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多做阿摩測驗,減少紙張列印愛地球!
100
(1 分19 秒)
模式:自由測驗
科目: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大意)
難度:非常困難
下載 下載收錄
1(A,C,E).

30.依《刑事訴訟法》規定,法官於該管案件有下列何種情形,應自行迴避,不得執行職務?
(A)法官曾為被害人之配偶者
(B)法官曾與被害人訂有婚約者
(C)法官曾為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者
(D)法官曾為被害人之輔佐人者
(E)法官曾為鑑定人者


2(A).

下列何者為緩起訴處分之職權送再議之條件?
(A)無告訴人
(B)犯罪嫌疑不足
(C)死刑、無期徒刑、最輕本刑三年以上之有期徒刑案件
(D)選項皆是


3(C,E).

37.甲於五月十七日機車遭竊,於五月二十日逛街途中,發現該車正由乙騎乘, 為避免日後追車無門,「甲上前制止將乙推倒打傷,並趁其未起騎回機 車」。甲之行為如何論處?
(A)依法令行為
(B)正當防衛行為
(C)傷 害罪
(D)無罪
(E)搶奪罪。


4(A,B).

甲騎機車不慎撞到乙,恐被逮捕,迅速逃離現場。甲之行為可能構成何種犯罪?
(A)機車為動力交通工具,甲可能成立刑法第185-4條肇事逃逸罪
(B)經檢測甲呼氣酒精濃度達每公升0.25毫克,可證其「不能安全駕駛」,成立刑法第185-3條不能安全駕駛罪
(C)車禍時乙之友人丙在現場,丙即時將乙送醫急救,故甲不可能成立刑法第294條第1項有義務者之遺棄罪
(D)甲為批薩店之外送人員,車禍時其剛送完批薩,在回店之路上,如果乙死了,甲可能成立刑法第276條第1項普通過失致人於死罪。


5(A,B).

複選題
14. 依刑事訴訟法規定,下列有關司法警察詢問證人之敘述,何者正確?
(A)詢問時應連續錄音
(B)證人與嫌疑人訂有婚約者,應告以得拒絕證言
(C)證人拒絕證言時,證人應將拒絕之原因釋明之
(D)通知書上應記載「無正當理由不到場者,得處罰鍰」


6(A,B,C,D,E).

40.下列何種程序不適用傳聞法則?

(A)起訴審查程序
(B)簡式審判程序

(C)簡易判決處刑
(D)強制處分之審查程序

(E)協商程序



7(A).

535.關於故意理論,我國採:
(A)希望主義
(B)認識主義
(C)折衷主義
(D)預見主義 。


8(A,B,D).

30. 警察甲查獲毒犯乙、丙吸毒,向乙、丙提議給錢即不舉發,乙認為合算即答應,丙則不為所動;兩天後甲又查獲丙販毒,甲認為時機成熟,乃再次向丙索求財物,並告訴丙販毒之罪刑遠比吸毒重,如不遵從即二罪一併舉發,自己最好想清楚,丙因而心生畏懼,只好決定依甲所示給予錢財,甲旋即被督察單位查獲上情,且甲亦尚未從乙、丙處獲得分文,下列敍述何者為是?
(A) 甲向乙索求財物應成立違背職務收賄既遂罪
(B) 乙答應給甲錢財應成立違背職務行賄既遂罪
(C) 甲向乙索求財物尚未獲分文,甲應成立違背職務收賄未遂罪
(D) 甲第二次向丙索求財物,甲應成立假借職務上權力機會恐嚇取財未遂罪
(E) 甲第二次向丙索求財物,甲應成立違背職務收賄未遂罪


9(D).

25 依刑事訴訟法第 116 條之 2 規定,法院為許可停止羈押時,經審酌人權保障及公共利益之均衡維護,認有必要者,得定相當期間,命被告應遵守之事項,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定期向法院、檢察官或指定之機關報到
(B)接受電子腳鐐之科技設備監控
(C)未經許可不得就特定財產為一定之處分
(D)限制出境、出海


10(A,B).

31. 偵查追訴機關發現犯罪案件時,即應開始偵查起訴之規定,與下列何者有密切關係?
(A) 不採私人追訴而採國家追訴之方式
(B) 國家獨占刑事司法
(C) 告訴不可分原則
(D) 職權進行主義
(E) 令狀原則


11(A,B,C,E).

31.甲警為查緝走私毒品,裝置衛星定位追蹤器於 A 使用貨車下方底盤,用以接收其所在位置之 經緯度、地址及停留時間等行蹤數據。然甲於他日取回先前安裝衛星定位器過程中,為A察覺 而遭現場壓制並向地檢署提出告訴。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蒐集定位資料屬偵查職權
(B)甲蒐集定位資料屬依法行為
(C)甲蒐集定位資料屬強制處分
(D)甲蒐集定位資料屬勘驗行為
(E)甲蒐集定位資料有證據能力


12(D).

1971.甲騎乘機車未戴安全帽而遭交通警察乙取締,由於甲事先已取得其兄丙之駕照並徵得同意,故其便以丙之駕照出示給乙並在乙所填發之交通違規通知單上的收受通知聯的簽章欄內,簽罫丙之姓名。問甲之行為,依照實務見解應成立下列何罪?
(A)偽造罫押罪
(B)使公務員登載不實罪
(C)偽造公文書罪
(D)無罪


13(C).

15.女病患舉發婦產科醫生甲於診療時,有不正常碰觸私處(觸診)之行為。試問「 觸診」、「猥褻」的區別為何?
(A)動機
(B)目的
(C)心理傾向
(D)意 圖。


14(A,C).

35. 下列何者得提起「抗告」?
(A)聲請法官迴避經裁定駁回者
(B)對證人科罰鍰之處分
(C)關於通訊監察之裁定
(D)聲請調查證據經裁定駁回者
(E)限制辯護人與被告接見或互通書信之處分


15(A,C,D).

1025.下列何罪雖情節輕微,顯可憫恕,法官亦不得酌量免除其刑:
(A)普通傷害罪
(B)普通侵占罪
(C)故買贓物罪
(D)過失致人於死罪 .


16(B,C,D).

32.關於羈押之期間,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羈押期間之計算,自簽發押票之日起算。但羈押前之逮捕、拘提期間,以一日折算裁判決 前之羈押日數一日
(B)羈押被告,偵查中每次不得逾二月,審判中每次不得逾四月
(C)審判中之羈押期間,自案件起訴之日起算
(D)延長羈押期間,偵查中每次不得逾二月,以延長羈押二次為限
(E)審判中延長羈押每次不得逾二月,如所犯最重本刑為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下之刑者,第一 審、第二審以三次為限,第三審以一次為限


17(B,D,E).

28.警察查獲甲、乙涉嫌聯手竊盜,然偵訊過程甲矢口否認參與犯罪,乙則承認 與甲聯手犯案。案經移送地檢署後,檢察官對甲、乙一併提起公訴。依司法 院大法官釋字第五八二號解釋的說理,審判程序中法院應如何適用「訴訟機 制」,方能以乙對甲的「供述」作為犯罪事實證明?
(A)應分離甲、乙之 審判程序
(B)進行交互詰問程序
(C)實施對質程序
(D)適用自白補強 法則
(E)應確保乙之不自證己罪。


18(A,D,E).

24.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一條之一第一項與第一百九十六條之一第一項分別規定: 司法警察官或司法警察因調查犯罪嫌疑人犯罪情形及蒐集證據之必要,得詢 問犯罪嫌疑人或證人。試問,同樣適用於「犯嫌」、「證人」之刑訴程序機 制為:
(A)通知到場不得強制
(B)權利告知(第九十五條)
(C)辯護 人在場
(D)不自證己罪
(E)對質程序。


19(B,C,D,E).

21.下列何者,係屬必要共犯之犯罪行為?
(A)通姦行為
(B) 收受賄賂行為
(C)重婚行為
(D)賭博行為
(E)公然聚 眾不遵令解散行為。


20(B).

160.甲與母親乙共同居住在一間三樓的公寓內,甲因與女友吵架而心情不佳,於是點燃臥室內的棉被後,再跑到陽台撥打電話給乙,告知家中失火,乙及時通知消防隊,當火勢被撲滅時,僅有臥室內的家具遭燒燬。依據新修正刑法規定,甲成立何罪? 
(A)第一七三條第三項與第二五條放火罪的未遂犯
(B)第一七三條第三項與第二七條第一項前段放火罪的中止犯
(C)第一七三條第三項與第二七條第一項後段放火罪的準中止犯
(D)第一七三條第三項的放火既遂罪


21(D).

17.刑法上關於「故意」的規定,是指一個人對於自己的行為會製造不法侵害,必須達到什麼情況,開 始算是故意?
(A)明知會製造侵害
(B)明知而且有意製造侵害
(C)有能力知道會製造侵害
(D)知道可能製造侵害,而不以為意


22(A,D,E).

34.有關辯護人之權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於偵查中之羈押審查程序所持有之證據資料,得為符合正當目的之使用
(B) 於審判中得檢閱卷宗及證物並得抄錄、攝影或傳輸
(C) 接見羈押之被告,有事證足認其有湮滅、偽造、變造證據或勾串共犯、證人或逃亡之虞者, 得限制之
(D) 辯護人與羈押之被告接見的限制書由法官簽名,再分別送交檢察官、看守所、辯護人及被 告
(E) 偵查中檢察官認羈押中被告有限制與辯護人接見之必要者,限制之聲請經法院駁回者,不 得聲明不服


23(A,C).

20. 有關刑事訴訟法第154條規定「證據裁判主義」之規定,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檢察官應就有罪提出證據
(B) 被告應就無罪提出證據
(C) 「證據能力」判斷乃法律規定非法官職權
(D) 法官應窮究調查探求真實


24(A,C,E).

38. 甲開車不小心同時撞到乙、丙二人,乙死,丙重傷並昏倒在地,甲下車見丙頸項掛有貴重黃金項鍊一條,另起貪念取走該條項錬,經第一審法院判決甲成立過失致死、過失致重傷及竊盜罪,甲就過失致死罪提起上訴,下列敍述何者為是?
(A) 未上訴之竊盜罪產生既判力,上訴審不得重為審判
(B) 上訴審審判之範圍僅及於過失致死
(C) 上訴審法院應就過失致死與過失致重傷一併審判
(D) 如上訴審法院僅就過失致死部分審判,判決之效力及於竊盜部分
(E) 如上訴審法院僅就過失致死部分審判,過失致重傷部分未審判即屬「已受請求之事項未予判決」之違法


25(A).

4.甲擁有一枚台灣獨一無二的郵票,因聽聞乙也有一枚相同的郵票,恐該枚郵票之出現將大幅降低其郵票的價值,雖無意燒燬乙屋,卻向乙誆稱如不交出該枚郵票,將放火燒燬乙屋,乙因誤信甲會燒燬其房子而畏懼,乃交付郵票予甲,甲隨即撕毀該枚郵票並揚長而去,甲應論以何罪?
(A) 詐欺取財罪    
(B) 恐嚇取財罪       
(C) 竊盜罪               
(D) 毀損罪

 

 


【題組】5. 承第4題,甲構成該罪之理由為何?
(A) 因甲無不法所有之意圖
(B) 因甲行使詐術使乙陷於錯誤
(C) 因乙無交付郵票之意思
(D) 因乙心生畏懼而交付郵票


快捷工具
完全正確!

刑法與刑事訴訟法(大意)自由測驗(難度:非常困難)-阿摩線上測驗

善剛剛做了阿摩測驗,考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