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下列何者不是奧蒙(G. Almond)與佛巴(S. Verba)所提出的公..-阿摩線上測驗
3F
| |
4F
| |
5F 張懷安 大三上 (2021/05/06)
■ 學者譚光鼎、張鍠焜對於「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之解說(引自參考資料1): 政治文化係指社會成員對於政治事物的心理取向,其中包括對政治結構、政治程序、政治人物,以及對個人在政治體系中之角色的態度。從政治學的觀點而言,政治文化是政治體系之集體歷史及其成員之生命史的共同產物,而公共事件與個人經驗乃是兩個重要基礎。因此政治文化亦可說是人民賦予政治過程與秩序的一組態度、信仰與感情,同時也包含政治體系的理想與運作規範。 早在希臘時代,柏拉圖(Plato)即認為政府型態依人民的脾性不同而有異。貴族政治、富人政治、寡頭政治和民主政治均是由人民的價值觀、態度和經驗衍生出來。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也認為政... 查看完整內容 ■ 學者譚光鼎、張鍠焜對於「政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之解說(引自參考資料1): 政治文化係指社會成員對於政治事物的心理取向,其中包括對政治結構、政治程序、政治人物,以及對個人在政治體系中之角色的態度。從政治學的觀點而言,政治文化是政治體系之集體歷史及其成員之生命史的共同產物,而公共事件與個人經驗乃是兩個重要基礎。因此政治文化亦可說是人民賦予政治過程與秩序的一組態度、信仰與感情,同時也包含政治體系的理想與運作規範。 早在希臘時代,柏拉圖(Plato)即認為政府型態依人民的脾性不同而有異。貴族政治、富人政治、寡頭政治和民主政治均是由人民的價值觀、態度和經驗衍生出來。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也認為政治的穩定程度和國民的心態有密切關係。後來有些學者提出社會習俗和風尚會左右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內容;也有學者認為人民的價值觀與對政制的感受,也影響政治的發展。到了本世紀,由於韋伯(M.Weber, 1864~1920)等社會學家對於社會因素與政治型態的關係,進行深入的研究;另心理人類學者提出所謂國民性或民族性的理論。加以統計技術的進步,乃形成了系統化實證的政治文化研究。 政治文化的研究始於一九六○年代初期,是政治學廣泛運用社會科學之後所產生的新概念,也是一個研究取向與途徑。主要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研究個人與政治之間的互動關係,從個人認知、情感、態度、價值觀等角度,來解釋政治之穩定與變遷的基礎。 政治文化可從兩方面加以描述:從個人角度而言,是指在主觀上,個人對於「各種政治符號、機構和規則」的感覺、想法和反應行為;從系統層次而言,政治文化係指人民對政治之基本要素的集體態度取向,亦即是社會大眾對於「政治制度、結構、各種政治人物(官員、議員)」的認知、感情與評價。具體言之,政治文化可區分為三方面: 1.對政府結構的態度:政權取向(即人民對政府機構、政治符號、官員、政權的評價與反應)、人民對各種公共政策(輸入)與政府決策(輸出)的感覺與反應。 2.對政治系統內他人的態度:政治認同、政治信任、政治行為規則。 3.對本人政治行動的態度:政治能力(參與公眾事務與運用政治資源的頻率)、政治效能(個人「對自己之政治行動已經或能夠影響政治過程」的感覺)。 政治學者阿爾蒙(Cabriel A. Almond)在一九五六年〔比較政治制度〕(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一書中認為,政治文化是由認知、情感、評估等三個基本向度所組成。「認知」是對政治事物所具有之知識,「情感」是對政治事物之表現的好惡態度,「評估」則是對政治事物之判斷與意見。依據這三種取向的架構,可區別三種理念類型: 1.地方的政治文化(parochial political culture):其特徵是體系成員沒有明確的政治角色觀念,對體系沒有期望,不感到體系應顧到他們的需要。非洲、南美洲之原始部落的政治文化為其典型。 2.臣屬的政治文化(subject political culture):其特徵是成員對體系本身及其輸出過程具有高度的行動導向,但對輸入過程與個人自己的角色則沒有取向。凡君主專政時代之政治文化均屬於此一類型。 3.參與者的政治文化(participant political culture):其特徵是成員對政治體系的任何方面均有明確取向,成員的情感與評估取向可能是徹底接受,或是完全拒斥,也可能介於二者之間,但他們不會完全冷漠或無動於衷。 上述這三種純粹的理念類型,在現實社會並不存在。由於社會歷史與個人因素的影響,實際的政治文化乃是這些類型的混合產物。就政治文化的發展而言,各種類型相互重疊,新的政治文化逐漸削弱舊的政治文化而取代之。而由於歷史、語言、生活方式、地理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政治文化類型,一個社會也可能同時有三種取向的個人。 美國政治學者阿爾蒙和魏巴(S. Verba)在合編的〔公民文化〕(Civil Culture, 1965)一書中,將政治文化界定為人們對於政黨、法庭、憲法、國史等政治性體制所持之「導向模式」(pattern of orientations)。這種模式分為三方面:(1)認知方面:即對政治的一般看法和印象,以及對所處政治環境的經驗認知。(2)情意方面:即對政治事務的心態與好惡感受。(3)評價方面:即對政治事務的價值判斷,及對政治價值觀的偏好傾向。這三種取向事實上是相關的,如人們對於政黨的印象和了解的程度,會影響其對政治制度的感受和評價,從而影響該政黨制度的發展型態。又如多數人民認為秩序穩定應優於對個人自由的尊重,當政府採較放任的政策,而使秩序散漫時,將會引起人民不滿,而促使政府改採管制的政策。 政治內常含有許多次級文化,這些文化大多因居住區域、種族、宗教、社會地位、職業、教育等因素的差異而形成。他們的政治取向與主流文化有某些程度的不同,並且持有某些特別的態度。例如,由於居住區域或地方主義的影響,形成強烈而濃厚的地方忠誠態度;由於文化差異(如方言、生活方式)或經濟問題,使某些次級團體與主流政治文化互相對立與衝突。此外,民族主義的情感可能促使某一次級團體向另一個中央政府表示輸誠,或者視現行中央政府為不合法。而極端的政治疏離感也可能導致分離主義,造成政治體系的分裂。 政治文化係透過社會化的過程,教導社會的下一代學習接受其政治價值、態度、信仰與行為。政治社會化的主要效果乃是「誘導並形成政治文化」,在此社會化過程中,最有效的機構是家庭與學校。政治文化的發展也可能產生變遷,最能影響政治文化的因素,乃是直接、深刻並確實影響大多數人的社會事件,如戰爭、經濟蕭條和其他社會危機。這些事件反映政府的能力,將人民深深地捲入政治活動中,而且能測量並檢驗民眾對政治生活的基本感情、信仰和假定。其結果很可能使民眾孕育出新的、不滿的、抗爭的態度與行為,因而改變政治文化。此外,政府政權、政黨綱領、種族、職業、家庭、階級、教育等因素,對於政治文化也都會產生影響,促進變遷。 參考資料: 1.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政治文化(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452/) |
10 下列何者不是奧蒙(G. Almond)與佛巴(S. Verba)所提出的公..-阿摩線上測驗
This is a large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