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4/1起,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國三上
阿摩第 2 期
8161枚
 6 

【分享】教育原理與制度~~人名與理論整理 PARTY3

發表于: 2011/02/14



杜威(J.Dewey) 1.名言:「哲學是教育的普遍原則,而教育是哲學的實驗室」。
2.主張知行合一,認為「行以求知」,把「由做中學」當作教育的根本法則。
3.主張「教育無目的」。
4.認為想改變一個人,必先改變他的環境。
5.提出「教育即生活」。
6.屬於民生主義、實驗主義的教育哲學。
斯賓賽(H.Spencer) 1.提倡教育的目的是在幫助學生預備將來能過完美生活(生活預備論)。
2.「教育論」中認為五種知識最為重要:直接保己的知識、間接保己的知識、養生長嗣的知識、人際關係、休閒娛樂。
3.認為「科學」為人生最重要的知識。
4.曾將社會比擬為有機體,為了適應環境而經歷由簡單到複雜的演化過程。
倪爾(A.S.Nell) 1.創建英國夏山學校。
2.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使兒童工作愉快,生活積極。
3.教育的基本原則,要使學校適合兒童的興趣、需要及能力。
4.學習的課程,重視學校對兒童的影響。
巴斯道(J.B.Basedow) 1.創辦「泛愛學校」。
斯泰納(R.Stciner) 1.提倡「人智學」,創設「華德福預備學校」。
福祿貝爾(F.Froebel) 1.最早提倡設計幼稚園教育理念與措施。
2.第一位創立幼稚園,有「幼稚教育之父」之稱。
蒙特梭利(M.Montessori) 1.創立「兒童之家」,對幼兒教育貢獻良多。
2.提出教學三要素:預備好的環境、精神預備好的教師、教具。
裴斯塔洛齊(J..H.Pestalozzi) 1.十九世紀歐洲最具人道思想,主張教育具有推動社會改革。
2.推動貧民教育運動,有「平民教育之父」、「小學教育之父」之稱。
高爾頓(Galton) 1.提出「一元智慧論」。
2.與西蒙合作製成一個測量智力的工具,即比納-西蒙量表,用以檢查和鑑別兒童的智力。
斯皮爾曼、史比爾曼(C.E.Spearman) 1.提倡「智力二因論」,認為人的智慧包含兩大因素。
2.認為智力是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構成的。
史騰伯格(R.J.Sternberg) 1.提出「智力三元論」。
2.分成「組合智力」、「經驗智力」以及「適應智力」。
桑代克(E.L.Thorndike) 1.提出「嘗試錯誤」學習理論,分為練習、準備、效果三部分。
練習:練習次數愈多,個體的某種反應與某一刺激間的聯結則愈強。
準備:個體身心狀態準備反應時,聽其反應則感到滿足,阻止其反應則感到苦惱。
效果:反應後獲得滿足效果者,反應將被強化,刺激反應間之聯結加強。
2.提倡「智力多因論」。再細分成提出「三種智力論」,主張人類智力有三種不同表現:抽象智力、機械智力、社會智力。
3.提出學習三律:準備律、練習律、效果律。
4.提倡學習遷移「同元素論」,主張舊學習之所以對於新學習有遷移效果,主要是由於新舊兩種學習中相同的元素。
5.撰寫世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心理學的創建貢獻厥偉。
6.被尊稱為「美國心理測驗運動之父」。
7.提倡教學「準備原則」。
塞斯通(Thurstone) 1.提出「七種智力論」,主張「智力群因論」。
2.把人類的智力表現分屬七個項目:語文理解、語詞流暢、數字運算、空間關係、聯想記憶、知覺速度、一般推理。
迦納、葛敦納(H.Gardner) 1.提倡「多元智慧理論」。
2.指出人類至少有八種基本智慧的存在;分別是語言智慧、邏輯-數學智慧、空間智慧、肢體-運作智慧、音樂智慧、人際智慧、內省智慧、自然觀察智慧。
吉爾福特、基爾福(J.P.Guilford) 1.提出「智力結構論」,分成思維內容、思維運作、思維產物。
2.思維內容,包括視覺,聽覺,符號,語意,行動五項。
3.思維運作,包括評價,聚歛思維,擴散思維,記憶保存,記憶收錄,認知等六項。
4.思維產物,包括單元,類別,縣係,系統,轉換,涵義等六項。
5.創造性能力包含四種因素:流暢性、變通性、獨創性、精密性。
6.認為創造力和擴散性思考關係最密切。
高曼(Goleman) 1.提出「情緒智能」的觀念(EQ)。
2.認為情緒智能包含自我控制、熱情、毅力,有動機。
3.提出五個領域:知道情緒、管理情緒、有動機、調整情緒、處理關係。
4.認為有EQ的人較少有暴力,且受人歡迎,學習也會進步。
5.與迦納的「多元智能」中的「人際智能與內省智慧」相呼應。
卡泰爾(Cattel)、何恩(Horn) 1.提出「智能型態論」。將人類的心智能力分成兩種型態,其一是流動智力,其二是固定智力(晶體智力)。
2.流動智力是對於新事物快速辨識、記憶與理解的能力,如空間認知、機械記憶、事物判斷。
3.固定智力則是運用既有知識與技能去吸收新知識或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語文詞彙、數理知識的記憶。
4.流動智力在二十歲之後發展會到達頂峰,而三十歲之後將隨年齡增長而降低,但是固定智力則會因知識與經驗的累積,隨著年齡增加而不斷成長。
泰勒(F.M.Taylor) 1.屬於「科學管理派」。
2.被譽為「科學管理之父」。
費堯(H.Fayol) 1.屬於「行政歷程派」。
2.有「行政歷程之父」之稱。
韋伯(M.Weber) 1.在行政學上提出「科層體制理論」。
2.屬於「科層體制派」。
SWOT情境分析 1.S :組織的優勢。
2.W :組織的劣勢。
3.O :組織外在的機會。
4.T :組織外在的威脅。
史塔夫賓(D.L.Stuffbeam) 1.提出「CIPP」模式的教育評鑑。C是背景評鑑、I是輸入評鑑、P是過程評鑑、P是成果評鑑。
2.其評鑑的最核心功能為「做決定」。
麥考爾(W.A. McCall) 1.創立「T分數」,公式為「T=10z+5」。
2.T分數之平均數為50,標準差是10。「T」是一種標準分數,「z」是一種標準分數。
溫勒(Lewin) 1. 主張「場地論」,認為人的行為係受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影響。
2.其示意公式為:B=f(P,E)。
費德勒(F.E.Fiedler) 1.提出「權變理論」。
麥可里(J.E.Megley) 1.提出「Z理論」,認為現代化管理觀念應兼顧制度與人。
奧斯朋(A.Osborn) 1.提倡「腦力激盪法」來培養創造力。
2.以八個人為單位,務必遵守「和諧尊重」、「不批評」、「鼓勵發表」、「表揚發言者」。
3.屬於集思廣益的方式。
瓦欽思(K.Watkins)、馬斯克(V.Marsick) 1.以七個C來說明學習型組織的特質。
2.這七個C分別是:
(1)持續不斷的學習。  (2)親密合作的關係。
(3)彼此聯繫的網路。  (4)集體共存的觀念。
(5)創新發展的精神。  (6)系統存取的方法。
(7)建立能力的目的。
聖吉(P.Senge) 1.提出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練」。
2.分成自我超越、改變心智模式、建立共同願景、團隊學習、系統思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揭示迎向二十一世紀未來教育的四大支柱。
2.四大支柱分別為:
(1)學習各種知識和做人的方法。
(2)學習做事的能力。
(3)學習與他人相處,融入團隊生活。
(4)想要成為什麼,便要如何努力,掌握方向,邁向「可能發展區」。
赫爾巴特(J.F.Herbat) 1.企圖將教育心理化,使教育能建立科學的基礎。
2.提倡四段教學法:明瞭、聯絡、系統、方法。
3.繼承者依心理學理論創立了系統的「五段教學法」,分成預備、提示、聯合、概括、應用五個階段。
4.有「科學教育之父」之稱,又被稱為「心理學之父」。
5.首倡教學之「類化原則」。。
莫禮生(Morrison) 1.提出「精熟理念」,提倡單元教學法,強調精熟標準。
2.提出的「精熟公式」包括下列步驟:
預測驗→教學→測驗教學結果→修正教學程序→再教學→再測驗→熟練。
3.分成試探、提示、自學、組織、複講五個步驟。
凱勒(Keller) 1.提倡「個人化教學法」,又稱為「凱勒計畫」。
2.其主要特徵有:自訂進度、講求精通、個別教導、善用指引、輔以傳統教學法。
史肯納、斯金納(B.F.Skinner) 1.主張「編序式教學法」。
2.提出「操作制約論點」。
3.除去嫌惡事物而能增加某種行為發生率的作用,稱為「負增強」。
4.運用受喜好的增強物來加強某一受歡迎行為的傾向,稱為「正增強」。
布魯納(J.S.Bruner) 1.主張使用「螺旋式課程」施教。
2.提出「表徵系統論」,將兒童及青少年認知發展分成「動作表徵期」、「形象表徵期」、「符號表徵期」。
3.提倡「發現學習論」的教學理論,係指學生在學習情境中,經由自己的探索尋找,從而獲得問題答案的一種學習方式。
4.教學原理:學習事物的程序,一般都是由具體→抽象→形象與符號表徵。
5.教學應用上的四個原則:動機原則、結構原則、順序原則、增強原則。
布魯姆、布隆姆(B.S.Bloom) 1.提出「精熟教學法」。
2.為影響學生的學習成敗有兩類因素,一類是「穩定的變項」,例如智力、社經地位;另一類是「可改變的變項」,例如認知及情意的起點行為與教學品質等變項。
3.將學習行為分成認知領域、情義領域、技能領域。
4.認知領域的教學目標,分為六大類,即知識、理想、應用、分析、綜合,及評鑑。
克拉斯霍爾(D.R.Krathwohl) 1. 將情意領域分為五個層次:接受、反應、價值判斷、價值組織、品格形成。
哈洛(A.J.Harrow) 1.將技能領域分為六種類別:反射動作、基本動作、知覺能力、體能、熟練動作、有目的的溝通。
辛普森(E.J.Simpson) 1.將技能領域分為七個層次:知覺、心向、引導反應、機械反應、複雜反應、技能適應、創作表現。
貝利(Bayley) 1.主持了柏克萊成長研究,連續觀察同一群體之嬰兒三十六年。
2.這種就方法屬於「縱貫法研究」。
克伯屈(W.H.Kilpartick) 1.提出「同時學習原則」,在學習活動中同時得到認知、技能、情意。
2.分為主學習-直接達到的目的,副學習-擴展經驗,與主學習有關的思想與概念,輔學習-提供價值判斷的標準。
維果斯基、維高斯基(L.S.Vygotsky) 1.提出「認知發展論」認為適時輔導學生是教學的不二法門。
2.主張「鷹架作用」(Scffolding)。
3.個體在他人協助下所表現的能力水準與個體獨立工作所表現的能力水準,兩者之間的差距稱為「最近發展區」(ZPD)。
皮亞傑(Piaget) 1.提出「認知發展論」,分成「感覺動作期」(0~2)、「前運思期」(2~7)、「具體運思期」(7~11)、「形式運思期」(11以上)。
2.認為前運思期兒童的思維方式不合邏輯,主要受到「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義」、「物體恆存性」的限制。
3.在認知與語言發展理論中,較偏重天賦遺傳論,對「認知學派」具有重大的影響。
4.把個人和團體因不同文化系統的接觸而產生變化,稱之為「涵化」。
5.以個體既有的認知基模去適應新環境的要求,企圖以此方式將新經驗納入既有的舊經驗中,稱之為「同化」。
6.認為在教材組織、設計上,應把握「連續性與階段性」的原則。
柯爾柏格、郭爾堡(L.Kohlberg) 1.提出「道德發展論」,分為三期六段論。
2.九歲以下的「道德成規前期」:避罰服從取向、相對功利取向。
3.九歲以上到成人的「道德循規期」:追求認可取向、遵守法規取向。
4.「道德自律期」:法治觀念取向、普遍倫理取向。
皮德思(R.S.Peters) 1.為「概念分析學派」的提倡者。
2.提出教育的三個規準:合認知性(真)、合價值性(善)、合自願性(美)。
巴夫洛夫(Pavlov) 1.提出「古典制約學習」理論,是刺激代替性的學習歷程。
2.制約刺激與非制約刺激出現順序為「制約刺激」在前,「非制約刺激」在後。
柯勒(Kohler) 1.以黑猩猩接桿的實驗,證明頓悟是學習要素。
赫爾(Stanley Hall) 1.是研究兒童發展的美國心理學家,將青少年階段稱為「狂飆期」。
佛洛依德(S.Freud) 1.主張人格結構包含三個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2.認為人格發展的動力是「性」。
3.心理性期論:口腔期0~1.5歲、肛門期1.5~3歲、性器期3~7歲、潛伏期7~12歲、兩性期;12歲以後。
4.國中生屬於兩性期。
5.認為人格的發展在六歲就已定型。
舒伯(Super) 1.將人的生涯發展大致分有「成長」、「探索」、「建立」、「維持」、「退休」等五階段。
2.中學至大學教育階段,是從15歲到25歲,細分有探索(國中)、選擇(高中)、準備(大學)三個過程。
溫納(B.Weiner) 1.提出「三向度歸因理論」。
2.發現一般人多將自己的成功或失敗原因,歸諸於能力、努力、工作難度、運氣、身心狀況、其他。
3.研究證實將成功原因歸諸於努力者,有較高的學習動機。
4.按各因素的性質,分別歸納到以下三個向度之內:
(1)因素來源:
內在:能力、努力、身心狀況。
外在。工作難度、運氣、其他。
(2)穩定性:
穩定:能力、工作難度。
不穩定:努力、運氣、身心狀況、其他。
(3)能控制性:
能控制:努力。
不能控制:能力、工作難度、運氣、身心狀況、其他。
艾瑞克森(Erikson) 1.提出「社會心理發展論」(發展危機論),認為人的社會發展會因為不同年齡而有不同的危機。
2.認為人生中有八個人格發展階段。
3.認為六歲到青春期的發展危機是「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
4.認為青少年的發展任務為「自我認同對角色混淆」。
奧斯貝爾(D.Ausubel) 1.代表認知心理學派的教育家。
2.提出教學理論為講解式教學法,或稱為解釋性教學法。
3.提出「前導組織」,強調教導學生新知識之前,先以學生的既有知識、經驗為基礎,對學生作引導式的說明,有助於新知識的學習。
馬斯洛(A.H.Maslow) 1.提出「需求層次論」,共分七層。
2.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尊重需求,這四層稱為基本需求。
3.知的需求、美的需求、自我實現需求,這後三層稱為成長或存在需求。
蓋聶(Gagne) 1.提出「學習階層」,主張發展隸屬於學習。
2.提出人類學習分為八類:訊號學習、刺激反應聯結的學習、連鎖作用、語文聯結、多重辨別、概念學習、原則學習、解決問題。
賀茲伯格(F.Herzberg) 1.提出「雙因子理論」,分成激勵因素(滿足)、保健因素(不滿足)兩類。
2.導致工作滿足與工作不滿足的因素互不相干。
瑞夫.泰勒(R.W.Tyler) 1.著有著名的「課程與教學之基本原理」。
2.在課程領域內被稱為課程聖經。
魏克斯勒(P.Wechsler) 1.提倡「離差智商」,以群體的平均數為基礎,將個人分數與平均數相減是標準差的幾倍。
2.編製魏氏智力量表,以100為平均數,15為標準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