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告】5/13(一)起,第三階段頁面上方功能列以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統合表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能在測驗後反應出學生問題的 S-P 表 (Student-Problem Table) ,即是學生問題表的縮寫,是由佐藤隆博(Takahiro Sato)於 1975 年提出,由圖 二來說,左一欄由上往下表示總分高分至低分,題號列則由左至右為試題易難程度,粗的 S 曲線為由高分往低分畫出每位學生總分所對應的分界線;細的 P 曲線為由左端往右端分別畫出每道試題之答對人數所對應的分界線。列在 S-P 表左上方者,代表能力較好之學生與較簡單之試題,大多數是被期望答對的試題,所以,這個區域應該出現大多數表示答對的 1。相反的,在 S-P 表右下方者,應該出現大多數表示答錯的 0。 圖二 S-P 表 (余民寧,2002)    簡單來說,S 曲線(粗線)左上方出現 0 是在期望之外且表現不好的,需要考生與老師多注意,而此區塊越上方的 0 很可能是此考生粗心大意而發生錯誤,中間段的 0 則為此考生準備不充分,只要再加點油即可表現很好,下方的 0 則為此考生已產生學習異常,沒有充分準備。P 曲線(細線)則是設計試題的問題,左上方的 0 越上方則表示此試題需要修正甚至剔除,中間段 0 的試題很有..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 S-P 表 (Student-Problem Table)P 曲線(細線)S 曲線(粗線)佐藤隆博(Takahiro Sato)學生問題表統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