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社會學三大理論
功能論、衝突論、互動論三大理論 以下是其各自觀點 一.功能論(結構功能論) 基本核心是以生物學的觀點,認為社會是個有機體,探究社會的結構間如何運作以及相互依賴。而社會本身是一體系,它由不同制度組成,以下是幾個要點: 1.每個制度都有其功用存在 2.每個體系內組成的單位有助於體系的持續運作 3.體系內是穩定合諧的 另外將結構功能論發揚光大的社會學家Parsons提出重要的概念 「AGIL」只社會系統的四個生存問題及發展條件: 1.adaption適應:系統能夠適應環境的需求,然後進行系統的分配,對應的社會制度是經濟制度 2.goal attainment目標達成:系統會動於資源以達成目標,對應的社會制度是政治制度 3.integration整合:調節各系統的關係,以致不瓦解,透過一些社會化機制,如家庭、學校 4.lantency淺在模式維持:確保社會系統的價值規範,也就是社會中的文化制度。 二.衝突理論 其源頭是馬克思的思想,而到了達倫道夫和科賽獲得系統性的陳述。其理念剛好和功能學派相反,功能學派認為社會是合諧、靜態的,而衝突論學者認為社會的衝突不可避免,也是社會變遷和進步的原動力。 1.主張人類互相因為利益而相互衝突 2.既得利益者會以現有的資源以及方法來壓迫其他團體,因而產生衝突。 3.衝突不只發生在各階級之間,也會發生在社會各面向上,如各種宗教、種族、文化 三.互動論 它和上述兩種理論出發點及方向皆不同,功能論、衝突論被稱為「鉅觀社會學」,也就是想要以一種論述把社會現象包含在此理論框架中。而互動論則是一種「微觀社會學」討論的是社會上人際的互動關係的研究,人較具有自主性及創造性,能有意識的形塑及改造社會。下面是幾個有名的互動的理論學派簡述之: 1.符號互動論:由米德提出,認為社會是人與人之間互動的符號意義所建構出來的 2.交換理論:何門斯所提出,認為人事理性的,他們能合理的計算互動中的利弊得失,也就是說,社會互動是一種基於互惠、互利交換的行為模式。 3.詮釋學方法論:源自偉伯,也就是強調社會是行動意義的建構 4.俗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