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購】摩檸客製化保溫瓶(粉)(藍),歡迎下訂! 前往查看
沈蔚蔚>試卷(2015/08/05)

農會◆農會法及其施行細則題庫 下載題庫

103 年 - 103-1 全國各級農會_聘任職員統一考試_新進九職等以下:農會法及其施行細則#24213 

選擇:20題,非選:5題
立即測驗 
我要補題 回報試卷錯誤
1.1.依據農會法施行細則第 23 條之規定,中華民國農會依農會法第 26 條第 2 項 規定辦理農會聘任職員統一訓練,應組設聯合訓練機構為之。
(A)O
(B)X


2.2.鄉(鎮、市、區)內具有農會會員資格滿三十人時,得發起組織基層農會。
(A)O
(B)X


3.3.農會理事、監事有不得兼任農會聘、雇人員、農事小組組長、副組長,或其 他與農會有競爭性團體或企業之職務,並不得經營與農會有競爭性之營利事 業。若有以上情形者,農會應通知其在三十日內自行選擇;屆期不作決定時, 由該農會報請主管機關,解除其理事、監事職務。
(A)O
(B)X


4.4.農會各種法定會議,除緊急事項外,應於開會十日前將召集事由及提議事項 通知出席人,並報主管機關備查。
(A)O
(B)X


5.5.農會會員(代表)、理事、監事之行使職權,應限於會議時為之。
(A)O
(B)X


6.6.農會理事長,因故不能執行職務時,應指定理事一人召開理事會議,由理事 互推一人代理其職務,如不為或不能指定或推定者,由總幹事指定之。
(A)O
(B)X


7.7.農會會員入會滿六個月以上者,得登記為會員代表候選人。
(A)O
(B)X


8.8.農會理事會議由理事長召集,監事會議由常務監事召集,並各為會議之主席。
(A)O
(B)X


9.9.農會總幹事之聘任,須經全體理、監事二分之一以上之決議行之;其解聘須 經全體理、監事三分之二以上之決議行之。
(A)O
(B)X


10.10.各級農會理、監事,其中應有二分之一以上為自耕農、佃農與雇農。
(A)O
(B)X


11.1.下列那一項不是農會法第 18 條法定出會條件?(1) 死亡(2) 除名(3) 具雙重 國籍者(4) 住址遷離原農會組織區域者。

12.2.下列何者不是農會理事會職權(1)監察農會財務及財產(2)審定會員入會 及出會(3)聘任及解聘總幹事(4)陳報主管機關及上級農會之法定書類。

13.3.農會會員代表大會對下列各款事項,須經全體會員代表三分之二以上之出 席,及出席人三分之二以上之決議行之,以下何者為非?(1)章程之通過或變 更。(2)總幹事之處分。(3)選任人員之罷免。(4)經費之募集。

14.4.農會的最高權力機構為(1)總幹事(2)理事會(3)監事會(4)會員(代 表)大會。

15.5.阿中大學畢業想要登記為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候聘人,需曾任機關、學校或 農業、金融機構或農民團體相當薦任職職務(1)2 年(2)3 年(3)4 年(4) 5 年以上。

16.6.下列農事小組組長之職責何者為非?(1)召開會員代表大會(2)指導會員 異動申報(3)協助推行農會業務(4)反映小組會員意見。

17.7.農會法第 49 之 1 條未授權訂定下列那一項法規(1) 農會人事管理辦法(2) 農 會財務處理辦法(3) 基層農會資格審查及認定辦法(4) 農會考核辦法。

18.8.農會對外行文,其為召開各種法定會議、總幹事之聘任、解聘及獎懲事項, 由(1) 理事長簽署(2) 由理事長簽署,總幹事副署(3) 總幹事簽署(4) 常務監事 簽署。

19.9.農會法規定,中華民國農會理事名額為(1)33 至 45 人(2)21 至 27 人(3) 19 至 25 人(4)15 至 21 人。

20.10.自民國幾年起,在金融機構之借款有一年以上延滯本金返還或利息繳納之 紀錄者,不得登記為理、監事候選人(1)89 年(2)90 年(3)93 年(4)95 年。

【非選題】
21.1. 農會依農會法規定向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申請合併時,除合併之決議內容 及相關契約書應載明事項,已依農會法規定公告之證明、通知文件及異議之處理 外,還應附具哪些書件?

【非選題】
22.2. 依照農會法的規定,農會總盈餘,除彌補虧損外,應如何分配?

【非選題】
23.3. 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二十歲,設籍農會組織區域內,實際從事農業,並合於何 種條件者,經審查合格後,得加入該組織區域之基層農會為會員?

【非選題】
24.4. 擔任基層農會總幹事,需要何種資格?

【非選題】
25.5. 請依農會法規定,列出農會設立宗旨?

懸賞詳解

未分類

...

50 x

前往解題

103 年 - 103-1 全國各級農會_聘任職員統一考試_新進九職等以下:農會法及其施行細則#24213-阿摩線上測驗

103 年 - 103-1 全國各級農會_聘任職員統一考試_新進九職等以下:農會法及其施行細則#2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