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教育學程◆教育基本知識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1.誰指出「非善非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A)蔣中正 
(B)王陽明 
(C)王夫之 
(D)朱熹


答案:B
難度: 簡單
2F
馬自達 小六上 (2010/08/16)

王守仁反對程頤朱熹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為事理無窮無盡,格之則未免煩累,故提倡從自己內心中去尋找「理」,認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萬物,人秉其秀氣,故人心自秉其精要。

在知與行的關係上,王守仁從「天地萬物本吾一體」出發,他反對朱熹的「先知後行」之說。王守仁強調要知,更要行,「知行合一」。

3F
馬自達 小六上 (2010/08/16)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於吾心。」 「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有志於聖人之學者,外孔、孟之訓而他求,是捨日月之明,而希光於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聖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殃莫大於叨天之功,罪莫大於掩人之善,惡莫深於襲下之能,辱莫重於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夫學貴得之於心。求之於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於心而是也,雖其言出於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於孔子者乎?」 「所以為聖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聖人。」 「是非之心,不慮而知,不學而能,所謂良知也。良知之在人心,無間於聖愚,天下古今之所同也。」
4F
Wen 大二下 (2022/05/25)

所謂「無善無惡心之體」,應該溯源到宋明理學的「心」與「性」的關係上。陸象山說:「在天為性,在人為心。」人心本天性(天命之謂性),天性是天賦與我的本性,即是「心」。我的心性是自然的、天賦的,無善惡可言,也絕不帶有「原罪」。「善」、「惡」,都是人意念造作的價值觀。人為的造作,不該用來規範自然物。此之為「有善有惡意之動」。但是人文社會要發展,大家要過得好,不能不談善惡問題。人天生就有判斷能力,是為「良知」(往深處說,心學上的「良知」有其神秘意涵,大約等同於佛教的「空性」在人身上的體現),即孟子的「四端之心」、象山的「本心」,也類似但不等於康德所謂「先驗理性」。為什麼要「格物」?就是因為如果光有先天的判斷力,不格物,你知識不夠,還是不能清楚知道什麼真正對大家都好,什麼不好。要研究了才知道好或不好,然後把好的保留,把不好的去除,即所謂「為善去惡是格物」。

1.誰指出「非善非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