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教師教導學生時,要改變學生的認知,可以採取「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阿摩線上測驗
最佳解! | ||
Redred Huang 高二上 (2015/07/07)
認知失調是一個心理學上的名詞,用來描述在同一時間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因而產生了一種不甚舒適的緊張狀態。更精確一點來說,是兩種認知中所產生的一種不相容的感覺,這裡的「認知」指的是任何一種知識的型式,包含看法、情緒、信仰,以及行為等。 認知失調理論是費斯汀格在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只要個人發現到有兩個認知彼此不能調和一致時,就會感覺到心理衝突。因衝突而引起的緊張不安,轉而形成一種內在動機作用,促使個人放棄或改.....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
9F 教甄輕鬆考輕鬆上 高二上 (2020/01/23)
認知失調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范士庭(L. Festinger)所提出,是解釋心理平衡的理論之一;該理論的要點為:個體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傾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內在的認知與外在的行為和諧一致,但是當兩者不一致時即失去平衡,使個體覺得緊張,因此產生欲行恢復平衡的內在動機。另一種情形是,對同一事物有兩種以上的認知,而這些認知之間彼此有矛盾,致使個體認知上產生衝突而引發心理失衡現象。故認知失調具有動機作用,同時也是近代社會心理學家用來解釋態度改變的重要理論。 認知失調論在社會心理學的應用上主要有兩種典型:(1)決策後的認知失調:個體經常需要在多種選擇中做決定,在決定之後,也許會發現所選擇的事物有缺點,未被選擇的事物反而有... 查看完整內容 認知失調論由美國心理學家范士庭(L. Festinger)所提出,是解釋心理平衡的理論之一;該理論的要點為:個體有保持心理平衡的傾向。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內在的認知與外在的行為和諧一致,但是當兩者不一致時即失去平衡,使個體覺得緊張,因此產生欲行恢復平衡的內在動機。另一種情形是,對同一事物有兩種以上的認知,而這些認知之間彼此有矛盾,致使個體認知上產生衝突而引發心理失衡現象。故認知失調具有動機作用,同時也是近代社會心理學家用來解釋態度改變的重要理論。 認知失調論在社會心理學的應用上主要有兩種典型:(1)決策後的認知失調:個體經常需要在多種選擇中做決定,在決定之後,也許會發現所選擇的事物有缺點,未被選擇的事物反而有優點,如此便會產生認知失調;此時個體會改變其認知,以減少失調,如對所選擇的給予較多正向的評估,對未選擇的則給予較少的評估或降低喜歡的程度,如此便可以減少認知失調;(2)行為與態度相矛盾的認知失調:當個體所持認知信念與所表現的行為不一致時,心裡會產生失調,如個體認為抽煙有害身體,但工作壓力大時又忍不住要抽煙,認知與行為相互矛盾,便是認知失調現象。於是個體很可能改變對抽煙的認知,自己開始認為「其實偶爾抽抽,並無多大害處」,然後繼續抽下去;或是改變抽煙行為,從此不再抽煙,以免危害身體健康。 在范士庭的認知失調論裡,認知涵蓋一個人的思想、觀念、價值觀、態度、行為等等。在廣告心理學的應用,也經常使用各種五花八門的宣傳方式,打動消費者,用認知失調改變態度而達到產品促銷的效果。故認知失調論在研究社會行為與態度改變上,很受重視。 | |
10F
| |
11F joyce 大四下 (2020/06/15)
認知失調理論是費斯汀格在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認知失調論的基本要義為,當個體面對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態度時,個體在心理上將出現新認知(新的理解)與舊認知(舊的信念)相互衝突的狀況,為了消除此種因為不一致而帶來緊張的不適感,個體在心理上傾向於採用兩種方式進行自我調適,其一為對於新認知予以否認;另一為尋求更多新認知的訊息,提升新認知的可信度,藉以徹底取代舊認知,從而獲得心理平衡。該理論在性質上為解釋個體內在動機的主要理論,故而被廣泛用以解釋個體態度改變的重要依據,認知失調論是動力心理學的一種新的觀點。 認知失調是由費斯汀格提出的,是指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等的認知成分相互矛盾,從一個... 查看完整內容 認知失調理論是費斯汀格在1957年的《認知失調論》一書中提出,認知失調論的基本要義為,當個體面對新情境,必需表示自身的態度時,個體在心理上將出現新認知(新的理解)與舊認知(舊的信念)相互衝突的狀況,為了消除此種因為不一致而帶來緊張的不適感,個體在心理上傾向於採用兩種方式進行自我調適,其一為對於新認知予以否認;另一為尋求更多新認知的訊息,提升新認知的可信度,藉以徹底取代舊認知,從而獲得心理平衡。該理論在性質上為解釋個體內在動機的主要理論,故而被廣泛用以解釋個體態度改變的重要依據,認知失調論是動力心理學的一種新的觀點。 認知失調是由費斯汀格提出的,是指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等的認知成分相互矛盾,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時而產生的不舒適感、不愉快的情緒。認知失調理論認為:一般情況下,個體的態度與行為是相協調的,因此不需要改態度與行為。假如兩者出現了不一致,如做了與態度相違背的事,或沒做想做的事,這時就產生了認知失調。認知失調會產生一種心理緊張,個體會力圖解除這種緊張,以重新恢復平衡。 為了正確理解失調論的含義,我們必須註意下麵兩點:首先是有關“認知”的概念。在費斯汀格的原意中,認知在很大程度上被定義為認知結構中的“要素”,一個要素即一個認知。它們是一個人意識到的一切。它們可以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行為、自己的心理狀態、人格特征的認識,也可以是對外部客觀事物的認識。 總之,它可以是事實、信仰、見解或別的一切事物。若某種事實儘管存在,但個體並沒有意識到,那就不能成為一個人的認知。任何兩種認知或者是一致的,或者是不一致的,或者是不相關的。只有在兩者既相關,又不一致的情況下,才能導致失調。第二個註意之點在於“由前面可以推出”的確切含義。在個體的認知結構中,要素之間的一致或不一致完全是由個體的心理意義決定的。換句話說,認知的一致與否並不決定於是否符合客觀邏輯,而決定於個體的心理邏輯。就一個個體來說,如果由一個認知可以推出另一個對立的認知,那麼兩個認知就是不協調的。實際上,這兩個認知在邏輯上並非一定不一致,只是因為個體依照自己的心理邏輯才體驗到了兩種認知的差異,從而產生了失調。 https://wiki.mbalib.com/zh-tw/%E8%AE%A4%E7%9F%A5%E5%A4%B1%E8%B0%83%E7%90%86%E8%AE%BA |
30.教師教導學生時,要改變學生的認知,可以採取「認知失調理論」(cogniti..-阿摩線上測驗
This is a large mod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