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教甄◆教育專業科目-幼教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3.有關利社會行為,下列那一項敘述是不正確的?
(A)認知發展論學者弗雷耳(J. H. Flavell) 認為隨著個體的成熟,孩子的角色取替能力 也隨之發展,此時,孩子比較能從他人的的立場來看事情,慢慢發展出利他的社 會行為。
(B)皮亞傑(J. Piaget)認為孩子 6 歲前屬於「無律期」,不能顧到人我之間的關係,也 無法按團體的規範去判斷是非,至 7 歲,漸漸進入「他律期」及「自律期」,比 較能從他人的角度思考事情。
(C)弗洛依德(S. Freud)認為一個未經社會化過程的個體,孩子可從環境中向重要的他 人學習,即為「認同作用」,其利社會行為的形成在於幼兒的思想、行為與理想 的自我一致時,自我受到獎勵所形成的。
(D)社會學習論認為孩子在成長中,不論是在家庭、學校或社會,成人都會教孩子應 該去幫助別人,他們學習幫助行為主要是經由增強和模仿來達成。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簡單
最佳解!
Grace 高三下 (2020/02/14)
...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6F
謝謝阿摩111上岸 大四上 (2020/04/23)

補充:102台北教甄考古

7F
花擋住了 大一下 (2022/03/22)

(C) 弗洛依德(S. Freud)認為一個未經社會化過程的個體,孩子可從環境中向重要的他 人學習,即為「認同作用」,其利社會行為的形成在於幼兒的思想、行為與理想 的自我一致時,自我受到獎勵所形成的。

佛洛伊德-人格發展階段
性器期(3-6歲):產生「戀母情結」或「戀父情結」,但由於「閹割恐懼」,開始模仿父母的性別行為「性別認同」。

8F
阿姆 大二上 (2022/05/10)

627a4dda1d28f.jpg#s-858,558*皮亞傑道德理論

無律期:0-4歲,物權觀念尚未發展完全、無規範。

他律期:4-8歲,道德判斷依據行為結果,認為規則不可改。

自律期:8歲~,道德判斷依據行為動機,大家同意之下可以改規則。

3.有關利社會行為,下列那一項敘述是不正確的? (A)認知發展論學者弗雷耳(J..-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