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學者主張典範間具「不可共量性」,提倡一種方法論的多元主義與小型的敘述,此種觀..-阿摩線上測驗
5F Ya Chun Dai 高三下 (2013/02/14)
不可共量性:(Imcommensurability) 由費耶阿本德與孔恩所引介,用以說明科學革命前後典範之間關係的字眼,就其字面意義來說,意指兩個典範的理論詞語無法彼此互通,但費氏與孔恩在使用該詞時有不同的理解。費氏代表某種強綱領(Strong Program)立場,相信觀察受其理論框架的界定,科學觀察並非是孤立的現象,不同理論或典範,將觀照出不同的經驗世界。 | |
6F 106特教應屆正取感謝阿摩 高一下 (2016/12/19)
轉 不可共量性:(Imcommensurability) 由費耶阿本德與孔恩所引介 用以說明科學革命前後典範之間關係的字眼,就其字面意義來說,意指兩個典範的理論詞語無法彼此互通,但費氏與孔恩在使用該詞時有不同的理解。費氏代表某種強綱領(Strong Program)立場,相信觀察受其理論框架的界定,科學觀察並非是孤立的現象,不同理論或典範,將觀照出不同的經驗世界。 | |
![]() | 7F 黃少司(3Q阿摩已考上) 高三下 (2017/06/03)
後現代主義者鼓勵百花齊放,以多樣性(diversity)為標的。對他們而言,生活中並沒有終極的基礎,知識(包括道德知識)更是受制於變動不居的人類興趣和傳統之左右。不同的社群和利益團體,只在建構適合他們特殊需求和文化的價值。然而,多樣性的勝利往往是建立在對共通性(commonalities)覺知的犧牲上。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後現代主義者對多樣性的強調,毋寧是一種絕對價值,而他們也未經反省地接受。正如貝克所質疑的:「為何我們應該假定只有差異性存在,而不是共通性?為何我們應該欣然接受差異性及其優點,而不是共通性及其優點?」(1995: 129) |
一些學者主張典範間具「不可共量性」,提倡一種方法論的多元主義與小型的敘述,此種觀..-阿摩線上測驗
This is a large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