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性惡論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一些相關題目: C《荀子‧性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句中的「偽」字,其意為何?  (A)竊據的(B)不真實的(C)後天人為的(D)先天本有的   B韓非的思想是繼承荀子「性惡」論的觀點,他們師徒對人性看法有何重大的差異?  (A)相同,均認為人性為惡,須以禮治來導正  (B)不同,荀子認為人性為惡,其善為後天環境教化;韓非則不相信人性可為善,須    採嚴刑峻罰,使人不敢為惡  (C)相同,均認為人性不可能為善,須以嚴刑峻罰來防止人的為惡  (D)不同,韓非認為人性為惡,其善為後天環境教化;荀子則不相信人性可為善,須   採嚴刑峻罰以防止人為惡。       A 何人提出應透過教育,讓人們棄惡向善的主張?   (A)荀子(B)莊子(C)孟子(D)老子。       B我國先賢在人性上主張性惡之說的是(A)孟子(B)荀子(C)老子(D)莊子   D中國主張性惡論者,首推哪一位學者?(A)孟子(B)孔子(C)朱熹(D)荀子   A荀子:「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此句的「偽」宜解為 (A)人為(B)偽裝(C)虛假(D)無形。       D主張性三品說,曾在(原性)中提及:『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而已矣。』之思想家是: (A)荀子(B)孟子(C)孔子(D)韓愈   C提倡"性三品說"的學者是下列何人? (A)荀子 (B)告子 (C)董仲舒 (D)孟子     ※  性三品說:韓愈、王充、董仲舒、賈誼(三代同堂,王董韓誼弄孫)   ※  韓愈於原性篇詳而論之曰:「性也者,與生俱生者也;情也者,接於物而生者也。性之品有三,而所以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所以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其所以為性者五:曰仁,曰禮,曰信,曰義,曰智。上焉者之於五也,主於一而行於四;中焉者之於五也,一不少有焉?而少反焉,其於四也混;下焉者之於五也,反於一而悖於四。性之於情視其品,情之品有上、中、下三,其所以為情者七:曰喜,曰怒,曰哀,曰懼,曰愛,曰惡,曰欲。上焉者之於七也,動而處其中;中焉者之於七也,有所甚,有所忘,然而求合其中者也;下焉者之於七也,忘其甚,直情而行者也。情之於性視其品。」(韓昌黎文集)   ※董仲舒--認為人性端視教育如何引導,強調民待王叫而後化,性得教育而後善。     將人性分為『聖人之性』、『中民之性』、『斗之性』   聖人生而之知不必受教育,斗肖之人不能接受教育   王充---上品性善、下品性惡、中品有善有惡     可藉由教育改變   韓愈---上品(善焉而已矣)、中品(可導而上下也)、下品(畏威而寡罪)   教育可及於上品至下品   ※「性三品」說的提出者通常認為是董仲舒。   它將人性劃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純善,下品純惡,中品善惡混或無善惡。三品的形成,是由於人所稟受的「氣」有清濁、厚薄、偏正之不同:純清而厚正為聖人,純濁而薄偏為愚夫,有清有濁、有厚有薄、有偏有正的為眾人。由於「氣」本身具有仁義禮智信的道德內容,所以稟氣也就意味著同時稟得了道德本質。這種劃分,在宋明理學產生以前,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東漢的王充、荀悅和北朝末的顏之推、唐代的韓愈,都是推崇此說的有名人物。      ※王充性三品說   中國「人性論」史上,除了孟子性善說,荀子性惡說以外,王充性三品說應該是最著名的。即是韓愈的人性論,亦本於王充論衡之思想。   王充說:「余固以孟軻言性善者,中心以上者也。孫卿言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楊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若反經合道,則可以為教,盡性之理則未也。」〔論  衡本性篇〕又說:「人性有善有惡,猶人才有高有下也,高不可下,下不可高。謂  性無善惡,是謂人才無高下也。稟性受命,同一實也,命有貴賤,性的善惡,謂性  無善惡,是謂人命無貴賤也。……人稟天地之性,懷五常之氣,或仁或義,性術乖  也;動作趨翔,或重或輕,性識詭也;面色或白或黑,身形或長或短,至老極死,  不可變易,天性然也。」     ※韓愈支持王充之三品論:「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導而上下也;下焉者,惡焉而已矣。」〔原性篇〕   ※  董仲舒 將人性分為『聖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者。聖人生而之知不必受教育,斗筲之人則是愚昧的不能接受教育,中民具有善質,但必須受了教育之後才能成為性,他所說的性是指中民而言。   ※韓愈認為人性有上、中、下三品   董仲舒將人性分為「聖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王充也主張性三品,且認為上品及下品人極少,中品佔大多數且有惡友善   ※  告子主張「性無善、無不善」,也就是中性。   A性三品說中,就分類的方法而言,下列何人的性三品說和其他人較不同?  (A)董仲舒 (B)王充 (C)韓愈 (D)皆同   C董仲舒的性三品說中,生來即為惡者係屬 (A)聖人之性(B)中民之性(C)斗筲之性(D)氣質之性   D提出人性三品說,將人性分為上、中、下三品的學者為何? (A)孟子(B)荀子(C)告子(D)董仲舒。   B哪一位學者提出「性三品說」,認為三品人皆可教,中焉者可導而上下,教育對中品較有效。 (A)董仲舒 (B)韓愈 (C)王充(D)柏拉圖       B人文主義學派對於人性保持下列何種觀點?  (A) 性惡 (B) 性善 (C) 無善無惡 (D) 善惡循環       A學校訓導措施著重在獎罰制度之運用,則其哲學理論基礎為: (A)性惡論,(B)性善論,(C)性善惡相混論,(D)性非善非惡論。   C麥克里格所倡導的Y理論又稱為 (A)性惡論(B)中性論(C)性善論(D)特質論。   B以下敘述,何者最能概括荀子(性惡)篇的旨趣? (A) 荀子強調人有好利、疾惡、耳目之欲等,所以主張性惡 (B) 人性之惡,需藉「師法」與「禮義」加以教化 (C) 荀子批評孟子「性善說」論證不合理 (D) 人性本惡,其善多出於虛假偽裝   A教育行政理論演進的「科學實證時期」,對人性的主張為何?  (A)偏向性惡(B)偏向性善(C)有善有惡(D)人性本善   C學校訓導工作重視獎懲制度的運用,其思想淵源較傾向於: (A)性善論(B)性非善非惡論(C)性惡論(D)性三品論(E)以上皆非。   B荀子在〈性惡〉中表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此處的「偽」與以下哪一 個意思不能相通?  (A)後天積習而成(B)虛偽 (C)人為(D)違反自然的人性       A盧梭(J.J.Rousseau)對於人性採何種主張?  (A)性善論(B)性惡論(C)無善無惡論(D)性善惡混論。       C「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然而一到人的手裏,就全變壞了」這句名言及其意涵也直接間接蘊育了盧梭(J. Rousseau)「性善說」的思想,請指出該句話係出自盧梭哪一本作品的開場白? (A)《社會契約論》(The Social Contract) (B)《懺悔錄》(Confessions) (C)《愛彌兒》(Emile) (D)《人類悟性論》(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B教師休息室中,   陳老師對擔任導師的王老師抱怨說:「王老師啊!你班上的林小華該好好的管一管喔。上課老是愛搞怪。現在不用道德規範來約束,將來怎麼和人相處?」   王老師回答:「喔!你說小華啊!那孩子的確活潑好動,不過生性蠻善良的。事實上,以他這個年紀,表現活潑也是很正常的,只要我們依其本性,循循善誘,將來他自然會發展出一套與人相處之道的。」   請問陳老師和王老師對於教師角色哲學觀的不同,可以用以下哪兩位哲學家觀點的差異來加以解釋?  (A)杜威(J. Dewey)和布伯(M. Buber)  (B)赫爾巴特(J. Fr. Herbat)和盧梭(J.-J. Rousseau)  (C)柏拉圖(Plato)和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D)沙特(J.-P. Startre)和卡謬(A. Camus)。       D主張人性「亦善亦惡」的教育理論中,其教育方法已具備「教學、訓導與體育」三部分的是下列的哪一位哲學家?(A)王充(B)楊雄(C)柏拉圖 (D)亞里斯多德。   B西方最早主張人性亦善亦惡的是誰? (A)蘇格拉底(B)柏拉圖(C)亞里斯多德(D)洛克   A柏拉圖主張人性亦善亦惡 (A)對(B)錯    A法國盧梭(J.Rousseau)倡導自然主義,對於人性所抱持的看法為何?  (A)人性本善 (B)人性本惡 (C)人性非善非惡 (D)人性亦善亦惡   A中國哪一位學者主張教育目的在「復性」。亦即人性為絕對的善,惡是後天的習慣,故即在復此知善知惡之性。  (A)劉念台 (B)胡敬齋(C)王通(D)韓愈       A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惡,而孟子為儒家,荀子為下列何者?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C下列激勵理論中何者較接近於荀子與孟子的性善、性惡論?  (A)需求層次理論(jierarchy of Needs) (B)雙因素理論(Two- factor theory)  (C)XY理論(XY theory)  (D)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A下列何者正確?A孟子主內聖,荀子偏外王B孟子追求人為之性善論,荀子以先驗之性惡論為主C宋明理學家表彰荀子,抨擊孟子D孟子法後王,荀子法先王   C誰指出「孟軻言人之性善者,中人以上者也;荀卿言人性惡者,中人以下者也;揚雄言人性善惡混者,中人也」? (A)莊子 (B)韓愈 (C)王充 (D)柳宗元   D關於荀子與孟子思想之比較,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孟子主張法先王,尊王賤霸;荀子主張法後王,論王霸之道,最能切合實際  (B)孟子以仁義為說,荀子則重視禮樂  (C)二人對於「天」的看法不同,孟子主張義理天、意志天,荀子則主張自然天  (D)孟       (A)斯賓諾沙(Spinoza) (B)柏拉圖(Plato) (C)迪卡爾(Descartes)(D)盧梭(Rousseau)   主張性善,「兒童除受自然懲罰外,不應當受到任何懲罰;兒童受到懲罰,應當是行為的自然結果」,如玩火自焚,無須人為的懲罰。   A亞聖孟子提倡何種人性學說?  (A)性善說 (B)性惡說 (C)性有善有惡說 (D)性無善無惡說       A李老師非常尊重班上每一個學生,他堅信每一個人都有向上的動力,學生表現出偏差或自我放棄的行為,其實都不是他們自己願意如此的。因此,他認為只要自己有耐心、有愛心,再怎麼不好的學生一定都有改變的可能性。請問李老師的理念看法比較接近下列哪一種觀點: (A)人性本善(B)人性本惡(C)人性有善有惡(D)人性無善無惡。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嚴刑峻罰性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