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閱讀以下兩段資料後,回答問題 。
佛教造像立寺及廣度僧尼等所謂功德事,在經濟上都起著破壞的作用。一部分精通佛學的僧徒,闡發宗旨,在中國哲學的發展過程中,卻起著開拓的作用。天竺各教派,南北朝時期,大體上都傳入中國,中國僧徒各就所學,標舉心得,聚徒傳授,成立學派,為隋唐佛教全盛時期作了重要的準備。佛學目的在於修行證果,途 徑不外戒、定、慧三端。南朝佛學偏重智慧(義理),北朝佛學偏重禪定,戒律南北並重,北方戒律尤為專門之學。...... 在南北不同環境中,佛教與儒學所作入世出世的門争,佛教與道教所作較量地位高低的鬥爭,佛教與儒學、道教所作華戎之辨的鬥争,都帶有不同的特色。南北朝因為佛學的興盛和儒佛道的爭論,呈現戰國時期以來的又一次百家爭鳴·,····佛學處於門爭的主要面,所以說,南北朝時期,佛學在中國思想界起了開拓的作用。
自寇謙之革新天師道以後,道佛兩教相互攻擊,儒攻佛不攻道,形勢上似乎儒道聯合攻佛。攻佛的理由之一是華夷之辨,這就影響北朝非漢族的皇帝,對華夷之辨需要表示態度。宗教門爭含有政治意義,因之表現的形式比南朝劇烈。四四六年。
魏太武帝滅佛,固然由於崔浩、寇謙之的勸說,但也由於魏太武帝想證明自己親漢不親胡。他在滅佛詔裏說“朕承天緒,欲除偽(佛)定真(儒道),獲羲(伏羲)
農(神農)之治⋯⋯自今以後,敢有事胡神(佛)及造形像泥人銅人者門誅(滅一門)。.......諸有佛圖形象及胡經,盡皆擊破焚燒,沙門無少長悉坑之” ,後趙石虎說過,胡人該奉胡神,我是胡人,所以興佛教。魏太武帝排斥胡神,顯然是在對漢人,我是黄帝子孫(拓跋部白稱是黄帝子昌意的後裔),有權继承羲農的正统。
五五四年,齊文宣帝策問秀才說,和尚道士幾占民戶的半數,國用大成不足,你們認為哪個該廢除?他作出決定,滅道興佛,令道士剃當和尚。他不讓道士還俗,
足見滅道不是為“有潤邦家”(補助國用)而是為尊奉胡神。五七七年,周武帝滅齊境佛教,對信徒任道林說,佛生在西域,我不是五胡,對他不發生敬心。既非正教,所以該廢。魏太武帝,周武帝滅佛表示親漢,齊文宣帝興佛表示親鮮卑,其實,
佛早就是漢族和非漢族共同崇奉的大神,滅佛興佛,都不能在產生多大的政治作用。
請回答下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