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載入中..請稍候..
我想開課
●
公告
搜尋
回報
註冊
登入
疫情嚴峻,請大家一起為防疫努力
高普考重大變革!停考公文、英文比重增112年起實施
精神分析學派(考前快速複習)
各種效應整理
諮商與輔導理論派別整理
國語文 + 專業國文(修辭法整理)
喊話
功能列表
課程
NEW!
循序
試卷
非選
錯題
自由
考試秘書
考試一覽表
近期刊誤
最近測驗
未完成試卷
冠軍賽
精熟測驗
讀書會測驗
各科能力分析
打氣工具
私人筆記
打卡
發問問題
線上筆記
考用行事曆
我上傳的試卷
收錄的題目
按讚的題目
發表的討論
查單字
收錄的試卷
好友
回家
大廳
打工
線上人數
加值服務
商城
鑽石兌換商城
NEW!
加值訂單查詢
VIP專區
VIP與詳解卡管理
VIP功能介紹
下載題庫專區
下載題庫
試題查詢
序號兌換
活動
密技
Yiting Lin
>試卷(2015/11/04)
高二歷史下第三次題庫
下載題庫
101 年 - [非官方正解]宜蘭高商第2學期期末考 高2歷史_綜二孝#28201
選擇:40題,非選:0題
立即測驗
我要補題
回報試卷錯誤
試卷下載
DOC(適合電腦)
PDF(適合手機)
查單字:
關
1.
1、十七世紀,英國為了保有與何國商業競爭的優勢,頒布《航海法》,造成日後殖民地人民極大的反抗?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蘭
(D)法國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2.
2、英法在北美的戰爭進行兩年後,適逢歐洲某一場戰爭爆發,英法殖民戰爭成為其中一部分,戰後英與法、西訂立《巴黎條約》,法將加拿大、俄亥俄流域、布勒通角島等割給英,西班牙將佛羅里達割給英,北美大部分地區從此落入英國手中。請問:這是哪一場戰爭?
(A)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
(B)英法百年戰爭
(C)三十年戰爭
(D)七年戰爭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3.
3、波士頓執業律師James Otis說:「無代表的稅捐就是暴政(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 is Tyranny)。」意思是英國國會無殖民地代表參加,竟通過殖民地稅收的稅則,其本身就是一種暴政。請問:為何北美殖民地的人民會有這樣的思想?
(A)自認為是清教徒,不應受政府限制
(B)受印第安人的啟發
(C)受法國大革命的鼓勵
(D)自認為是英國人,應受憲法保障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4.
4、「義大利總算建國了,美譽從四面八方而至,我們祖先遺留下來的夢想如今已實現……我們已經宣布政教分離的原則。我們依然承認羅馬教會在宗教事務上的至高權威,而且羅馬也將繼續作為教廷所在地。」這一段演講出現於何事之後?
(A)七月革命風潮
(B)薩奧戰爭
(C)普奧戰爭
(D)普法戰爭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5.
5、1829年,傑克遜就職第七任美國總統,與前六任總統出身鄉紳世家不同。他的當選象徵美國政治上普通人時代的開始。請問:傑克遜的當選與同年選舉權的哪一項改革關係密切?
(A)確立成年男子普選權,白種成年男子都獲得選舉權
(B)確立成年男子普選權,不分種族、膚色的成年男子都獲得選舉權
(C)不分男女,成年公民皆有選舉權
(D)確立成年男子普選,但仍有財產限制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6.
6、托克維爾(1800-1885)在《美國的民主》一書中說:「考察合眾國的制度以及它的政治、經濟狀況時,我們不能不吃驚於天賦和人力之和諧結合相得益彰。它是一個新興的國家,卻住著一個善於運用自由的民族,而且美國沒有需要害怕的敵意鄰居;美國立法者們得益於這些有利的環境,創立了一個軟弱和附屬的行政權。這個行政權,可以不冒險,使之成為民選。」關於上文,下列解讀何者正確?
(A)文中可知作者對美國「邦聯條款」所完成的三權分立政府評價不高
(B)文中提到「新興國家,住著善於運用自由的民族」是指他們的議會制度來自英國議會的傳統
(C)文中提到「美國沒有需要害怕的敵意鄰居」是因為中南美洲直到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皆受西班牙殖民,無法威脅美國
(D)軟弱附屬的行政權是指美國因推行內閣制所造成的困境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7.
7、《常識》一書的作者潘恩如此描繪:「我們子孫萬代的前途都在考驗之中……現在正是為了這一大洲的團結、信念與榮譽播種的時期……北美彼此間的聯繫實在太鬆懈了……獨立是唯一的聯結,可以使我們團結為一。」這本書之出版時機可能在何時?
(A)七年戰爭後
(B)波士頓茶葉黨事件時
(C)獨立戰爭展開時
(D)巴黎和約簽訂時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8.
8、一部小說中有這樣的情節:「(德國)公使認為現任的□□巡撫人很好。不像他的前任府臺,老是同我們敝國人作對。自從現任接手之後,我們的鐵路已經放長了好幾百里,還肯把濰縣城外一塊地方借給我們的軍隊做操場。」這部小說可能是以下列哪一個地區做為背景?
(A)廣東
(B)山東
(C)臺灣
(D)東三省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9.
9、法國大革命推翻歐陸舊秩序,而此首先發生於法國的原因與何者關係密切?
(A)法國是啟蒙運動的中心,社會文化較進步
(B)十七、十八世紀,法國是全歐洲農業革命最成功的國家
(C)法國屬於新教地區,較能接受改革的思想
(D)受工業革命的影響,中產階級力量逐漸強大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10.
10、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所寫著名樂曲:〈1812序曲〉,曲中間有法國〈馬賽進行曲〉及帝俄國歌、民謠,曲風鏗鏘激昂。請問:這應是歌頌下列何事?
(A)半島戰爭的失敗
(B)大陸封鎖政策的失敗
(C)拿破崙征俄失敗
(D)法國大革命的成功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11.
11、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國民會議,曾進行多項的改革來改造法國。請問:關於宗教方面的改革,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規定全國教士均須宣誓接受《教士法》,以示對革命的忠誠
(B)推動教育的世俗化,國家教育不再由教會控制
(C)規定教士民選,薪水由教會自行負擔
(D)取消教廷對法國教會的管轄權,加強政府對教會的管理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12.
12、有一段文字記載:「輪到羅伯斯比爾發言時,他登上講臺果斷地說:『我對壓迫者是鐵面無情的,因為我對被壓迫者深表同情;我不承認扼殺人民和寬恕暴君的人道;我贊成判處死刑。』」請問:路易十六被處死,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哪一項作為所致?
(A)解散三級會議
(B)反對廢除封建
(C)實行恐怖統治
(D)招惹外力干涉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13.
13、為何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群集圍攻巴士底獄被認為是大革命的開端,同時也是法國國慶日的由來?
(A)因為攻陷巴士底獄是革命成功的預兆,此後順利推展了「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
(B)因為領導的人是聖女貞德,展現了人民的力量
(C)因為巴士底獄是囚禁政治犯的監獄,是專制王權的象徵,攻陷此獄代表自由民主的勝利
(D)因為是巴黎市民與政府的首度衝突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14.
14、關於「人權與公民權宣言」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主張人民享有人身、財產、安全的保障,以及思想與信仰的自由、抵抗壓迫的權利
(B)此宣言源自啟蒙思想,強調建立民主共和的國家
(C)由立法會議所發表,作為法國新秩序的基礎
(D)法國史學家認為「它是舊制度的死亡證書」,順利引導日後革命的理性進行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15.
15、相傳拿破崙曾言:「在我看到厄爾巴島之前,我是萬能的。」這句話充分顯示拿破崙獨霸歐洲的自負。請問:此時的他如何重劃歐洲版圖?
(A)廢除神聖羅馬帝國,成立華沙大公國
(B)進占西班牙與義大利
(C)打敗英國,取代其海上霸主的地位
(D)和普、奧、俄、英訂立同盟條約,掌控歐洲勢力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16.
16、拿破崙遠征俄國是個相當不智之舉,是何種因素讓他作了這個決定?
(A)為了內政乏善可陳,以遠征俄國來轉移視聽
(B)因為冒然實施帝制,引發法國民眾質疑,發動戰爭來造就個人聲望
(C)因為法軍陷入「半島戰爭」之泥沼,另闢征俄戰場滿足其戰爭欲
(D)為了俄國不願配合大陸政策,決定給予俄國懲罰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17.
17、歌劇「斷頭臺上的修女」,原意為「卡爾默羅修院裡的對話(Dialogues des Carmelites)」,是根據於法國大革命時期,一所「聖衣會修道院」修女殉難的真實故事而寫出的懾人魂魄且直指人性的歌劇。十數位修女唸著禱歌,一一上斷頭臺的悲壯情景,令人屏息震撼,直到幕落。請問:這個故事的背景是法國哪一段時期?
(A)法國大革命前夕
(B)國民會議期間
(C)恐怖統治時期
(D)拿破崙稱帝期間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18.
18、經濟的發展與國際政治的變化關係密切,從1780-1840年間,英國的經濟發展呈現以下趨勢:1780年先成長,1800年後衰退,1820年以後成長。請問:1800-1820年間英國經濟呈現衰退的主因為何?
(A)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
(B)歐洲進行拿破崙戰爭
(C)中英鴉片戰爭的爆發
(D)工業革命開始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19.
19、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的時代對近代世界帶來怎樣的影響?
(A)兩者曇花一現,未能形成風潮
(B)新制度和新政策隨著大革命消逝,無法沿用
(C)舊制度受此打擊,再也無法恢復影響力,保守主義一蹶不振
(D)自由思想和民族主義逐漸擴散,帶動日後世界政治潮流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20.
20、英國人口自十八世紀以來,呈現成長趨勢到十九世紀末達到高峰。從附圖的英國出生率與死亡率的趨勢圖中,可以了解導致人口成長的主因為何?
(A)工業革命改善了生活條件,死亡率下降
(B)工業革命使經濟狀況改善,結婚年齡提早
(C)人口大量移入
(D)政府鼓勵生育,出生率提高。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21.
21、關於工業革命由英國往其他地區擴散的敘述,何者正確?
(A)首先傳到了歐陸的德意志地區
(B)1890年代,俄國、義大利和南斯拉夫亦開始進行工業建設
(C)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除少數地區外,歐洲普遍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
(D)法國、比利時的工業化來的最晚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22.
22、「這個有權有勢的約翰‧波米爾用欺騙、暴力占有您的苦難臣民——我們的牧場,這些土地是我們世代所擁有的。他把這些牧場和其他土地用籬笆圍上,作為自己所有。」後來,「這個約翰‧米波爾又強行奪取了我們的住宅、田地、傢俱和果園,使我們被迫離開家園。」但政府為了使被驅逐的農民很快的安置下來,頒布限制流浪者的法令,使我們被迫去接受工資低廉的工作。請問:上述資料的時代背景為何?
(A)大革命以前的法國,教士與貴族蠻橫強占農民土地的惡行
(B)中古時代的西歐,封建貴族對農奴的迫害
(C)南北戰爭前的美國,白人拓荒者對印第安人的掠奪
(D)光榮革命後的英國,資產階級通過一連串的《圈地法案》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23.
23、在十九世紀之前,歐洲文化仍掌握在貴族的手中,一直到工業革命、城市興起後,才由哪個階層取代貴族所主導的文明?
(A)工人團體
(B)中產階級
(C)婦女
(D)行會組織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24.
24、西元十八至十九世紀末的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工業革命導致工廠制度的產生
(B)成千上萬的人從城市移入農村、鄉鎮居住
(C)由於有效利用了人力、自然資源,使得生產力史無前例的增加
(D)工業化領先的國家,生活水準已提升 國立宜蘭高商101學年度第2學期 期末考 歷史科 綜二孝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25.
25、有關十九世紀工業社會中的中產階級,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中產階級通常白手起家,擁有財富,並分享適當的社會、政治地位
(B)傳統鄉紳階層相對地趨於沒落
(C)工業革命壯大了中產階級
(D)工業資本家、專業技術與管理人才等,則為中產階級中堅力量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26.
26、「倫敦鐵橋垮下來,垮下來,垮下來,倫敦鐵橋垮下來,就要垮下來。」這是一首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兒歌歌詞。然而這首歌詞不僅代表了當時大英帝國身為世界中心的廣大影響力,也充分展現了英國人特有的自信與幽默。請問:這首歌是哪一時代的最佳見證?
(A)光榮革命
(B)商業革命
(C)工業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戰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27.
27、十八世紀後半葉,英國發生的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方式。請問:英國工業的技術創新是如何產生的?
(A)工業家將科學革命發現新理論直接應用於生產,帶來技術的創新
(B)啟蒙哲士熱衷傳播科學知識,工人將這些知識轉變成生產技術
(C)技術工人為因應現實需要,改良原有機械裝置,導致技術創新
(D)英國在殖民地戰爭中擊敗法國,控制了印度後,引進先進的紡織技術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28.
28、(甲)發明水力紡紗機;(乙)美國棉花田擴增,需要更多的黑奴;(丙)發明軋棉機,棉花大量輸出;(丁)發明動力織布機;(戊)發明飛梭。「歷史是一連串因果關係的組合」,而工業革命的發展即充分體現了這句話。請問:上述史事按「因果關係」排列,何者正確?
(A)甲戊丁丙乙
(B)戊甲丁丙乙
(C)戊丁甲丙乙
(D)戊丙乙甲丁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29.
29、雪萊在給英國人民的歌中言:「英國人民呵,何必為地主而耕?他們一直把你們當作賤種!何必為你們昏暴的君王辛勤地紡織他豪華的衣裳?……你們播的種子,別人拿收成;你們找到的財富,別人留存……」請問:此反映了工業社會的何種現象?
(A)生產力增加
(B)財富分配不均
(C)工廠制度的產生
(D)生活水準的提升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30.
30、有關工業革命以後的大眾文化發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中產階級是最富消費力的一群
(B)近代文化藝術的展演走進宮廷、教堂、貴族宅第之中
(C)中產階級在工作之餘,也需要適當的精神紓解
(D)咖啡館、音樂廳、博物館等,提供市民閒暇時的去處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31.
31、英國詩人但尼生在1847年寫下一首詩:「男人在戶外,女人在家裡/男人使劍,女人拿針╱男人有腦,女人有心/男人發號施令,女人順從遵行╱若不如此,混亂必行」這首詩反映出十九世紀中葉的哪一種觀點?
(A)下層階級因經濟改善,主張女性不必外出工作,可以賦閒在家
(B)平民階層因工業革命後工作機會大減,主張女性應該在家工作
(C)中產階級主張女性不應該外出工作,認為男、女內外必須有別
(D)婦女階層因性別意識高漲,主張女性不需負起家庭經濟的重擔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32.
32、十九世紀時,外國人曾嘲笑中國不過是一個地理上的名詞,引起國人的憤怒。事實上歐洲有一個地區,在十九世紀初期,列強召開維也納會議時,也被奧國首相梅特涅譏之為「地理名詞」而非國家。請問:這個「地理名詞」應指何地?
(A)日耳曼
(B)義大利
(C)荷蘭
(D)巴爾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33.
33、「他雖然是一位文學家,但他不滿於靜觀者的地位,毅然投入希臘爭取獨立的運動(反抗土耳其),並成為其獨立運動領袖之一,之後不幸因病亡故。這是文學家之中,少數勇敢實踐其理想的典範之一。」請問:這位文學家是何人?
(A)拜倫
(B)歌德
(C)雪萊
(D)雨果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34.
34、入江小學3年4班上歷史課時,愛睡覺的大丸子恍恍惚惚聽到同學正在討論「自由主義」的觀點與主張。小玉說:「改變現有的社會經濟制度,使工人享有合理的經濟分配。」丸尾說:「實施普遍民權,公民的參政權不應該受到財產、教育水準和性別的限制。」野口說:「人民享有言論、集會、結社的自由,並且不能隨便被政府逮捕。」花輪說:「社會安定是第一要務,而宗教則是維持社會秩序的基礎。」根據你對十九世紀「自由主義」的認識,何人的說法正確?
(A)小玉
(B)丸尾
(C)野口
(D)花輪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35.
35、1806年,拿破崙軍隊占領柏林時,某人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文中提到:「新式教育所有的人,都是以存在的精神指導一切。我前面所說的堅決精神,是成為秩序國家的唯一基礎。這種精神,才能直接生出高尚的祖國愛;這種愛,才能培養出勇敢保護祖國的人們和忠實守法的國民。」請問:這是何人的演講詞?
(A)費希特
(B)俾斯麥
(C)馬志尼
(D)梅特涅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36.
36、法國小說家大仲馬於西元1847年寫給美國南方的民主黨人士的信:「先生:我媽媽是一位黑人,但我不會羞於表白自己的黑人血統……有一件事情阻擋我……我被告知我的非洲血緣在你的國家會造成不便,而根據現有的法令,我可能會遭到逮捕,甚至被賣掉。」如此情況,應於何事後會獲得形式上的改善?
(A)南北戰爭後(1861-1865)
(B)美墨戰爭後(1846-1848)
(C)美西戰爭後(1898)
(D)取得阿拉斯加後(1867)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37.
37、十九世紀歐洲的一位執政者,因恐懼來自國內左、右勢力之日漸成長,他一方面壓抑右派的保守天主教勢力,並鎮壓左派勞工運動;但另一方面,他卻開始了全世界最早的社會立法工作。請問:此人為何?
(A)拿破崙
(B)梅特涅
(C)拿破崙三世
(D)俾斯麥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38.
38、「有一個一票城,其中只有一個選民,卻有兩個議員席次,除選民外另一個議員就是他所飼養的猩猩了。這個選民還為猩猩捐了個爵位。」這是小說家皮考克(Thomas Love Peacock)在「米運考特」中描述的荒謬現象。下列關於這個荒謬現象的敘述,何者正確?
(A)這是寓言故事,與事實差距甚遠
(B)諷刺英國十九世紀初期「衰廢市鎮」的現象
(C)維多利亞女皇加冕後,正式宣布撤銷猩猩的爵位
(D)經過十九世紀的改革之後,英國全民皆享有普選權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39.
39、上歷史課時,歷史老師要求同學撰寫學期報告,報告的內容必須涵蓋1769-1815年的世界大事,並要求同學自訂題目並詳加論述。下面是四位同學的報告題目,如果你是歷史老師,你會給哪位同學的報告打最高分?
(A)大雄:《雙元革命──論近代西方文化的形成》
(B)靜香:《大國的崛起──從獨立到內戰》
(C)胖虎:《民族主義的勃興──論義大利與德意志的統一》
(D)小夫:《歐洲的均勢──論梅特涅體系的建立與崩潰》
查單字:
關
查單字:
關
40.
40、狄更斯(1812-1870)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著名小說家。他幼時家貧,曾在工廠當過童工,親眼見識英國下層社會的悲慘情景,常藉小說批評當代問題,《孤雛淚》即是其代表作之一。請問:在他的生存年代中,他不可能會有何項經歷或見聞?
(A)英國舉辦第一屆「萬國博覽會」,建造一座鋼骨結構與玻璃帷幕的「水晶宮」
(B)國會制定「工廠法」,嘗試解決童工問題
(C)通過國會改革法案,讓城市工人獲得了參政權
(D)維多利亞女王參與「八國聯軍」,侵略中國
查單字:
關
▬
快捷工具
1-50
懸賞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快捷工具
懸賞詳解
X
國一公民上第三次
二.龍珠國中七年六班的學生共有34人,開班會討論校 慶園遊會設攤所要販賣的品項。會議由悟空同學擔任 主席,達爾同學首先提議賣珍珠奶茶,接著...
10 x
前往解題
錯在阿摩,贏在考場
給我們一個讚,讓我們可以做的更好!
登入後,將不會看到此視窗
101 年 - [非官方正解]宜蘭高商第2學期期末考 高2歷史_綜二孝#28201-阿摩線上測驗
101 年 - [非官方正解]宜蘭高商第2學期期末考 高2歷史_綜二孝#2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