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學程◆教育基本知識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36. 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觀點,個體改變或調整自己的認知 結構去適應新環境的需要,這種過程稱為:
(A)類化(apperception)
(B)調適(accommodation)
(C)同化(assimilation)
(D)平衡(equilibration)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非常簡單
1F
柯芷昀 高一上 (2016/06/17)
BphpeYv6ek#s-1366,768
2F
Bien Ru-Ya 高二上 (2017/11/21)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一)組織:係指個體在處理周圍事情時,能統合運用其身體與心智的各種功能,進而達到目的的一種身心活動歷程,例如,小孩配合感覺與動作抓取物品的能力。

(二)適應:係指個體與環境的交互影響,經由此一歷程,去認識或控制環境,因此它包含同化和調適兩個歷程。

(三)同化:係指融合新的經驗已經建立認知結構中,例如:個體看到小汽車的經驗已在其認知結構,以後看到不同顏色小汽車時,也會知道它是「小汽車」。

(四)調適:係指個體改變或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去適應新環境的需要,例如:幼兒用手抓小球;若遇大球時,用雙手抱。

(五)平衡:係指個體在同化與調適之間取得一種波動的心理狀態。個體能夠同化新環境之經驗,即取得平衡狀態;反之將成失衡狀態,就必須加以調適,才能再維持平衡狀態,也才能獲得較複雜、較高層次的經驗。

(六)基模:當個體在某一環境下,遭遇某種事物時,用自己的認知結構去處理,此認知結構即為基模。

(七)運作:係指個體心智操弄的一種過程。

3F
Shih Hua Chen 高二下 (2021/05/03)

提到個體改變或調整自己的認知

36. 根據皮亞傑(J. Piaget)的觀點,個體改變或調整自己的認知 結構..-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