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目錄 編輯

吳清山、林天祐-教育小辭書

主題: Banks多元文化課程設計模式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A) 26 林老師是高中物理老師,她在婦幼節的時候,在課堂上講授女性物理學家吳健雄 的故事,請問這是屬於哪一種多元文化課程設計取向? (A)貢獻取向 (B)附加取向 (C)轉化取向 (D)社會行動取向   [SOL] Banks2001提出的[多元文化課程設計模式]   1.貢獻模式 the contribution approach = 英雄節日模式 時間很短,強調族群英雄的貢獻,採取主流文化為主軸,要注意族群偏見的行成 ex:在婦幼節提到吳健雄   我國各縣市實施鄉土教育最常重視的第一個階段   2.附加模式 the additive approach  = 添加模式 類似貢獻模式,但是實施時間較長,有[主題週]的概念 ex:增加族群研究的選修課程方式,保留完整的課程核心   3.轉化模式 the transformation approach 強調課程結構.本質與基本假設的整體改變,依照不同族群的觀點討論問題   4.社會行動模式 the social action approach 具備轉化模式特點,但是還要進入真實社會情境中,進行問題解決 ex:拯救北投溫泉   我國鄉土教育最宜重視的階段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