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比馬龍效應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兩位美國心理學家羅桑莎(R. Rosenthal)與傑柯布遜(L. Jacobson)將這套理論應用在教育上,於1968 年出版《教室中的比馬龍》(Pygmalion in the Classroom)一書,提出教師期望對於學生學習的影響。 自我實現的預言,亦即一個人期望他人成功,他人就會成功;反之期望他人失敗,他人就會失敗,故亦稱之為期望理論。 期望理論又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係源自於希臘神話中,塞浦路斯(Cyprus)王子比馬龍(Pygmalion)精於雕刻,所雕象牙少女像蓋拉蒂(Galatea),至善至美。比馬龍將之視為夢中情人,而陷入熱戀,日夜祈禱,盼雕像變成真人。愛神阿芙柔黛蒂(Aphrodite,亦即羅馬神話的Venus 維納斯)為其真誠感動,遂賦予雕像生命,使兩人結為夫婦,過著快樂的日子。這故事便是比馬龍名稱的由來。 自我應驗預言最初是莫頓(R. K. Merton)於1948 年在《The Antioch Review》期刊發表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一文而來,旨在解釋一個人的信念或期望,不管正確與否,都會影響到一個情境的結果或一個人(或團體)的行為表現,例如:標籤某人為罪犯,而以罪犯待之,那個人可能就傾向於他人期望而產生犯罪行為。   阿摩線上測驗: http://yamol.tw/note_book.php?bookid=131#ixzz3LzLRL3wA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