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上
阿摩第 2 期
125枚
 6 

【新聞】強調成績好只是下策 成功錄取MIT的自傳怎麼寫?

發表于: 2018/04/19


台灣的大學申請,最高的門檻是考試分數;只要學測或指考分數夠高,剩下的東西都相對簡單不少。然而在美國,大學申請非常注重自傳以及面試。

MIT對於非英文母語人士的考試標準是採門檻制,也就是說,托福分數高於一個指定的分數即可。因此只要贏了自傳和面試這兩仗,就有高達八成勝率了。

MIT校景。路透
MIT校景。路透
我很喜歡做這樣的比喻:申請者和美國各大學入學審查委員會(簡稱入審會)是商品和消費者的關係。以MIT入審會為例,每年有約兩萬件商品上架,但是推車只夠放一千五百件。

身為一件商品的你,目標就是吸引消費者把你放進推車裡。

像MIT這種美國頂尖大學,即便是SAT(美國大學入學考試)考到接近滿分的人,也只有約七分之一的錄取率;然而卻曾有申請者的自傳,讓入審會感動落淚,進而無視SAT分數直接錄取。可見成也自傳,敗也自傳。那麼這份自傳到底要怎麼寫,才能博得入審會的青睞呢?

【下策:強調自己成績好】
「我在校成績名列前茅/我很會考試/我學測考很好/我在台灣的某某測驗考了XX分」這些都是申請者常用來為自己加分的工具。由於台灣高中生大部分時間都在準備學測考試,申請者學測分數都很優秀,然而MIT所要求的托福或美國學測分數其實並不突出。

這類申請者會很想把自己優秀的學測表現寫在自傳裡面,強調自己準備得多努力、考前計畫多縝密、分數在台灣的PR值多少⋯⋯然而入審會對這類申請條件的感覺,就像在美國沃爾瑪超市裡看到一罐貼著台灣CAS優良食品認證的鮪魚罐頭。意思是,我知道這個罐頭大概可以吃,但最終還是會選擇美國本地製造的產品。畢竟,這兩萬個申請者基本上都很會念書,加上也有美國的認證,CAS在「消費者」眼裡勝算真的不大。

想要獲得青睞,就必須擁有跨國籍、跨地域性的優勢,才有機會勝過美國本地的商品。

×:在自傳中強調自己很會讀書和台灣各項測驗的分數。

〇:挖掘出自己跨地域的優勢,並在自傳中加以發揮。

【中策:強調自己很稀有】
「我參加過某國際比賽/我當過某國際志工/我參加過某科展/我曾經入選電競選手⋯⋯」究竟什麼樣的優勢才夠優?

試想,你在超商看到一條日本進口的特濃牛奶糖,儘管沒有CAS認證,但上面寫著「全新口味」、「期間限定」、「使用北海道鮮乳」⋯⋯這樣是不是比僅有CAS認證的牛奶糖吸引人?

這三個引號究竟有什麼魔法?答案是它們創造了稀少性。也就是說,判斷一個優勢到底夠不夠優很簡單:以稀少性來做比較,越稀少越具優勢。

我有位高中同學想申請香港的大學,在面試草稿上寫了類似「擅長批判性思考」、「從小對數學、物理有興趣」⋯⋯我看了簡直快暈過去。論稀少性,「就讀實驗科學班」這句話都勝過前述兩句好幾個量級。

我跟他分享了這個稀少性原則,經過一番腦力激盪後,他想呈現的每一個特質都對應到一個稀有事件:

「批判性思考」→「曾與來自日本的交換學生以英文辯論公共議題」;
「數學」→「與清大教授合作進行有關傅立葉轉換的專題研究」;

「物理」→「取得國際物理奧林匹亞國家代表隊複選資格」。

結果呢?他被錄取了。

×:主打「擅長批判性思考」、「熱心助人」等不具稀少性的特質。

〇:找尋自己真正能夠拔群而出的稀有之處,並以其為主軸強調個人特色。

【上策:貴校需要我】
二〇一六年十月十八日,MIT面試日前五天。我已經盯著電腦文件中的面試草稿整整一小時,但是刪了又加、加了又刪,到最後半個字都沒有變。到後來,我已經記不清楚這樣的夜晚到底是第幾個了?

我最具稀少性的特質是「國際資訊奧林匹亞金牌(世界第八)/正面能量非常強,並竭盡所能散播正面能量給同儕/執行力、決心與毅力不凡」,而草稿中,三者各自的敘述都已經非常清楚、有條理。但是我卻隱隱感覺到這三個段落就像合唱團中的低、中、高音部在練唱不同的曲目,各自都唱得很好,但合起來聽卻有種不協調感,令人渾身不舒服。換言之,如果不想辦法讓各聲部共鳴的話,就只能達成「1+1+1=3」的效果。

台灣代表團參加西元2016年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獲1金、1銀、2銅。...
台灣代表團參加西元2016年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傳回捷報,獲1金、1銀、2銅。左起為選手何達睿、余柏序、楊皓丞、顏睿楠。(教育部提供) 中央社
然而已經被定下來的這些特質,面向截然不同。我該怎麼讓他們「共鳴」呢?一個有若干面向的「商品」,該怎麼「行銷」才有效呢?

答案是:要看見「消費者的需求」。做過產品研發的人都知道,成功的產品除了要有新意之外,更重要的是能看見消費者的需求。同理類推到MIT入審會的話,便是發現入審會可能的「需求」。

我想通了這個策略之後,決定試試。我從上述三個特質出發,開始尋找它們能對應的「入審會需求」。最後,我找到了在大學階段最具聲望的資訊比賽:「ACM 國際大學生程式競賽」(ACM-ICPC)。

最近四年,台灣大學在ACM-ICPC決賽中的獲獎紀錄是兩金,MIT卻僅有一銀一銅。這個成績對於MIT這樣世界頂尖的理工學院肯定非常不理想。而上述我的第一與第三項特質,正好有機會為MIT拿下一面世界金牌,滿足這個需求。此外,我也調查了與我同年的國際資奧選手,並且排除了前七名選手申請MIT的可能。也就是說,就這個需求而言,我是MIT的首選。

於是我在文章中寫下:「我觀察到貴校參加ACM-ICPC的成績不甚理想,而我相信我的能力恰好能解決這個問題。」那一剎那,我彷彿聽見了合唱團低音部與高音部合音成功。最後,我在兩階段申請的第一階段就被錄取了。

錄取名單公布之後,我透過社群媒體認識了其他MIT新生,結果發現每位同學都有一項非常突出的專長,而該專長都能為MIT拓展某個領域。例如,有位身為國家網球選手的十七歲女孩,她能帶領別名「工程師」(MIT Engineers)的麻省理工學院體育校隊創下佳績。又如,幾位嫻熟開飛機的十七歲男孩,他們就是MIT這一屆要進入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人。

我發現,原來造就MIT如此卓越的根基,就是這些頂尖技能的聯集。而這個策略,在推進MIT資訊領域某一部分的成就上,可以說是成功了。

×:自傳和面試中陳述的自身優勢面向不一,打游擊戰。

〇:以自身特色為起點,發想一個審委會可能想達成的事物或目的,並戰略性地集中火力攻擊該要點。

其實,MIT大學部每年錄取一千五百人,就代表有一千五百種成功的自傳。除了我的「商品化」策略之外,我也看過有人把自己「角色化」,塑造成一個科學怪人;也看過有人把自己「小說化」,用卓越的文采把人生中大大小小的故事寫得有血有淚;更看過有人「數據化」,分析大學網站和歷屆錄取者,統計出錄取機率最高的數個特質後各個擊破。

不過說穿了,這些都是各個申請者為自己的稀少性量身定做的策略。因此我也鼓勵讀者,自身的稀少性如果無法適用上述策略,可以試著發想全新包裝自己的方法。或許,入審會因為欣賞這個從未看過的策略而錄取你呢!

《我的未來,自己寫》 圖/大塊文化提供
《我的未來,自己寫》 圖/大塊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我的未來,自己寫:17歲資奧金牌少年,衝撞體制500天》,大塊文化出版授權提供,未經同意禁止轉載。作者何達睿,1999年生,畢業於國立科學工業園區實驗高級中學科學班,2016年國際資訊奧林匹亞競賽金牌(全球排名第八),目前就讀於MIT美國麻省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