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三下
阿摩第 5 期
40枚
 0 

【心得】速動比率 流動比率 利息保障倍數 財務槓桿指數 等名詞解釋

發表于: 2023/10/17


1.速動比率 = 速動資產 ÷ 流動負債
=(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流動負債
(1) 是指速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
(2) 它是衡量企業流動資產中,可以立即變現,用於償還流動負債的能力。
(3) 速動比率 (倍),又稱酸性測驗比率,意指將流動資產減掉存貨,再以所得到的差額除以流動負債後所得到的比率。
(4) 與流動比率相似,提供企業清償短期負債能力的指標。
(5) 不過,它不把變現力弱的存貨計算在內。
(6) 速動資產:包括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項等,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變現。
(7) 流動資產中存貨、1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資產及其他流動資產等,則不應計入。 
速動資產 = 流動資產 - 存貨
  或:速動資產 = 流動資產 - 存貨 - 預付賬款 - 待攤費用
(8) 計算速動比率時,流動資產中扣除存貨,是因為存貨在流動資產中變現速度較慢,有些存貨可能滯銷,無法變現。
(9) 至於預付賬款和待攤費用,根本不具有變現能力,只是減少企業未來的現金流出量,所以理論上也應加以剔除,但實務中,由於它們在流動資產中所占的比重較小,計算速動資產時,也可以不扣除。
(10) 速動比率 ≧1倍時,表示短期償債能力安全.
(11) 因為在流動資產中,「存貨」跟「預付費用」,其實要變現(賣掉換成現金),比較無法即時,於是多了一個速動比率。
(12) 總之流動和速動就是差在「存貨」 和「 預付費用」,有其中之一選就對了
2.流動比率,也稱營運資金比率或真實比率,是指企業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
(1) 流動比率的高低:判斷資金周轉順暢。
(2) 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都是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指標。
(3) 流動比率= (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 100% > 2的公司,
比較不會遇到週轉不靈的情形
3.利息保障倍數:
(1) 是企業中期營運的財務指標.一家公司向銀行借錢做生意,所賺來的純益是否足夠支付
(2) 利息保障倍數 = 稅前息前折舊前盈餘 / 利息費用
(3) 大部分企業都會舉債經營,舉債就會產生利息。如果利息還不出來,以後可能就借不到錢,甚至會倒閉。所以我們用利息保障倍數,來觀察這間公司能不能回出利息。
(4) 其中我們會需要,稅前息前折舊前盈餘 ( EBDIT ),簡單來講就是賣出產品,扣掉原料成本、人事費用,和其他支出後,所剩下的盈餘。
(5) 債權人用利息保障倍數、流動比、速動比,決定要不要借錢給這間企業。
(6) 因為,企業發行債券,除了到期要還本金外,每期還需要支付利息。所以債權人除了流動比和速動比外,同樣關心利息保障倍數,才能瞭解把錢借給這間公司,能不能收回利息。
4.財務槓桿指數 = 總資產 / 股東權益
= 股東權益報酬率 / 總資產報酬率
(1) 財務槓桿,是利用借貸資金進行投資,以獲得高於資金成本的報酬率。企業在進行大型投資案時,多會利用財務槓桿以調度資金。不過,過度的財務槓桿卻有潛在的危機。
(2) 財務槓桿:指運用較少的資金進行投資,以獲得高報酬。也就是以小博大。外匯保證金、證權與期貨買賣都屬高財務槓桿的金融商品。一般來說,愈年輕,可承受風險愈高,可運用的財務槓桿倍數愈高。
(3) 若財務槓桿度越高,即財務彈性越大,表示固定財務成本越高,故使息前稅前淨利變動對每股盈餘之變動影響效果越大。反之,其影響效果越小。
(4) 財務槓桿度計算方式為:息前稅前淨利 / (息前稅前淨利-固定利息支出)。
(5) 稅前淨利=營業利益+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5.營運槓桿是指公司固定營運成本的使用程度,若公司使用較大的固定營運成本,則我們稱該公司的營運槓桿較大;反之則較小。
(1) 營運槓桿是透過固定資產投入的多寡,探討公司的銷貨收入與息前稅前利益 (EBIT) 兩者間的關係。
(2) 營運槓桿=(營業收入-變動成本)/息前稅前利益(即EBIT)
6.財務槓桿是透過舉債的多寡,探討EBIT,與普通股每股盈餘 (EPS) 兩者間的關係。
7.總槓桿(營運槓桿+財務槓桿),則是探討銷貨收入與EPS兩者間的關係。
8.固定資產成本比重高低對於獲利能力(息前稅前淨利)具有乘數放大的影響,稱為營業槓桿。
9.負債占資金來源比重之高低,對於股東權益具有乘數影響效果而稱為財務槓桿。
10.負債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主要是要告訴投資人什麼?
主要是要告訴投資人……..償債能力
(1) 負債比率:為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率關係,
(2) 是判斷利息負擔是否影響營運。因為,金融風暴可拖垮高負債低,競爭力產能過剩的公司,須留心
(3) 資本的來源,不外乎由股東出資或是由公司對外舉債而得到。
(4) 以舉債的方式籌資具有發揮財務槓桿的功能,有助提高投資報酬率,並且由於利息費用可以抵稅,因此也有稅務上的優點
(5) 但其缺點則是當舉債過高時,由於槓桿因素也將使風險提高,若同時發生營運不若預期時甚至有倒閉的風險。
(6) 因此由負債比率可大致看出一家公司的體質是否健全,並在選股時能及早過濾掉有潛在財務危機的地雷股。
(7) 負債比率計算方式為:負債總額 / 資產總額。
負債比就像一把雙面刃
高負債比
讓股東用比較少的自有資金
就能創造同樣高的獲利
但也付出比較多的利息
同時還不出錢而倒閉的機率也比較高。
7.負債比合不合適,由 ROE 和 ROA 決定,
ROE 大幅高於 ROA,舉債有利經營
ROE 大幅低於 ROA,舉債不利經營
(1)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 = 稅後純益 / 股東權益
①ROE顧名思義,就是公司拿股東的錢去投資的報酬率。
②ROE:衡量公司替股東賺錢的效率
③股東權益:就是公司的身價,也稱做「淨值 」
④ROE 數值愈高,獲利能力愈佳,股東就可能享受到公司所給予的獲利愈多。
(2)資產報酬率 ( ROA ) = 稅後息前利益/總資產
= (稅後純益 + 利息 × ( 1-稅率 ) / 總資產)
①用「稅後息前利益 」的意義,在於要把真正付給債權人的利息加回去,才能知道真正的 ROA。
②每間公司體質都不一樣,沒有一個一定正確的負債比率,所以通常用財務槓桿指數,
③評估舉債對公司經營有沒有利,如果 ROE 跟 ROA 差不多的公司,代表負債比拿捏得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