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教師檢定(教檢)◆特殊教育◆教育理念與實務(舊名:特殊教育教育原理與制度)題庫下載題庫

上一題
27. 在以「教師道德觀」為主題的研習活動中,關於「道德」的涵義,林老師將其表述為:「道德乃是理性的人為了彼此的利益,在別人同樣也會遵循的前提之下,所採納的 一套人我相待的規則。」林老師的道德觀最接近哪一種道德理論?
(A)效益論
(B)心理利己論
(C)倫理利己論
(D)社會契約論


答案:登入後觀看
難度: 適中
最佳解!
chuchu 大一下 (2017/02/16)
筆記--(A)效益論:「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B)心理利己論 :是一種認為人性本自私的理論,認為人的心理構造就是會驅使我們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如果我們做了什麼對他人有益的事,也是因為那件事對我們也有利,只不過做出行為的人未必能發現而已。 (C)倫理利己論.....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5F
喔耶 小一下 (2018/08/14)

(A)效益論:「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B)心理利己論 :是一種認為人性本自私的理論,認為人的心理構造就是會驅使我們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如果我們做了什麼對他人有益的事,也是因為那件事對我們也有利,只不過做出行為的人未必能發現而已。 (C)倫理利己論:我們對他人並無自然義務,我們惟一的義務是從事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所以道德上對的行為,就是對行為者最有利的行為。 (D)社會契約:個人融入政治社會是透過一個相互同意的過程,個人同意遵守共同的規則,並接受相應的義務,以保護自己和其他人不受暴力和其他種類的傷害。

6F
33 高二上 (2018/10/03)

(A)效益論: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

(B)心理利己論:是一種認為人性本自私的理論,認為人的心理構造就是會驅使我們做對自己有利的事。如果我們做了什麼對他人有益的事,也是因為那件事對我們也有利,只不過做出行為的人未必能發現而已。

(C)倫理利己論:我們對他人並無自然義務,我們惟一的義務是從事對自己最有利的行為。所以道德上對的行為,就是對行為者最有利的行為。

(D)社會契約:個人融入政治社會是透過一個相互同意的過程,個人同意遵守共同的規則,並接受相應的義務,以保護自己和其他人不受暴力和其他種類的傷害。

7F
嘎叮 108年應屆正取 高一下 (2019/02/13)

人我相待的規則-共通的約定、互相同...



(內容隱藏中)
查看隱藏文字

27.在以「教師道德觀」為主題的研習活動中,關於「道德」的涵義,林老師將其表述為..-阿摩線上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