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教甄◆特殊教育專業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下列有關「介入反應模式(response to intervention, RTI)」的敘述,何者較為正確?
(A)學生通常在資源教室每天接受一至二節教學並監控之
(B)專家以標準化測驗監控學生的表現,並決定支持的程度
(C)採用教師觀察學生表現的軼事紀錄,決定服務的內容與程度
(D) 監控教師的教學以確定其品質,並確定是否有實徵研究作為依據


答案:D
難度: 簡單
1F
Anna Liu 小六上 (2012/04/04)
求解??謝謝
2F
易進 大一上 (2013/03/27)
個人看法

(A) 不一定會在資源班(特教老師應該會入班協助之類的),而且要轉去資源班上課也不是隨便就可以的

(B) 不會是標準化,而是以非標準化的評量監控水準

(C) 如果要採用軼事記錄來決定服務內容和程度的話,那我們幹嘛還要去非標準化評量監控呢?

(D) 因為要確保疑似個案可以接受有品質的教學補救,所以使用的教學方法要有實徵研究,理論支持
3F
S級教師-高職老師! 高三下 (2020/06/06)

第二層介入:

進行標準化診斷方案,(B,不是標準化測驗)

此一階段強調透過提供連續性 的實證本位的教學介入,並且監控學 生的進步與反應,其方式包括:

1.由 教師、學科專長教師或校外專家進行 系統化教學

2.提高問題處理的頻 率;

3.增加持續監控的時間;(A持續性)

4.同質 性小組教學

5.各領域間專業知識的 交流。


桃竹區特殊教育 第二十期,

下列有關「介入反應模式(response to intervention, RT..-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