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檢定(教檢)◆國民小學◆學習者發展與適性輔導(舊名:兒童發展與輔導)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25.學生總是遲交作業。導師先請學生將拖延行為擬人化,學生指出拖延就是一隻烏龜, 慢步行走。接著再與學生討論:「如果問題再持續三個月,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此作法 最可能應用下列何種理論?
(A)敘事治療
(B)現實治療
(C)認知行為治療
(D)焦點解決短期治療 5 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適中

10
 【站僕】摩檸Morning:有沒有達人來解釋一下?
倒數 2天 ,已有 1 則答案
Samoyed 高三下 (2024/06/18):

敘事治療(Narrative Therapy)

治療歷程

1. 治療特色:諮商師和個案一起合作為問題命名,並將之擬人化。尋找例外事件。想像期待的未來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願意傾聽的支持性聽眾。
2. 治療階段:治療是循環歷程,非線性歷程。循環中有以下要素:
(1) 問題故事轉移為問題的外化故事(問題擬人化、物化)-->導師先請學生將拖延行為擬人化,學生指出拖延就是一隻烏龜,此為問題擬人化。
(2) 描繪問題的影響
(3) 聆聽問題故事的成功經驗(例外事件→問題不發生或嚴重度低或成功的經驗)
(4) 編寫新故事,並記錄成功證明。(改寫故事)
3. 治療目標:能以新的語言描述生命經驗。並將問題的想法、感受、行為發展出新意義。
4. 治療角色:諮商師是催化員,是不知情(not knowing)的立場。幫助個案建立一個適合他的故事曲線。問問題,並根據回答提出新問題。透過外化問題把人和問題分開。個案是自己生活的專家。
5. 治療關係:合作關係。諮商師提供樂觀的態度和方法,讓個案產生動力。

 

 

5個讚
檢舉


25.學生總是遲交作業。導師先請學生將拖延行為擬人化,學生指出拖延就是一隻烏龜,..-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