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哪一位強調道德教育目的,在培養具有行動力量的品格? (A)康德(B)杜威(C..-阿摩線上測驗
18F Joe Hsieh 國一下 (2020/01/08)
康德 杜威 判斷善惡行為 重動機,輕行為結果 動機與結果兼重 善惡標準 先天道德規律 個人價值與社會規範調和 認知善惡來源 良心 個人與環境交互作用 實踐道德權威 義務心 調和理想我與實在我
教 育 目 的
康德 杜威 1. 培養學生具有崇高而永恆道德理想的人格 2. 培養學生義務心
1. 道德教育目的是不固定 2. 道德教育目的是調和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 3. 道德教育目的在培養具有行... 查看完整內容
| |||||||||||||||||||||
![]() | 19F
| ||||||||||||||||||||
![]() | 20F 林文華 國三上 (2020/05/13)
杜威-倫理學與道德教育 杜威強調道德標準是生長的,因時空而異的,因此用固定的德目來訓練學生是不適當的,道德習慣是在各人善惡判斷的影響下,隨社會習慣與制度而變化,此與永恆普遍的道德標準有所不同。 2、道德教育目的是調和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 杜威認為道德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在求個人自我實現,不因社會福利而忽略了自已的發展,另一面是個人自我理想實現與社會福利不相衝突,不因個人的發展而損害公益。 3、道德教育目的在培養具有行動力量的品格 強調道德品格的實用性與實踐能力,他說:「教育應造就發生實際事務的品格,我們不知道只是富於感情而不能行動的好好先生有什麼... 查看完整內容 杜威-倫理學與道德教育 杜威強調道德標準是生長的,因時空而異的,因此用固定的德目來訓練學生是不適當的,道德習慣是在各人善惡判斷的影響下,隨社會習慣與制度而變化,此與永恆普遍的道德標準有所不同。 2、道德教育目的是調和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 杜威認為道德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在求個人自我實現,不因社會福利而忽略了自已的發展,另一面是個人自我理想實現與社會福利不相衝突,不因個人的發展而損害公益。 3、道德教育目的在培養具有行動力量的品格 強調道德品格的實用性與實踐能力,他說:「教育應造就發生實際事務的品格,我們不知道只是富於感情而不能行動的好好先生有什麼用處?必須有在行動方面良善的品格。個人應該有表現他的意志和在生存的現實的衝突之下,有以自表的力量,即品格的力量。 |
以下哪一位強調道德教育目的,在培養具有行動力量的品格? (A)康德(B)杜威(C..-阿摩線上測驗
This is a large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