚然,一見她的眼□著我的,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魯迅〈祝福〉) 丙、時間,會一吋吋地把凡人的身軀□成枯草色,但我們望向遠方的眼睛內,那抹因夢想的力量而持續蕩漾的煙波藍將永遠存在(簡媜《天涯海角》)
(A)拂/黏/染
(B)皺/釘/烘
(C)漾/瞅/釀
(D)吹/攫/烤


4(B).

13.《論語》中說孔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這樣的行為可說是:
(A)好勇鬥狠
(B)取物有節
(C)拙於謀生
(D)婦人之仁


5(A).

3.下列各「」內單詞的解釋,正確的選項是:
(A)波流浸灌,與海相「若」:似
(B)乃紫衣戴帽人,杖「揭」一囊:掀開
(C)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外出不在
(D)此係公事,先生「幸」勿推卻:帝王親臨


6(C).

10.《大學》「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其中「明明德」的「明」字,前者的詞性是:
(A)名詞
(B)副詞
(C)動詞
(D)形容詞


7(D).

第二篇:
       觀察一個人的潛力,不妨端詳一下他有沒有「見識」。「見識」可以說是人的智慧核心中的結晶。這種氣質也是一個人能力的最上層品位。一個真正有見識的人必然「大」、「深」,也「遠」。
      「見識」當然也有上下高低之別。大人物要有闊大的見識;小人物倘能在微時即氣宇不凡,將來也會變 大。我時常遺憾到現在還沒讀過一本專門研究見識的專書,可能由於「見識」的形成與介分說來似乎十分簡 單--祇要「見多識廣」就行了,所以成書似不太容易。不過一個人如果多讀史書、傳記、上佳的文學作品 一定會增長見聞。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親炙過有見識的高明,聆聽其言,研察其行,受益會更直接。
       再者,有機會「用心」周遊列國也很重要。如果你在英國沙利土伯瑞平原看過那史前巨石(Stonehenge), 你會對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多一分敬意;如果你細心瀏覽過羅浮宮的瓷器,你會謙虛地承認原來瓷器並不是咱 們所獨擅,西方也有西方的精緻技藝。我認識一位在耶路撒冷西伯萊大學參與研究「死海經卷」的學人也驚 嘆於在相當中國漢文帝時代,中東便已經有了那麼完美寫在羊皮上的文字和書寫技巧了。彼時的我們大概剛剛發明紙,主要的書寫媒體可能祇是竹簡和帛。有人說西餐一定不好吃,那也是「所見甚小」之言。如果他 在瑞士或米蘭吃過「上好」的法國菜或義大利菜,他當會憬然於原來「色香味」並非中國菜所獨有。套一句托爾斯泰式的句子;「天下好吃的菜都是一樣的,只有不好吃的菜才個個不同。」(張繼高〈見識〉)

【題組】7.下列敘述,何者最符合本文的觀點?
(A)小人物永遠不可能擴大其見識
(B)見識是一個人能力的最底部基礎
(C)見識只有好壞,沒有上下高低之別
(D)有見識的人,未來較具有發展潛力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今日錯題測驗-郵局◆國文-阿摩線上測驗

小云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