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牽拉肘(幼兒脫臼)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幼兒的骨骼較無法承受拉力,因此常發現「牽拉肘」等狀況。 牽拉肘--小兒最常見的脫臼 陳潮宗     小兒牽拉肘在脫臼整復治療中也是最簡單的一個手法。常見焦急的家長,帶著幼兒求診,有經驗的醫師瞬間即使患兒的肢體恢復其功能,出現奇蹟式的療效。牽拉肘正確應稱「小兒橈骨頭半脫位」,是五歲以下幼兒肘部最常見的外傷。   一、主要症狀: 患兒患肢手肘呈現半屈狀旋前垂於體前,不能舉手,拒絕拿、取食物及玩具,並拒絕大人碰觸。 肘部略有腫脹但外形無明顯變化,肘部由於受牽拉傷後疼痛、怕觸碰,尤其在橈骨頭處壓痛明顯,肘關節活動範圍受限制。   二、臨床解剖及病因病理 橈骨近端的骨(骨后)大約於5~7歲左右才開始出現,到6~7歲時橈骨頭逐漸增大,18~20歲左右開始與橈骨癒合。故幼兒的橈骨頭尚未完全發育,橈骨頭與橈骨頸的橫徑幾乎相等。橈骨頭完全位於肘關節囊內,周圍無任何韌帶和肌腱附著。但被一條起於尺骨後緣的一條環形韌帶所圍繞,即橈骨環狀韌帶,此韌帶由堅韌的強力纖維構成,內面襯以一薄層軟骨。當肘關節過於內收位,該韌帶可因橈側副韌帶的過度牽張而被動運動。此病多見於5歲以下的幼兒,是有一定的道理,引起原因是幼兒的橈骨頭未發育,環狀韌帶不足以緊密包裹橈骨頭,二者間並有潛在的間隙,加上關節囊鬆弛、在外力的作用下易發生半脫位。 通常幼兒在走路跌倒時,由於幼兒手腕部恰恰被成人握持而肘部突然受到強大的牽拉力所致。 肱橈關節鬆動,關節間隙加大,關節腔負壓增加,而把關節囊的滑膜組織和環狀韌帶吸入關節腔,加上環大頭小,使得橈骨被環狀韌帶卡位而阻礙自行復位,呈現半脫位。 肱橈關節鬆動產生疼痛,小兒反射性屈肘,致使肱二頭肌突然收縮,由於肱二頭肌止於橈骨粗隆,恰好將鬆動的橈骨頭拉向前方,引起橈尺近側關節的錯位。由於橈骨頭發育不全,頭頸相差無已,寬鬆的環狀韌帶會發生不全滑脫,會阻礙關節的自行復位,造成半脫位。 橈尺近側關節錯位也會引起前臂骨間膜和環狀韌帶的緊張,交鎖住橈骨頭而不得自行復位,須經手法復位。     注意事項 幼兒筋骨嬌嫩,故作對抗牽拉時,稍加用力即可,切忌用力過猛、過大;復位後疼痛立即消失,關節即活動自如,但要避免近期再牽拉,至8~9歲後則很少再有發生脫位者。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