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公職◆憲法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13.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09號解釋,有關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自由,下列敘述何者係錯誤?
(A)國家應予最大限度的維護
(B)言論自由權具有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政治等功能
(C)刑法對誹謗罪的規定,過度限制了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自由權
(D)記者從事新聞報導而主張言論自由權時,依其所提證據資料有相當理由確信其所報導係真實者,即不能繩以誹謗罪責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非常簡單
最佳解!
Amy Chien 高三下 (2012/10/22)
 釋字第 509 號   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憲法第十一條有明文保障,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惟為兼顧對個人名譽、隱私及公共利益之保護,法律尚非不得對言論自由依其傳播方式為合理之限制。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一項及第二項誹謗罪即係保護個人法益而設,為防止妨礙他人之自由權利所必要,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意旨。至刑法同條第三項前段以對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看完整詳解
3F
《照著做,成功擠進國考窄門 國三下 (2015/03/17)
如何達到監督政治的功能呢?  ex: 媒體的第四權
4F
Madao 研二下 (2017/10/05)

錄自法操

(下稱「公然侮辱」為前者,「誹謗」為後者。)

前者只要有公然侮辱的故意即可;後者除了有誹謗故意之外,還需要有損害他人名譽的目的。

前者如果以強暴方式為之,會加重處罰;後者則否。

前者並未指明具體事實,而是抽象的公然謾罵;後者的指謫或傳述行為要有具體的事實。

前者無關事實的真偽,無法因為證明事實的真實性而阻卻違法,所以,只要「侮辱」的行為一出,則視為毀損他人人格及社會評價;後者若能證明其事實為真實時,有阻卻違法事由可以阻卻違法,也就是可以舉反證推翻以證明事實的真實性。

前者須公然為之,後者則不以公然為必要。

前者所要保護的法益為個人的「感情名譽」,也就是一個人對於社會就其人格價值所為評價的反應或主觀感受;後者以「社會名譽」為其保護法益,也就是社會對於一個人的社會人格價值所做的評價,會因為外界的褒貶不同而受到影響,是一種相對價值。

5F
Vicky 大三上 (2021/11/10)

釋字第509 號【刑法誹謗罪之規定違憲?】

言論自由為人民之基本權利,憲法第十一條有明文保障,國家應給予最大限度之維護,俾其實現自我、溝通意見、追求真理及監督各種政治或社會活動之功能得以發揮。惟為兼顧對個人名譽、隱私及公共利益之保護,法律尚非不得對言論自由依其傳播方式為合理之限制。刑法第三百十條第一項及第二項誹謗罪即係保護個人法益而設,為防止妨礙他人之自由權利所必要,符合憲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之意旨。至刑法同條第三項前段以對誹謗之事,能證明其為真實者不罰,係針對言論內容與事實相符者之保障,並藉以限定刑罰權之範圍,非謂指摘或傳述誹謗事項之行為人,必須自行證明其言論內容確屬真實,始能免於刑責。惟行為人雖不...


查看完整內容

13.依據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509號解釋,有關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自由,下列敘述何者..-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