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教育的隱喻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接生的隱喻(Midwifery metaphor): 觀念主義——「教育即接生」。 兒童具有先天的觀念,教育的過程為由內而外地引出與啟發。 蘇格拉底——「探索與學習不外乎回憶」:不斷詰問,能將思想的難題解決。摁 承認教育的有限性,受教客體本質上所有的可以幫他們引出,沒˙有的特質,教師無法或不依定能由外而內加以鑄造。   塑造的隱喻(Molding metaphor): 經驗主義與行為主義的代表思想,教育是心靈及人性的塑造。 強調「教育萬能」說,漠視受教者的個別差異。   雕刻的隱喻(Sculpture metaphor) 官能心理學或形式訓練說的代表思想(理性主義),強調由「外而內」的訓練與陶冶。 肯定受教者身心氣質有如大理石,是各有其不同的先天紋理來雕刻,才可能匠心獨運,創造出天工藝品。 青少年的身心氣質具備異質性,有個別差異,所以應適應個別差異因材施教,才有更佳效果。 p.s「外而內」——經驗主義。   生長的隱喻(Growth metaphor) 實驗主義與自然主義的代表思想(杜威),強調兒童成長的主動性。 裴斯塔洛齊:「學生如樹木,教師如園丁」。 福祿貝爾:「學校如花園,學生是花木,教師是園丁」。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