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國小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26.教師在課堂上處罰學生不良行為的方式,會影響其他目睹此一處罰的學生的行為,此種現象一般稱為什麼?
(A)比馬龍效應
(B)漣漪效應
(C)破窗效應
(D)投射作用。


答案:B
難度: 非常簡單
1F
我愛阿摩,阿摩愛我 (2011/03/01)
請問什麼是破窗效應啊???
2F
謝宜真 高二上 (2015/04/12)
破窗效應(英文: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學的一個理論,由詹姆士·威爾遜及喬治·凱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刊載於《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題為《Broken Windows》的文章上[1],論及環境中的不良現象如果被放任存在,就會誘使人們仿傚,甚至變本加厲
3F
jessica100917 高二上 (2015/08/16)
張春興 p518
漣漪效應 按康尼的解釋,是指教師責罰某一學生後,對班級中其他學生所產生的負面影響。如教師在施行責罰的當時,不但在班上表示憤怒,而且在言詞上又對該生的人格加以批評(如:你這個學生不是好東西!),如此不但對糾正該生錯誤的行為未必有效,反而會引起其他學生對他的同情,甚至因此對教師的作法產生反感。設若受責罰者是班上部分學生視為他們小團體中的領袖人物,則教師此番責罰所產生的漣漪效應,可能更為嚴重。

26.教師在課堂上處罰學生不良行為的方式,會影響其他目睹此一處罰的學生的行為,此..-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