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心得】我寫不出這樣的文章,怎麼辦?

發表于: 2013/08/30


如何建立富而好禮的社會 
  提昇道德、維護紀律、改善風氣、建立富而好禮的社會,乃當前政府和人民共同致力的目標。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物阜民豐則生計充裕,仰事俯畜不虞匱乏,《管子》一書言道:「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治易;民貧,則治難。」此自有其顛撲不破的道理存在。然若只求殷富而不教民,則人民逸豫而無教化,以致不明禮法,趾高氣昂,泄泄沓沓,因循怠慢,實非社稷之福。
  然在國家現代化的過程中,常偏重維持物質環境的經營與提昇,結果衍成以「物質主義至上」的不良觀念,導致物慾橫流,利令智昏。準此,一個社會除了追求富裕的物質生活外,仍需有具備高尚、敦樸之人格的民眾,才是健全的家邦。
 長期以來,政府暨民間團體戮力於經濟建設,改善生活品質,其鵠的即在使全體國民都能安和樂利、無虞困窘,令社會安定和諧、風氣敦厚樸實、環境淨化清新。然而在民生富庶優沃、經濟高度發展之後,伴隨而來的是部分人們的利慾薰心,見利忘義,名韁利鎖,人際關係淡薄,道德觀念式微,處處充斥著聲色犬馬與紙醉金迷之窳況,相對的亦使得諸多干犯法紀之事紛至沓來,此實非人們在經濟飛軒而上之後的初衷。

 揆望今日環境之所以令有識者深憂,究其因,不外是社會型態丕變,迫使一般人價值觀念產生變化。曩昔在農業社會裏,崇尚勤儉質樸的行為規矩,安分守己,樂天知命。可是當傳統風貌一躍而為工商型態之後,便四處瀰漫著一股濃厚的商業營利氣息,不論在有形及無形中,傳媒鼓動著人們追求富貴利達,一味地標榜諸多“成功者”之典範,一些下階層的黎民在半籌莫展、坐困愁城之際,只得見風轉舵,乘時趨利,狡黠者使用詐術,強項者鋌而走險,逐步造成整體風氣的敗壞。其次,教育的缺失亦難辭其咎,本來,教育乃在造就完美人生、培植高貴品格,但以今日觀之,只有繁重的課業以及對成績的嚴厲要求,缺乏對莘莘學子之心理的了解與生活的陶冶,久之,遂讓來自各個家庭的子弟滋生功名思想,動輒上演因人格不健全所發生的憾事。而其它的外環因素,則在法治精神無法正確培養;事實上,我們是一個法律成文的國家,每一道法律的擬訂必然經過完密的程序,惟今日風氣暨環境變遷極為迅疾,法律之維持社會秩序的功能嚴重不足,甚至有不少漏洞可鑽,無以產生懲儆作用,日久,人民的觀念與期待自然被扭曲。

 準此而言,今後要切中時弊,建立富而好禮的社會,必須落實下列數項工作:
 一、 重視生活教育,提振國民精神:生活教育,旨在灌輸國民正確理念,教導人們如何調整人生,發展個人潛能,以適應社會生活。使全體民眾洵具備生活上應有的知識、技能與素養,得到上乘的充實生活。其大纛則在激勵人格中原有的良善本性,進而建立正面人生觀,在道德實踐、義務履行中,導正偏斜的狹隘觀念,如此,社會自然安穩和諧。
 二、推動倫理建設,創造和諧氛圍:今日社會潛在的危機,在於國民物質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但實質內容卻未隨之攀昇。由於精神的空虛與疏離,人們常迷失目標,沉耽在多元化的時代空間裏。緣此,朝野之間必須重視培養新倫理,以公德取代自私,以溫柔淳厚驅除侈靡頹廢,建立一股積極、奮發、健康的新風氣,使我們社稷成為一塊安寧而不放蕩、富裕卻而不奢豪、自由又不越軌的淨土。
 三、擴大媒體功能,宣導人文教育:大眾傳播媒體,具有快速而又深遠的影響力。能在無形中轉變社會之著眼點、人際關係、文化傳統。我們衷心地期盼媒體能善盡一己之責,恪守職業道德,多報導溫馨感人的事件,少流佈腥羶誣衊的緋聞,如此一來,大眾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對社會風氣必然產生激濁揚清、振衰起弊的作用。
 四、加強法治建設,確保社會安寧:「禮」與「法」原是一體之兩面,二者如同唇齒相依,法律是建立安居樂業之生活環境的主導力量,欲維護安寧,必賴其強制力量,以排除違法所構成的損害,進一步制裁犯法者,加強阻嚇作用,藉以減少反社會行為,使人民皆能在良好秩序的環境中,共營和諧的富庶生活。儻日久成習,養成守法的習慣,自然能造就一個「以禮為上」的理想畛域。
 
一言以蔽之,富而好禮的社會,是國民生活素質提高的表徵,亦是全民一致的期望。在邁向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大幅進展之餘,廉潔守法、明理知義,正是舉國上下的最重要課題,只要全民對此有所認知與正視,彼此凝聚共識,胼手胝足,悃款蹈赴,黽勉從事,相信一片繁華富裕、崇尚禮儀的榮景,勢將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