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老年人的專利?受到久坐、不愛運動和吃太油的關係,年輕族群罹患高血壓的比例正逐年攀升,但卻有四分之三年輕患者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的疾病,未來併發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機率也比一般人高。對此,醫師建議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若發現有高血壓問題,可透過飲食改變和多運動改善,有機會不服藥就穩定控制血壓。.
440萬人高血壓 3/4年輕人不自知
據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目前全台約有440萬名高血壓患者,比去年增加10萬人,平均每天新增近300人,推估未來十年內可能突破500萬人。國民健康局副局長孔憲蘭表示,雖然高血壓比例會隨著年齡而增加,但資料顯示20至39歲青壯年的高血壓比例約十二分之一,其中僅四分之一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疾病,原因可能是太多人不曾測量血壓,以致無法即時發現。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殷偉賢表示,高血壓是相當普遍的疾病,而造成年輕人高血壓的原因,除了少數為先天性遺傳之外,多數為飲食油膩、肥胖、久坐、缺乏運動和代謝症候群所致。呼籲18歲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量1至2次血壓,確認是否有血壓超標的現象;若是屬於高危險族群者,更要每天量血壓。量血壓最好是在清晨起床後15分鐘測量,測量前不可進行激烈活動,也不能喝咖啡等刺激性飲品。
生活飲食控制 高血壓也能不吃藥
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吃藥嗎?殷偉賢醫師表示,高血壓不是一被發現就要吃藥,剛開始可透過健康飲食調整來改善,包括減少鹽分攝取、酒精攝取不過量、每日蔬果達5份以上(每份約一個拳頭或一飯碗大小),同時還要戒菸、注意膽固醇、少吃動物性油脂、多運動,每周約3至5次規律性運動,每次30分鐘、走路或跑步2至3公里。若能完全配合上述調整項目,估計可下降血壓5至10豪米汞柱。
不過,若生活和飲食控制經過數個月,血壓仍無法下降,或者測量幾天後發現發現血壓值都在160/100mmHg以上,則建議及早就醫,可能需搭配藥物治療。
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為呼籲民眾重視血壓健康,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邀請藝人李伯恩擔任健康大使,宣導「S-ABCDE」降壓六守則的健康概念,鼓勵民眾跳有氧舞蹈控制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