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頁面上方功能列及下方資訊全面更換新版,舊用戶可再切回舊版。 前往查看
線上筆記功能 將於2024/1/1 移除,請至課程與筆記使用新版筆記功能

主題:社學學派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一、和諧理論學派(或可稱之結構功能理論) (一)主要特徵 1.結構與功能:社會為一巨大的結構,之下有許多部門;不同的部門有其特殊的功能,亦即對社會整體有獨特的貢獻 2.整合:各部門之間會互相影響,所形成之和諧與團結會維持整個社會體系之生存 3.穩定:重視社會的穩定性,不贊成激烈的改革、變化;社會變遷是存在的,但主張和緩的變化 4.共識:強調各部門、成員之間在知覺、情感、價值、與信念是否一致,是否和諧 (二)代表人物 1.涂爾幹(E. Durkheim) (1)為最早利用結構功能模式研究教育社會學之學者。 (2)教育目的在於使個人社會化,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一份子,並力求社會中各組成份子達成和諧的狀態(具備共同的觀念、態度、與行為)。 (3)教育制度及功能在滿足社會的需求與維繫社會的生存。 (4)教育活動包含兩個要素:需有成熟的一代和未成熟的一代;成熟的一代要對未成熟的一代施以某種影響。 2.帕森士(T. Parsons) (1)社會體系是由社會中各組成份子的「彼此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一個網狀組織,因此,社會中各組成份子的行為是研究社會學的一個分析單位。 (2)重視社會中各組成份子的「角色」與「角色期望」。 (3)學校的功能在培養共同的價值與信念,以及適當工作能力的人才,進而促成社會的統整與發展。 二、衝突理論學派 (一)主要特徵 1.從對立衝突、強制、變遷的角色分析社會與教育的問題;強調社會關係的強制性及社會變遷的普遍性 2.對立衝突:團體與團體的目標不會一致,且利益會無法避免的產生衝突(例如:支配者與從屬者) 3.強制:取得優勢的團體會以強勢的方法迫使其他團體合作,達成目標,並暫時維持社會的穩定與秩序 4. 變遷:團體利益的不斷衝突所引起的權力鬥爭會導致社會不斷的變遷 (二)代表人物 1.馬克思(K. Marx) (1)探討社會中的經濟問題,提出社會階級意識的概念;認為經濟結構是產生衝突和革命的因素,且因此決定社會階級。 (2)未直接論及「教育」議題,但影響後人對教育社會學的分析甚深。 2.包爾斯(S. Bowles)與金帝斯(H. Gintis) (1)教育制度受社會階級背景的影響;提出「社會再製理論」(Social-reproduction)。 (2)社會經濟結構→符應原則(Correspondence principle)→社會再製。 3.布迪爾(P. Bourdieu) (1)除了經濟因素之外,文化資本(例如:語言、文字、生活習性等)也是造成符應和再製現象的因素。 (2)探討文化資本和學校教育的關係,主張擁有豐富文化資本的階級在教育方面也擁有優勢。 4.艾波(M. Apple) (1)學校(教育)非被動的被社會之經濟與文化所影響;它也是會有自主的功能。 (2)學校之活動有其矛盾、對抗、衝突、變革的複雜性,因此在再製理論中,會有抗拒(Resistance)存在。 5.華勒(W. Waller) (1)從衝突的觀點,研究學校文化。 (2)認為學校是一個在矛盾、衝突、變革情形下,處於暫時平衡狀態的專制組織。 (3)師生關係為一種制度化的支配-從屬關係,彼此之間有潛在對立的情感;師生關係是對立、衝突、強制、與不平等的。 三、解釋理論學派 (一)主要特徵 1.與和諧及衝突理論學派不同,為一種微觀(Micro-)取向的研究。 2.以非實證、質的研究為主,主要理論包括現象學、象徵互動論等。 3.以社會組成份子的日常活動作為研究對象。 4.強調社會組成份子在思想及行為上有自主性及主動性。 5.重視行為背後的意義。 6.社會組成份子之間的互動(Interaction)是由解釋他人的行為與不斷的協商(Negotiation)所構成。 7. 對教育社會學的研究包含研究者的「主觀意識」在內。 (二)主要理論 1.現象學(Phenomenology) 要瞭解事物,必須回歸「事象本身」;亦即去除「臆測」和「視為當然」的態度,面對事物最本質的層面去研究。 2. 象徵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1)以社會心理學的觀點研究微觀的社會現象,例如研究人際關係,而非廣大的社會結構。 (2)研究重點在人和人之間的互動性質及過程;人的互動過程是以象徵的符號(例如:語言、文字、手勢、表情等)來表達意念、價值、與思想,而符號的意義會隨個人和情境的變化,有所不同。 3. 俗民方法論(Ethno methodology) (1)受現象學和象徵互動論的影響,以一般性的知識為研究對象;探討人們日常生活的態度與行為。 (2)主要概念一:反省性;行動者對本身行為有反省及批判的能力。 (3)主要概念二:指標性;語言及符號在不同情境下有不同的意義,互動雙方要充分瞭解對方的文化背景,才能有效溝通及互動。 (4)多用參與及觀察的研究方法。 4.知識社會學(Sociology of knowledge) (1)知識」是社會所形成,「課程」則是社會所組織的知識。 (2)知識本身和學校課程的安排與組織均存在著社會階層化的現象;知識與課程的選擇、分類、和傳遞也與社會結構相關,反映出社會權力分配的現實狀況。 5.批判理論(Critical Theory) (1)從主體理性的批判為起點,促成社會大眾批判意識的覺醒。 (2)批判與反省的自覺透過教育的作用,可導致社會的變革。

想要觀看完整全文,請先登入


關鍵字:涂爾幹馬克思共識和諧理論和諧理論學派布迪爾整合現象學穩定艾波