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教育學程◆教育基本知識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誰指出「非善非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A)蔣中正 
(B)王陽明 
(C)王夫之 
(D)朱熹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簡單
2F
馬自達 小六上 (2010/11/02)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

依陽明,「意」是心之所發;心體上沒有善惡之相,但到意念發動時卻有善惡之分。因為心之發為意念,往往牽連於軀殼(氣質欲望)而有分化:順軀殼起念為「惡」,不順軀殼起念為「善」。前者(惡之意)是心體受了氣質欲念之阻隔陷溺而被歪曲,後者(善之意)則是心體從氣質欲念之陷溺蒙蔽中躍起來,而如其本性以呈現。意之動既有善惡之分,故工夫唯在心之發動處著力。故陽明曰:「工夫到誠意,纔有著落。」

3F
馬自達 小六上 (2010/11/02)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

陽明大學古本序云:「至善者,心之本體也。動而後有不善,而本體之知未嘗不知也。」本體之知,即是良知。心意發動處的善惡,只有自己的良知知之,此乃「人所不知而己所獨知者」。所謂「致良知」,即是把這知善知惡的良知擴充出來,以是是而非非、好善而惡惡;使心之所發的意念只有善而無惡,使惡念在良知之「致」中,隨時消化於無形。

4F
馬自達 小六上 (2010/11/02)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

依陽明,「意之所在便是物」。物,即是意念所涉及的一一之行為或一件件之事。吾心之良知不但知善知惡,而且好善惡惡;由好善而「為善」,由惡惡而「去惡」,此便是致知以格物。格者,正也(使不正歸於正)。格物,即是以良知之天理、正意之所在的物,使事事物物皆在良知天理之鑒照潤澤中,而表現為具體的善行善事。如此,則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皆得其正矣。(蔡仁厚)

誰指出「非善非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nb..-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